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其他人都在合谋让世界变得更恐怖时,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和发人深省的方案。——奥威尔奖得主安德鲁·布朗推荐
·
★“全球百大思想家”潘卡吉·米什拉作品首度引进!
★读者翘首以盼的出发之作,见证重量级知识分子的顿悟时刻
★越接近内心深处,就越理解外部世界
★真实版《悉达多》,一个青年长达十年的寻求自我安顿之旅
★当西方的物质遇上东方的心灵,在自由与苦难并存的年代寻找佛陀
★《纽约客》《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等一流媒体联合推荐
·
印度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实现迅猛发展,但在这腾飞的新世界中,大多数印度人找不到自己所属的位置。
在这样一片大陆上,潘卡吉·米什拉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年的旅程。他从喜马拉雅山麓的村庄出发,拜访不再辉煌的佛陀诞生地蓝毗尼;前往商贸大厦与露天排水沟并存的德里,倾听青年对佛教等古老思想的不满;在暴乱不断的克什米尔,遇见一个个只能在封闭阴冷的房间中泄愤和哭泣的异见者;最后回到喜马拉雅山麓的村舍,在这个充满暴力又困惑丛生的世界中,重新书写佛陀。
沿着佛陀的思想轨迹,米什拉行走在东方智慧与西方哲学之间,用思考连接现实和历史,在佛陀教诲中寻找终结苦厄的可能性。
·
米什拉是清醒和善的作家与文思敏捷的思想家,他将对印度历史的全新解读与对西方经典的透彻剖析交织在一起,将佛陀与苏格拉底联系起来,阐明了佛教教义具有先见之明的现代性。他对佛教的思考眼光独到,文笔优美,影响深远,富有启示。
——《书单》
米什拉的作品将佛陀的故事与佛陀出生地附近的村庄,乃至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的故事联系在了一起。他坦诚地面对“躁动、执着的自我”,并将从佛陀人生中学习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所处的瞬息万变的世界之中。
——《纽约客》
##很好
评分##一本好书。三分之一内容几乎都被划线。结构特别,三线并行:作者个人近十年游历,过程中所完成的自我教育与心智蜕变;佛陀的传记;印度佛教史,佛教义理的解读及佛教从本土至欧美国家的发展衍变应用。梳理系统,详实而缜密,看完解决不少疑惑。 一般人对佛教的错误认知,诸如消极,虚无,实际基于一种对佛教表象及形式层面的兴趣。很少深思,领悟并去积极实践作为一种哲学,心理学的佛教,尤其禅宗。相比其他宗教,佛陀去偶像化,理论化,仪式化。更注重通过个人孤独艰辛的实践验证,完成心智的觉醒(涅槃)——觉醒是让人脱离对恒常与现象的执着,而执着正是人类焦虑痛苦之源。在粉碎基于无明的一整套观念之后,重新建立起清醒,积极且智慧的新的观念,实现“苦厄的终结”。 此书写作可谓现身说法。
评分##在成都遇到了噶爾哇·阿旺桑波活佛,一口氣聊了七個小時,後來他這樣告誡我:自己希望成為優秀的人,需要具備六個條件: 1、身心安康的人生;2、愛護社會的初心; 3、造福人類的夢想;4、實現夢想的事業; 5、創新事業的智慧;6、控制慾望的知足。 若具備了這六個條件,就是有價值美好的人生。必須要通過因明邏輯思維來認識自心和改善內心、提升智慧方面下功夫。 《苦厄的終結》這本書又恰好給了我另一個視角,另一種證明,另一種思維的多重空間。
评分##很好
评分##一本好书。三分之一内容几乎都被划线。结构特别,三线并行:作者个人近十年游历,过程中所完成的自我教育与心智蜕变;佛陀的传记;印度佛教史,佛教义理的解读及佛教从本土至欧美国家的发展衍变应用。梳理系统,详实而缜密,看完解决不少疑惑。 一般人对佛教的错误认知,诸如消极,虚无,实际基于一种对佛教表象及形式层面的兴趣。很少深思,领悟并去积极实践作为一种哲学,心理学的佛教,尤其禅宗。相比其他宗教,佛陀去偶像化,理论化,仪式化。更注重通过个人孤独艰辛的实践验证,完成心智的觉醒(涅槃)——觉醒是让人脱离对恒常与现象的执着,而执着正是人类焦虑痛苦之源。在粉碎基于无明的一整套观念之后,重新建立起清醒,积极且智慧的新的观念,实现“苦厄的终结”。 此书写作可谓现身说法。
评分##将佛陀的故事和自己的旅程穿插起来写,是有点挑战,结果融合得不错,行走会带来思考和新视野,但苦厄并没有它的终结,佛陀所说的无常才是生活的底色吧。
评分##很不错
评分##一本好书。三分之一内容几乎都被划线。结构特别,三线并行:作者个人近十年游历,过程中所完成的自我教育与心智蜕变;佛陀的传记;印度佛教史,佛教义理的解读及佛教从本土至欧美国家的发展衍变应用。梳理系统,详实而缜密,看完解决不少疑惑。 一般人对佛教的错误认知,诸如消极,虚无,实际基于一种对佛教表象及形式层面的兴趣。很少深思,领悟并去积极实践作为一种哲学,心理学的佛教,尤其禅宗。相比其他宗教,佛陀去偶像化,理论化,仪式化。更注重通过个人孤独艰辛的实践验证,完成心智的觉醒(涅槃)——觉醒是让人脱离对恒常与现象的执着,而执着正是人类焦虑痛苦之源。在粉碎基于无明的一整套观念之后,重新建立起清醒,积极且智慧的新的观念,实现“苦厄的终结”。 此书写作可谓现身说法。
评分“全球百大思想家”潘卡吉·米什拉作品首度引进!这是一场为理解佛陀而开始,以认清自我而结束的十年之旅。从喜马拉雅山麓的村庄,到不再辉煌的佛陀诞生地,从商贸大厦与露天排水沟并存的德里,再到暴乱不断的克什米尔,米什拉在这个充满愤怒与冲突的时代思考苦厄终结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