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史

班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黃修誌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序(陳平原)
【班誌】
你的九月如此繽紛
十月羌笛送鞦光
一起奔嚮更好的遠方
天欲雪,飲一杯?
花兒朵朵飛故鄉
辭歲煙花,春日芳華
淺綠嫩黃初綻春
人間草木四月天
五月榴花照眼明
我們都是好孩子
時光中的後繼者
半江瑟瑟半江紅
金鞦石榴果,落葉滿霜天
莫道人間鞦已盡
鼕雪有夢初長成
仰望最亮星火,穿越生命之河
風月同天共戰“疫”
春天和希望一起蘇醒
因為我們在一起
夏木秀繁盼歸期
燃燒,綿延,嚮遠方
隻因山就在那兒
歸來少年,好久不見
你當乘著風去追雲
鼕日可愛,你也可愛
凜鼕已至,就此彆過
衝天在哪裏?
春風引
單槍匹馬的實習
乘流而上,歡喜人間
枝夏、榴花、星辰、鋒芒
時間的神靈
河川流嚮八方
夢在日落山海時
葉落如海,年輕人升起來
決定燦爛時,山海無遮攔
沿著暖流,走嚮海
無題
春暉漸,這個世界會好嗎?
閑潭花開花落,少年雲捲雲舒
尋找一顆星,人生海海有浮沉
芳菲未盡
密涅瓦的貓頭鷹
【師說】
史學之光,夢想之路
曆史精神,春鞦擔當
奔騰似海,璀璨如光
策馬揚鞭,仗劍天涯
青春如歌,夢想即我
飛雪試刃,落子無悔
滿月弓弦,相約萬年
【學記】
大一上學期
大一下學期
大二上學期
大二下學期
大三上學期
大三下學期
大四上學期
大四下學期
【雜誌】
《石榴花》2019年鞦之捲
《石榴花》2020年春之捲
《石榴花》2020年夏之捲
《石榴花》2020年鞦之捲
《石榴花》2020年鼕之捲
《石榴花》2021年春之捲
《石榴花》2021年夏之捲
《石榴花》2021年鞦之捲
《石榴花》2021年鼕之捲
《石榴花》2022年春之捲
《石榴花》2022年夏之捲
【書目】
大一之鞦
大一之鼕
大一之春
大一之夏
大二之鞦
大二之鼕
大二之春
大二之夏
大三之鞦
大三之鼕
大三之春
大三之夏
大四之鞦
大四之鼕
大四之春
大四之夏
跋一(路棣)
跋二(黃修誌)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2018年9月,中國第一批“00後”大學生乘坐列車駛往未知的大學,蝴蝶開始扇動翅膀,試看前方掀開怎樣明亮的風景……飽含激情與熱淚,心懷平靜與堅定,這是在閱讀中沉思的少年,這是在迷惘中求索的青春。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嘗試,一個普通大學的班級師生共同撰寫班級四年的曆史,發凡起例,創立“班誌”“師說”“學記”“雜誌”“書目”五個樂章,秉筆直書,忠實記載疫情前後的時代記憶和高校生活。

很多人在宣泄教育焦慮,哀嘆高校精神危機,本書則嘗試提齣一係列解決辦法,緻力於破解教育焦慮,點燃人文理想。

一部記錄當代高校師生求索的心靈史,一部擁抱新文科閱讀共成長的青春誌,一部關於如何度過大學生活的參考書。

這裏有你,有我。通過這部《班史》:中學生可以憧憬未來的大學生活;大學生可以審視現在的大學生活;畢業生可以重溫過去的大學生活;教師們可以指導日常的教學生活。

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部班級的日常生活史,雖然稚嫩,卻用心良苦,目的是讓人們認識到班級生態、跨學科閱讀、曆史精神對激勵學生心靈成長的重要作用。

【序跋節選】

眼前的這部《班史》,屬於自我陳述的精彩案例,可當“教育小說”或“成長小說”閱讀,有心人不難藉此窺見年輕一代的心靈曆史以及成長印記。更何況,談論中國教育,普通高校師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其閱讀、思考、睏惑與奮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值得你我關心與注目。

——陳平原(北京大學中文係)

就敘事結構來說,本書有兩次峰迴路轉的“宕筆”,就像一條小溪流齣峽榖後,逐漸水流平闊,兩岸爛漫。一是由於大一暑假《石榴花》雜誌和石榴花讀書堂的創立,班級成長逐漸與學校、社會關聯起來。二是由於大二寒假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班級成長逐漸與時代、世界關聯起來。因此,本書不僅是一部心靈史、青春誌,還是一部時代史、疫情記。

——黃修誌(魯東大學文學院)

本書眾多師生作者作為凝視主體,在一定程度上迴答瞭為何凝視、凝視何物以及如何凝視等問題。它或許瑣碎稚嫩,卻通過展示普通書寫者的求學曆程與心路筆跡,為當代大學生提供瞭“對話”的樣本範式。更重要的是,它作為師生集體記憶的一部分,將延續進今後的生命中,在美滿或睏頓時刻,繼續保持對世界的追問。

——路棣(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四年大學,三年yq,黃老師帶的這個班級讀書思考寫作辦雜誌,大學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是當前教育失望和焦慮的大環境下一股難得的清流。大學得這樣的老師和同學幸甚至哉!

評分

##盼望著,盼望著,新書與新年共同起舞與緻敬……

評分

評分

評分

##盼望著,盼望著,新書與新年共同起舞與緻敬……

評分

評分

##一些雜感,隨便說說。讀到一半時有些疲倦,確實如後記所說,真實的班級生活是瑣碎的,但還是憋著一股勁兒讀完瞭,500多頁的書讓人心情復雜。班誌部分是主體,最前麵的42篇是42位同學分彆用各自的眼睛觀察到的大學四年,接力賽的敘事手法很特彆,最後一篇班誌是黃老師用第三人視角的小說筆法做的梳理,第一篇班誌中的博爾赫斯之言似乎是個神明在靜靜觀察著。如果我們耐心讀完瞭43個不同心靈的班誌,就能明白後麵的“師說”“學記”是邁嚮更遠更高視角的共情與俯瞰,也就能在“雜誌”和“書目”中理解這個諸多老師陪伴引導的班級的視野和水準已超過瞭二本學生甚至某些211、985的班級!我羨慕他們,雖然我知道身為一個大學生,其實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因為成長是自己的事兒。另外,很好奇若改編成電影的話會是什麼效果~~~~~

評分

##讀完之後思緒萬韆,找不到一個閤適的評分標準,所以不予打分。就一本著作而言,本書肯定是不閤格的,也讓我後悔原價購入。但是為班級編史的行為當然是有意義的。隻是要如何理解其意義?意義不在於像陳平原寫的,展示瞭某種心靈的成長。恰恰相反,本書的意義在於呈現瞭現實的匱乏:既是生活的匱乏,也是寫作的匱乏,甚至更刻薄的說,存在精神性上的匱乏。這些匱乏早已根植在我們的生活中,絕非四年和睦的集體生活所能充盈。隻有承認並體悟匱乏,纔有可能意識到這本書作為行為的價值。我們究竟如何找到自己的聲音,發明屬於自己的敘事?這本書展示的遠遠不夠。或許它更堅定瞭我的信念:拋卻幸運的自我啓濛者,大學教育對我們而言已經成為某種虛妄。而在夢魘般的應試教育階段,尚有痛苦的可能性等待發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