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权力

时间与权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澳]克里斯托弗·克拉克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前 言 001
历史的时间转向 006
时间的现代性 008
权力与时间 011
第一章历史机器 019
战争年代的组合君主制 024
君主对抗庄园 026
历史性的形式 031
信仰的动力? 040
选侯成为历史 047
结 论 058
第二章 历史王 065
国王为何书写历史 071
弗里德里希二世的历史性 077
没有冲突的霸权 084
抉择的时代 089
时间的暂停 093
结 论 102
第三章 时间之河上的船夫 107
棋 手 112
1848年的意义 119
政治的变迁 127
神化时刻 132
君主制国家与历史的意义 139
1918年与历史的终结 145
第四章 纳粹的时间观 153
革命博物馆 157
极权主义的对比 166
遥远过去的临近 174
预言战胜偶然 177
结 论 184
结论与尾声 189
致 谢 203
注 释 205
译后记 281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从在“三十年战争”的炮火中饱受摧残,到第三帝国时期企图掌控世界,德国在不同统治者治下走出了一条逶迤曲折的道路。我们不禁追问:德国乃至世界的政治决策者们,是如何理解和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又是在何种理念的引领下做出决策,从而决定国家命运,影响世界的发展进程的?

为解答这一意义非凡的问题,德国史专家克里斯托弗·克拉克匠心独运,抓取“时间意识”这一富有哲学意义的切口,以四位德国历史的塑造者,即大选侯弗里德里希·威廉、弗里德里希二世、俾斯麦和希特勒作为研究样本,对“掌权者的权力与其时间意识的关系”这一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解读。

时间意识有关一个国家的过去、当下与未来:从过去的历史中吸取教训、汲取力量,预设未来可能的危机和变革,并指导当下的决策和行动,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是国家政治决策者的基本思考逻辑。克拉克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抽取了弗里德里希·威廉、弗里德里希二世、俾斯麦和希特勒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言论和政治动作等信息,以深思熟虑而热情洋溢的笔触,揭示出决策者如何理解与运用时间的概念、权力与时间有何互动关系,以及时间意识对大国内政外交的影响等问题的答案。

这一切口细长而深邃,不仅能让我们洞悉德国历史复杂而恢宏的另一面,也为我们了解当下世界大国的对内政策和对外博弈提供了全新的观察视角。

用户评价

评分

##有趣的“历史的时间”研究,重点落在研究领袖如何通过权力塑造“历史时间”,进而合理化其自身的行为,并最终在整个国家社会层面进行互动和扩散这些“历史时间”。ps:萌生了一个想法,既然作者是选取普鲁士-德意志的四位君王领袖进行研究,是否可以在神州大陆上延续这种思路呢?至少我觉得,过去二十载的“历史时间”变迁还是非常显著的,或许从这个层面切入有助于我们来理解国家-社会的变迁。

评分

##看不懂的话把两篇导读还有译后记反复多读几遍,解释得很清楚了。

评分

##这本书的主题感觉也只有克拉克教授这样对德国历史了如指掌的权威专家能够剖析了,不同于以往讲故事的那种历史书,他是在历史人物中探究一种政治操纵的真相,主客观均有,这个议题的结论能够从遥远的过去投射出当今的世界政治舞台动向。

评分

##三点五星。虽然书的题目非常宏大,但是实际上作者是通过德国历史上的四个历史切片,分析了弗里德里希·威廉、弗里德里希二世、俾斯麦和民族社会主义者是如何在时间上定位自己、如何利用特定的历史性来证明其行为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塑造自己的历史中的形象。书中一些部分写得过于抽象,对于我这种非专业读者来说可能有些吃力。但是逻辑论证方面还是十分清晰的,而且精准地阐述了各个统治者的历史意识,模糊的部分配合导读和后记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评分

##本书展现了历史学“时间转向”的新思潮在德国历史研究中的反映。克拉克对大选侯、哲学王、俾斯麦、希特勒四位帝国政权统治者运用权力改造时间性的方式、内容及影响作了深刻透辟的论述。作者意指的“时间性”是介于历史观和当下观之间的一种假设,统治者既要用它重新锚定当下的历史方位,又要改造其区别于历史的当下特性。作为大革命以来现代性的产物,“时间性”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它只能在帝国这种高度集权的政体下存活,一旦政体更新换代,时间性就会因团体社群的分裂而无限膨胀以至于失去其塑造政权形象的功能。比如,怎样看待魏玛知识分子、工业家和政治家对时间性的论述呢?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性是内生于权力的,只要权力结构稳定不变,时间性的线性发展就会受到阻力而发生作者所说的“振荡往复”。应该说本书代表着历史学重新发现世界的新尝试。

评分

##本书展现了历史学“时间转向”的新思潮在德国历史研究中的反映。克拉克对大选侯、哲学王、俾斯麦、希特勒四位帝国政权统治者运用权力改造时间性的方式、内容及影响作了深刻透辟的论述。作者意指的“时间性”是介于历史观和当下观之间的一种假设,统治者既要用它重新锚定当下的历史方位,又要改造其区别于历史的当下特性。作为大革命以来现代性的产物,“时间性”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它只能在帝国这种高度集权的政体下存活,一旦政体更新换代,时间性就会因团体社群的分裂而无限膨胀以至于失去其塑造政权形象的功能。比如,怎样看待魏玛知识分子、工业家和政治家对时间性的论述呢?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性是内生于权力的,只要权力结构稳定不变,时间性的线性发展就会受到阻力而发生作者所说的“振荡往复”。应该说本书代表着历史学重新发现世界的新尝试。

评分

##三点五星。虽然书的题目非常宏大,但是实际上作者是通过德国历史上的四个历史切片,分析了弗里德里希·威廉、弗里德里希二世、俾斯麦和民族社会主义者是如何在时间上定位自己、如何利用特定的历史性来证明其行为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塑造自己的历史中的形象。书中一些部分写得过于抽象,对于我这种非专业读者来说可能有些吃力。但是逻辑论证方面还是十分清晰的,而且精准地阐述了各个统治者的历史意识,模糊的部分配合导读和后记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评分

##对于历史的“时间性”思考,让作者带领我们纵深到历史背景之中了解历史无法脱离时间性去前进,而脱离了时间性,必然是悲剧。 即使现在的今天,当我们走入国家之间关系梳理的时候,也依然要考虑在过去的时间性上所引起的变化和改变,而不能以单一观念来审视权力结构,德国的历史发展也就更有借鉴意义。

评分

##有趣的“历史的时间”研究,重点落在研究领袖如何通过权力塑造“历史时间”,进而合理化其自身的行为,并最终在整个国家社会层面进行互动和扩散这些“历史时间”。ps:萌生了一个想法,既然作者是选取普鲁士-德意志的四位君王领袖进行研究,是否可以在神州大陆上延续这种思路呢?至少我觉得,过去二十载的“历史时间”变迁还是非常显著的,或许从这个层面切入有助于我们来理解国家-社会的变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