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贞不贰?

忠贞不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史怀梅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前言 1
导言 1
第一部分 边界、分界线与越境者———概念与背景 21
第1章 你不可由此及彼———概念反思 23
民族主义的概念范畴 24
一些定义 28
边界:领土与权力 30
与族性相关的问题 38
忠的问题 49
史书编纂中的边界与10世纪的文献 54
第2章 生与死———忠的概念和运用 61
一个新概念:公元前1000年忠的概念 64
汉代的选择方式 71
汉代以降的理想与现实 75
唐代对忠的一系列解释 77
五代时期忠的思想 82
北宋的史书编纂:一个实质的变化 85
结论 89
第3章 跨越边界与边界的移动———第一批辽南人 91
越境的类型 93
10世纪早期的分裂与选择 97
10世纪中叶的联盟与战争 108
10世纪后期的战争与国家的形成 121
其他的越境方式 136
文化类型 140
第二部分 为辽效力———人生 145
第4章 边疆地区的忠———缔造者与儒家 147
为辽效力 148
在辽的早期成就 150
离开与返回 155
为南朝效力 161
对选择的描述 166
第5章 边界概念的出现———两种为辽效力的方式 171
来自朝廷内部的观点 173
辽与晋:联盟与战争中的忠诚与边界 183
边界与忠:文化或政治? 197
第6章 画一条线———对忠的重新定义 204
忠贞至死? 947年辽征服以后的李澣 206
变节:王继忠的越境与澶渊之盟的影响 217
效力于辽 224
不确定性 229
结论 边界的确定———从古至今 234
10世纪对忠的理解的变化 235
从实用主义到永恒真理:史书编纂中的辽南人 238
南方文献与《辽史》对“心系南朝”情感的描写 242
超越族性与民族 246
附录 251
参考文献 285
索引 320
译后记 332
再版后记 335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书改变了以往以民族主义概念观察历史问题的视角,将10世纪燕云地区部分汉人官员和将领依附契丹政权的史实作为切入点,重新探讨了从唐灭亡至宋辽“澶渊之盟”间这一复杂时期内人们忠君观念和边界意识的变化,以及族群间文化冲突与认同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该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专注于界定一系列概念并探讨相关观念的变化,包括边界、族性、忠诚的意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通过对不同时期越境入辽的代表人物李澣、韩延徽、张砺、赵延寿、王继忠的个案分析,揭示了特殊历史阶段人们的不同选择。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本书以“忠”为线索,从这个新的角度帮我们认识 10 世纪人们根据他们对“忠”的理解来进行生活,同时能发现“忠”在不同时代的含义,从“忠”的不同标准去看个人和国家与辽的关系,更加深入了解 10 世纪。

评分

评分

##作者从历史的纵深之中发掘出了过两百次的跨界迁移实例,梳理了他们迁移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这既是历史资料的重要整理,也是对于作者观点有力的支撑,体现了一位学者的严谨与深入。也让我们看到在统一中国历史背后,其实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重要历史,让我们看清宋辽五代时期历史真实的状态,为理解现代中国身份认同提供更有价值的思考贡献。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书以“忠”为线索,从这个新的角度帮我们认识 10 世纪人们根据他们对“忠”的理解来进行生活,同时能发现“忠”在不同时代的含义,从“忠”的不同标准去看个人和国家与辽的关系,更加深入了解 10 世纪。

评分

本书以“忠”为线索,从这个新的角度帮我们认识 10 世纪人们根据他们对“忠”的理解来进行生活,同时能发现“忠”在不同时代的含义,从“忠”的不同标准去看个人和国家与辽的关系,更加深入了解 10 世纪。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