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 001
一、导论 埃德蒙德·胡塞尔 / 013
1. 现象学的对象和方法:胡塞尔的思想发展 / 015
2. 心理主义的“幽灵” / 017
3. 静态先验现象学 / 018
4. 先验发生现象学 / 021
5. 历史先验现象学 / 023
二、胡塞尔符号理论之再思考 / 025
1. 什么是符号? / 028
2. 语言符号 / 038
三、意义与意向性意识:胡塞尔的意义现象概念 / 053
四、胡塞尔真理学说中的逻辑学与现象学 / 079
1. 形式逻辑的认识论和现象学的认识论 / 082
2. 形式语义学和形式本体论的真理条件 / 088
3. 真的认识的现象学证明 / 098
4. 胡塞尔的现象学真理逻辑的前提和后果 / 111
5. 本体论 / 122
五、胡塞尔感知现象学中的有限与无限 / 127
六、非当下的当下:胡塞尔的时间意识分析中的在场与不在场 / 144
1. 解构(Deskonstruktion)与拆解(Destruktion) / 147
2. 时间的形而上学概念 / 150
3. 胡塞尔时间分析中的形而上学基本概念 / 155
4. 原印象式和延留式现在意识 / 164
5. 绝对时间流的反思式和延留式自我在场 / 168
七、图像或虚构对象与当下化意识 / 174
1. 非实存或不在场对象意识之诸样式 / 177
2. 作为图像意识的想象 / 183
3. 内时间意识、过往对象的当下化以及作为再生意识的回忆 / 191
4. 虚构对象的当下化与作为中立再生意识的想象 / 203
八、胡塞尔论肉身与冲动主体的快感 / 216
1. 活的身体之内外交融与肉身感觉 / 216
2. 驱动力与冲动运动、抑制与去抑制、欲求与愿望 / 234
3. 冲动快感、感性快感、满意的感受、激情的愉悦 / 245
九、既无主体也无对象的意向性生命? / 255
1. 胡塞尔著作中逐渐强化主体主义和客观主义的理由 / 257
2. 胡塞尔对主体主义和客观主义的超越 / 273
3. 结论 / 283
十、胡塞尔的唯心论:可能或实在对象与先验意识 / 286
1. 可能和不可能的对象 / 290
2. 实在对象的实存 / 297
3. 新的现象学唯心论概念 / 304
4. 结论 / 309
十一、现象学还原:从自然生活到哲学思考 / 312
1. 导论 / 313
2. 自然生活中的问题以及哲学的问题 / 315
3. 现象学还原作为拆解活动以及现象学家作为担负巨大责任的永远的初学者 / 317
4. 现象学还原之为建构活动:经验的、本质的、先验的和生存现象学 / 321
5. 反对现象学还原的平庸化:看见并思考现象学现象 / 327
6. 结论:现象学还原对自然生活的解放 / 329
文章来源 / 333
法文译名对照表 / 335
德语译名对照表 / 341
索 引 / 347
后 记 / 359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