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色

聲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新加坡) 吳妙慧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緻 謝
中譯本序
緒論 聲色
第一章 人纔與賢者
引言
人纔
“賢者”
第二章 知音
四聲八病
“知音”
會聲
“精”
第三章 所見一物
讀一葉
“形似”
正在發生——實時所見
幻象之見
第四章 在園中
拒絕“華園”
人野之間
自然之園
離園
矛盾之園
燭滅之時
第五章 離京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京邑人士
京邑吾鄉
“行矣倦路長”
“恐君城闕人”
歸途
第六章 齣入山水
帶迴山水
平衡的藝術
激流的唱和
行於山水間
退齣山水
結 語
附錄一 瀋約《郊居賦》押韻模式解析
附錄二 論王融三首詩中的聲律
參考文獻
索 引
譯後記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在傳統語境中,“聲色”一詞聯係著“感官之娛”而暗寓貶義。本書創造性地以“聲色”概念為核心考察中國詩與宮廷文化。中國古代論傢囿於道德和政教對感官錶現的規避,在藝術技巧顯著彰揚的作品麵前往往保持著高度警惕,而其論斷的影響則一直延伸到現當代學術語境的文學和文化史建構。

永明詩人公開大力地主張“聲韻”之舉,嚮來被看作南朝詩風轉嚮感官娛情的“始作俑者”。吳妙慧的研究則將其置於當時的宮廷環境中,並探詢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聲色”對永明詩人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本書通過解析他們詩歌中所蘊含的聽覺和視覺經驗,指齣永明詩人的聲色追求反映瞭佛教思想、儒傢價值觀和新的社會政治條件共同作用下的復雜影響;並就傳統視角下對永明詩人的評價,以及僅從語義層麵理解中國詩歌的普遍閱讀模式作齣瞭反思。

用戶評價

評分

##一改往日對於宮廷詩人華麗奢靡詩風、膚淺綺麗詩格的抨擊,狹隘、物質形式的斥責,本書提齣南朝宮廷詩人在對現象世界的視覺與聽覺的細膩捕捉,對於自然與物的切身具體感受,同時將儒佛思想與新的政教機製納入到創作之中。他們對於空間的觀察,對於移民/遺民身份的體認,對於物的理解,對於山水自然以及旅行的反思,塑造瞭他們具體、真實、多樣的詩人形象和詩歌風格。然而唯一不足的是,對於詩歌的宗教性談得不足,似乎有種模棱兩可的感覺。謝 @jsrmcbs @233826133 ???? #學而愛#142

評分

##第二章太有意思瞭

評分

讀過英文版,很受啓發,不知道翻譯得怎麼樣。

評分

##一改往日對於宮廷詩人華麗奢靡詩風、膚淺綺麗詩格的抨擊,狹隘、物質形式的斥責,本書提齣南朝宮廷詩人在對現象世界的視覺與聽覺的細膩捕捉,對於自然與物的切身具體感受,同時將儒佛思想與新的政教機製納入到創作之中。他們對於空間的觀察,對於移民/遺民身份的體認,對於物的理解,對於山水自然以及旅行的反思,塑造瞭他們具體、真實、多樣的詩人形象和詩歌風格。然而唯一不足的是,對於詩歌的宗教性談得不足,似乎有種模棱兩可的感覺。謝 @jsrmcbs @233826133 ???? #學而愛#142

評分

##一改往日對於宮廷詩人華麗奢靡詩風、膚淺綺麗詩格的抨擊,狹隘、物質形式的斥責,本書提齣南朝宮廷詩人在對現象世界的視覺與聽覺的細膩捕捉,對於自然與物的切身具體感受,同時將儒佛思想與新的政教機製納入到創作之中。他們對於空間的觀察,對於移民/遺民身份的體認,對於物的理解,對於山水自然以及旅行的反思,塑造瞭他們具體、真實、多樣的詩人形象和詩歌風格。然而唯一不足的是,對於詩歌的宗教性談得不足,似乎有種模棱兩可的感覺。謝 @jsrmcbs @233826133 ???? #學而愛#142

評分

##在南朝宮廷的文化語境還原中,通過「知音」「觀物」的「聲色」之途來探究文學文化視覺與聽覺呈現的時代意義,精細感悟大韆世界、微妙把握詩性自我。本書值得推崇之處包括基於感官體驗的文化場域與人文空間復建、對頗負政教惡名的文人文類文化的關注、佛教納入宮廷文化的思想軌跡重現等。文本細讀得體,譯筆流暢通順,不過整體稍感略闕深入。謝@jsrmcbs @233826133 ???? #讀而愛#125

評分

讀過英文版,很受啓發,不知道翻譯得怎麼樣。

評分

##一改往日對於宮廷詩人華麗奢靡詩風、膚淺綺麗詩格的抨擊,狹隘、物質形式的斥責,本書提齣南朝宮廷詩人在對現象世界的視覺與聽覺的細膩捕捉,對於自然與物的切身具體感受,同時將儒佛思想與新的政教機製納入到創作之中。他們對於空間的觀察,對於移民/遺民身份的體認,對於物的理解,對於山水自然以及旅行的反思,塑造瞭他們具體、真實、多樣的詩人形象和詩歌風格。然而唯一不足的是,對於詩歌的宗教性談得不足,似乎有種模棱兩可的感覺。謝 @jsrmcbs @233826133 ???? #學而愛#142

評分

讀過英文版,很受啓發,不知道翻譯得怎麼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