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三篇

文学三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洪涛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Ⅰ】小说与个体(代前言)
一 古典“世界”的坍塌与现代“个体”的诞生
二 知人与自知
三 自我创造、自传与小说
四 个体作为问题
五 个体的终结与小说的终结
六 想象:个体联合的另一条道路
七 鲁迅对个体问题之解答
余 论
【Ⅱ】《格列佛游记》与古今政治
引 子
一 飞岛之国:技术理性与现代国家
1.《格列佛游记》的核心问题
2. 飞岛国的“统治艺术”
3.“下降”的古今差异
4. 技术政体:一种全新政体的诞生
二 慧骃之国:道德理性与“自然状态”叙事
1. 慧骃的“理性”及其困境
2. 慧骃国故事:现代自然状态理论的一种竞争性叙事
三 《格列佛游记》的意图
1. 人是一种有待改善的动物
2. 真实性问题与古人
【Ⅲ】卡夫卡与官僚制——兼论现代小说的书写
一 卡夫卡笔下的官僚政体
二 昼间书写与夜间书写,或者,书写文字与口语对话
三 作为官僚性之本质的职业化
【Ⅳ】Totalitarianism意味着什么?——基于一个文本的解读
一 老大哥的“看”
二 裘莉亚的“性”
三 “我无思无感,故在”
四 权力之神的国度
五 “人性的,太人性的”
六 “人造洞穴”的乌托邦
七 人类是否还有未来
【Ⅴ】附篇
作为“机器”的国家——论现代官僚/技术统治
一 现代官僚政体的诞生
二 理性官僚组织:“利维坦”的秘密
三 现代国家的技术渊源
四 技术政体的诞生
五 民主的终结
结 语
【Ⅵ】后 记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三部世界文学名著,三篇哲学式解读】

【遁入小说的迷宫,寻找现代性的出口】

【深度剖析:技术与权力的关系,现代社会中人的处境,以及这一困境如何形成等诸多重要问题】

【特为撰写 9 万余字代前言,详述个体与现代性问题】

本书是一部基于政治哲学视角的文学评论集,作者选取了三部世界文 学名著作为切入点来讨论现当代政治哲学问题。作者认为小说伴随着现代而诞生,记载了现代个体的希望、恐惧、苦难和伟业。透过小说这扇窗户,对现代之本质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能有一种深入的了解。

《格列佛游记》问世于现代国家诞生之初,是一部革命后文学;小说以一个游历者或探险者的眼睛,展望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预言了作为现代国家之重要特征的技术统治。

卡夫卡小说含义隽永,对现代国家另一重要特征——官僚统治——的揭示,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新型政治的“可见性”的丧失,很大程度上正是技术统治和官僚统治的深化的结果,二者联手打造了现代国家机器。

奥威尔小说是一部政治“预言”,是对如何化人为物、“机器”组装的完整流程的“见证”,进入 21 世纪,人们或许会愈发认识到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

《作为“机器”的国家》是一篇政治学色彩较浓的论文,因其主题与本书所收三篇文学评论的主题遥相呼应,故收作附篇。

作者并为本书新撰写了一篇九万余字的代前言《小说与个体》,提出以想象作为克服个体的彼此殊异性的新途径,以抵抗技术主义对人性的吞噬,产生一个“同情”“共情”,甚至“友爱”的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强烈的问题意识!富有思想与情感的学术写作!

评分

##个人觉得本书作者是目前少有的思想者,有洞见,且能对当下世界保持深入、严肃的理论思考。本书看似为四篇论文的合集,其中却又清晰的思考脉络,那就是现代人的生存问题,以及现代人与权力的关系。现代人脱离古典的组织,好像更加自由,却原子化,更加孤独,更容易在契约团体下内斗内耗,直至最后变成难于反抗技术统治的螺丝钉。今天我们更自由了吗?情况恰恰相反。作者对文学想象留了很大的善意和期待,读完此书又勾起我去读理查德·罗蒂、昆德拉、阿兰·布鲁姆的兴趣。这就是好书啊,引人进入另一个好书的宇宙。最近会重读一遍,尽量写一篇长评论。

评分

##作者关于卡夫卡的论文写得相当之好

评分

##用心良苦,不止于政治哲学或文学。

评分

##个人觉得本书作者是目前少有的思想者,有洞见,且能对当下世界保持深入、严肃的理论思考。本书看似为四篇论文的合集,其中却又清晰的思考脉络,那就是现代人的生存问题,以及现代人与权力的关系。现代人脱离古典的组织,好像更加自由,却原子化,更加孤独,更容易在契约团体下内斗内耗,直至最后变成难于反抗技术统治的螺丝钉。今天我们更自由了吗?情况恰恰相反。作者对文学想象留了很大的善意和期待,读完此书又勾起我去读理查德·罗蒂、昆德拉、阿兰·布鲁姆的兴趣。这就是好书啊,引人进入另一个好书的宇宙。最近会重读一遍,尽量写一篇长评论。

评分

##现代小说的诞生,常常被认为也是现代个体意识萌芽的征兆。在本书作者洪涛看来,区别现代小说与其他体裁作品的关键,就在于文本中个体性或个体自我意识之有无。不过,个体并非活在真空之中,个体意识之发展,与其所受的限制乃至社会规训、社会控制密切相关。从斯威夫特创作《格列佛游记》的18世纪,到卡夫卡、奥威尔的20世纪,这是一个个体的自我意识不断得以发展的历程,与此同时,这也是现代国家系统从降生到成熟的过程。而这三篇代表文本,也成为本书的线索,作者借此深入剖析了现代官僚制度等一系列关键的政治哲学命题。作者选取现代小说作为线索质询政治问题,蕴藏着更多现实关怀:如果说现代小说曾经从古典的秩序中解放了个体意识,那么如今,小说给人们提供的批判力与想象力,依旧可以让人在现代技术与权力的联合制约中,尽可能地寻求解放。

评分

作者深具学识与见地,全书有感而作、旁征博引,虽是极富理论性的学术文章,但通篇文字质朴明晰,隽永自然,思想与情感浑然一体,甚至在脚注中都充盈着许多珍贵的观点和句子,毫无堆积学术陈词的痕迹。普通读者能从中读到文辞与思想,专业读者能从中读到政治哲学思想史的脉络及与之相关的学术性问题。编者由衷感到,这是一部翻转惯常文学评论,打开经典文学新的视野,揭示学术之现实面相的卓越之作,值得珍藏与捧读。

评分

作者深具学识与见地,全书有感而作、旁征博引,虽是极富理论性的学术文章,但通篇文字质朴明晰,隽永自然,思想与情感浑然一体,甚至在脚注中都充盈着许多珍贵的观点和句子,毫无堆积学术陈词的痕迹。普通读者能从中读到文辞与思想,专业读者能从中读到政治哲学思想史的脉络及与之相关的学术性问题。编者由衷感到,这是一部翻转惯常文学评论,打开经典文学新的视野,揭示学术之现实面相的卓越之作,值得珍藏与捧读。

评分

##用心良苦,不止于政治哲学或文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