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斯认为,计算机、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例如Facebook, Google, YouTube 和Twitter)时代,人类的劳动正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全球价值链生产方式下各种不同形式的数字劳动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digital labour . 简称为:IDDL),这包括:非洲采矿业工人的奴隶般劳动——一个采集制造电脑顶部和移动电话的矿物质的矿工劳动形式;(富士康)硬件装配工厂每天超过12小时的高强度、无加班费的工人劳动;新帝国主义通过工程外包而从发展中国家攫取超额利润的印度软件工程师的劳动;高报酬、高强度劳动、工作与休闲界限模糊的谷歌贵族工人的劳动;低工资、高度不稳定的服务性工作,即呼叫中心的泰勒制﹑主妇式劳务服务等。但是,所有这些劳动方式有一个共同特征,即人类的劳动力被剥削。福克斯对这些案例的经验数据和实证分析进行了系统化和理论化阐释。而其理论化阐释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的。他在数字劳动理论化以及分析过程中,把“全球价值链”范畴批判性地运用于理解复杂而多维的马克思的“生产方式”之中。
##用劳动价值论解释平台资本主义的重要尝试,结论概括起来倒简单,无非就是刷微博即打工,但是支撑的论据还是很复杂的,不理解自治主义的传统,简单用生产劳动的理论去套(pace 国内学者)的话福克斯当然是错的,但是关键在于如何用更恰当的概念笼子去扣住福克斯已经捕捉到的现象。看了福克斯这么多文章,发现原来并不是只有国人喜欢水文,许多文章都在复读自己先前的文章。另外还是有老生常谈的翻译问题,本以为译者在马院应该不至于,结果还是有subsumption翻译成归入之类的问题,有点蚌埠住。
评分##涉及理论多,信息量大
评分##从软件的生产到消费整个流程都分析了。不过有些词很奇怪:概念化员工……应该是进行概要设计的员工吧( p272)
评分 评分##给到8.3-8.5分,总体读下来是很工整的排布结构,文本间也能互相呼应,其中工人贵族的提法对当下中国研究颇有启发性。个人感觉这本书的理论意义更大一些,提供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社交媒体批判理论工具箱。此外,Fuchs的文本基础是真的扎实,他的综述是能抓住前人的要点的,旁征博引非常有参考价值。比较模糊的,可能是后面的占领运动,读的时候就在想这部分究竟可行性有多少?英美经验能在中国落地吗?但是无论如何,Fuchs能整理出一套以占领运动为核心的社交媒体作用的辩证法模型,本身就是一大进步。最后还是想吐槽一下翻译,我觉得翻译个人的锅小一点,毕竟在夹注上可以看出很用心地对应了马恩著作的中译本,但“马尔都塞”这种翻译、标点符号乱用、英文夹注乱码真是让人头疼,个人怀疑出版社有没有认真审稿和校对……
评分 评分##给到8.3-8.5分,总体读下来是很工整的排布结构,文本间也能互相呼应,其中工人贵族的提法对当下中国研究颇有启发性。个人感觉这本书的理论意义更大一些,提供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社交媒体批判理论工具箱。此外,Fuchs的文本基础是真的扎实,他的综述是能抓住前人的要点的,旁征博引非常有参考价值。比较模糊的,可能是后面的占领运动,读的时候就在想这部分究竟可行性有多少?英美经验能在中国落地吗?但是无论如何,Fuchs能整理出一套以占领运动为核心的社交媒体作用的辩证法模型,本身就是一大进步。最后还是想吐槽一下翻译,我觉得翻译个人的锅小一点,毕竟在夹注上可以看出很用心地对应了马恩著作的中译本,但“马尔都塞”这种翻译、标点符号乱用、英文夹注乱码真是让人头疼,个人怀疑出版社有没有认真审稿和校对……
评分一本厚重的文献综述。为毕业论文而发现翻阅的书,研究方向在目前来说确实比较前沿(或是说重量级的研究在简中地区还未大量产出),但并不代表不适合非学术研究的人阅读,私以为综述最大价值在于其收录的材料,里面有许多论述与总结颇有启迪性质,只需简单掌握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观点即可。我们要永远相信,资本可以用多样多元化方式对自知或不自知的劳工进行剥削,我们需要对抗这种资本逻辑,我们需要捍卫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