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柏若望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导论
一、这个问题的论述史
1.亚里士多德的方针
2.中世纪对形而上学的规定
3.德国学院派哲学和沃尔夫的形而上学概念
4.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改革
二、费希特对形而上学的态度
三、费希特文献的新发展
第一章 作为形而上学的知识学
一、费希特的哲学模式
二、唯心论vs.实在论——关于独立事物的难题
1.自由作为形而上学的主题
2.表象理论的形而上学意涵
3.存在论规定的可推导性——对康德的批判
4.唯心论的先验性
三、知识学作为探讨存在的理论
1.产生和效用
2.对存在之根据的追问
3.唯心论与存在论传统的关系
4.对费希特批判存在论的反批判
第二章 《知识学》(1794)——通往形而上学之路
一、结构与主题
二、《知识学》(1794)的论证线索
1.实践部分的功能
2.线性与循环的科学模型——实践唯心论
3.想象力理论
三、《知识学》(1794)的形而上学
1.逻辑学和形而上学
2.作为意识的自我
3.反题-合题方法——费希特的辩证法
4.规定性:存在与自我的统一原则
5.范畴:自我与非我关系的规定性
6.“阻碍”学说
总结
第三章 《新方法》(1798-1799)对存在的演绎
一、结构与主题
1.自我的框架结构
2.自身规定的可能性条件
3.自我意识的建构
附释:关于费希特的《自然法权基础》(1796)和《伦理学体系》(1798)
二、作为理智直观的自我
1.陈述
2.批评
三、存在的演绎
1.“存在”作为逻辑的必然性
2.“存在”作为自由的结果
四、综合的思维——真理与现象
总结
第四章 《知识学》(1812)——只有一存在
一、晚期知识学的一般特征
二、晚期导论性作品中“存在”的多重意义
1.《知识学导论》(1813)——关于“存在”的论说
2.无神论的争论——存在与实体性
3.《意识的事实》(1813)——存在与显象
4.费希特晚期作品中与存在论传统中的可能性概念
三、《知识学》(1812)
1.绝对者及其显象
2.幻象的创生
附释:自《知识学》(1801)起主客统一性建基于绝对存在
3.现实性
4.存在与观看——形而上学与先验哲学
总结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在该书中,作者独辟蹊径,以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论为基本线索,批判性地考察了费希特在1794,1798/99和1812年三个版本的知识学形态,指明了它们的内在的演进线索。该书指出,知识学的困境与“发展一种同时是存在论的形而上学”这一努力相关联。费希特要求,借助先验哲学的思维方式,不仅仅要去阐明其自身并不“存在”的存在者根据,而且要去推导出存在者的实存和规定。作者认为,这一要求太高,从而导致了知识学的内在张力与不断重写。作者主张,我们应该将存在论从形而上学中划分出去,存在论要自立门户。该书以其深刻的洞见,将费希特哲学放置到传统形而上学的视野去考察,不但对我们理解费希特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理解传统形而上学很有裨益。尤其是该书分析了1798/99和1812两个版本的知识学,对中文学界的后期费希特哲学研究所有帮助。

用户评价

评分

不是作者最好的作品,唯一优点是历史视角比较丰富,但作者太希望进行批判性研究,以至于通篇都是费希特做了什么与没达到目标,至于费希特为什么这样思考与怎么弥补丝毫未提,甚至隐隐还有重新标榜康德的意思(写法和思路完全异于维耶曼)。全书显得比较鸡肋,对费希特稍有感兴趣的人读完看不到他的优点,而了解费希特的人为什么要看你的简要复述?最大的问题还是作者希望存在论问题摆脱形而上学奠基,但这个问题的维度在研究费希特时根本没有专题讨论。

评分

不是作者最好的作品,唯一优点是历史视角比较丰富,但作者太希望进行批判性研究,以至于通篇都是费希特做了什么与没达到目标,至于费希特为什么这样思考与怎么弥补丝毫未提,甚至隐隐还有重新标榜康德的意思(写法和思路完全异于维耶曼)。全书显得比较鸡肋,对费希特稍有感兴趣的人读完看不到他的优点,而了解费希特的人为什么要看你的简要复述?最大的问题还是作者希望存在论问题摆脱形而上学奠基,但这个问题的维度在研究费希特时根本没有专题讨论。

评分

不是作者最好的作品,唯一优点是历史视角比较丰富,但作者太希望进行批判性研究,以至于通篇都是费希特做了什么与没达到目标,至于费希特为什么这样思考与怎么弥补丝毫未提,甚至隐隐还有重新标榜康德的意思(写法和思路完全异于维耶曼)。全书显得比较鸡肋,对费希特稍有感兴趣的人读完看不到他的优点,而了解费希特的人为什么要看你的简要复述?最大的问题还是作者希望存在论问题摆脱形而上学奠基,但这个问题的维度在研究费希特时根本没有专题讨论。

评分

不是作者最好的作品,唯一优点是历史视角比较丰富,但作者太希望进行批判性研究,以至于通篇都是费希特做了什么与没达到目标,至于费希特为什么这样思考与怎么弥补丝毫未提,甚至隐隐还有重新标榜康德的意思(写法和思路完全异于维耶曼)。全书显得比较鸡肋,对费希特稍有感兴趣的人读完看不到他的优点,而了解费希特的人为什么要看你的简要复述?最大的问题还是作者希望存在论问题摆脱形而上学奠基,但这个问题的维度在研究费希特时根本没有专题讨论。

评分

不是作者最好的作品,唯一优点是历史视角比较丰富,但作者太希望进行批判性研究,以至于通篇都是费希特做了什么与没达到目标,至于费希特为什么这样思考与怎么弥补丝毫未提,甚至隐隐还有重新标榜康德的意思(写法和思路完全异于维耶曼)。全书显得比较鸡肋,对费希特稍有感兴趣的人读完看不到他的优点,而了解费希特的人为什么要看你的简要复述?最大的问题还是作者希望存在论问题摆脱形而上学奠基,但这个问题的维度在研究费希特时根本没有专题讨论。

评分

不是作者最好的作品,唯一优点是历史视角比较丰富,但作者太希望进行批判性研究,以至于通篇都是费希特做了什么与没达到目标,至于费希特为什么这样思考与怎么弥补丝毫未提,甚至隐隐还有重新标榜康德的意思(写法和思路完全异于维耶曼)。全书显得比较鸡肋,对费希特稍有感兴趣的人读完看不到他的优点,而了解费希特的人为什么要看你的简要复述?最大的问题还是作者希望存在论问题摆脱形而上学奠基,但这个问题的维度在研究费希特时根本没有专题讨论。

评分

不是作者最好的作品,唯一优点是历史视角比较丰富,但作者太希望进行批判性研究,以至于通篇都是费希特做了什么与没达到目标,至于费希特为什么这样思考与怎么弥补丝毫未提,甚至隐隐还有重新标榜康德的意思(写法和思路完全异于维耶曼)。全书显得比较鸡肋,对费希特稍有感兴趣的人读完看不到他的优点,而了解费希特的人为什么要看你的简要复述?最大的问题还是作者希望存在论问题摆脱形而上学奠基,但这个问题的维度在研究费希特时根本没有专题讨论。

评分

不是作者最好的作品,唯一优点是历史视角比较丰富,但作者太希望进行批判性研究,以至于通篇都是费希特做了什么与没达到目标,至于费希特为什么这样思考与怎么弥补丝毫未提,甚至隐隐还有重新标榜康德的意思(写法和思路完全异于维耶曼)。全书显得比较鸡肋,对费希特稍有感兴趣的人读完看不到他的优点,而了解费希特的人为什么要看你的简要复述?最大的问题还是作者希望存在论问题摆脱形而上学奠基,但这个问题的维度在研究费希特时根本没有专题讨论。

评分

不是作者最好的作品,唯一优点是历史视角比较丰富,但作者太希望进行批判性研究,以至于通篇都是费希特做了什么与没达到目标,至于费希特为什么这样思考与怎么弥补丝毫未提,甚至隐隐还有重新标榜康德的意思(写法和思路完全异于维耶曼)。全书显得比较鸡肋,对费希特稍有感兴趣的人读完看不到他的优点,而了解费希特的人为什么要看你的简要复述?最大的问题还是作者希望存在论问题摆脱形而上学奠基,但这个问题的维度在研究费希特时根本没有专题讨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