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对象:1、银行管理者和业务人员;2、金融科技研发人员;3、研究金融科技发展趋势的人员;4、企业架构、业务架构的实践者。
这是一部指导银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论著作,对金融行业乃至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都有借鉴意义。
本书以银行业为背景,详细且系统地讲解了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具备的业务思维和技术思维,以及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具体路径,是作者近20年来在银行业从事金融业务、业务架构设计和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复盘与深刻洞察,为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给出了完整的方案。
全书一共6章,逻辑上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章) 重回顾
第1章从宏观的角度梳理了全球银行业近40年来的信息化历程,以及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与合作,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信息化对银行业带来的变革,以及银行业对跨界挑战的应对。
第2章以案例的形式阐述了银行在面对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时的积极态度与战略举措,银行敢于尝试和拥抱新技术,同时也有困惑和力不从心。
第二部分(第3~6章) 谈转型
第3章首先对数字化转型给出了清晰的定义,同时分析了银行为何要数字化转型,以及转型会面临的问题。
第4章讲解了银行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先让思维转型,核心的是业务思维和技术思维,不仅为思维转型指明了方向,而且指明思维转型的“利器”是企业架构方法论。
第5章以企业架构方法为指导,给出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与路径,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银行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自顶向下依次实现战略转型、架构转型、技术转型和业务转型。
第6章不仅讲解了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该关注的技术以及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度量,而且还对银行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后行业形态会发生的变化进行了预测。
##当年马云说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确实蚂蚁金服一度如日中天,当马云在外滩金融中心面对周小川吐槽监管后,蚂蚁金服因为过度使用杠杆直接被暂停上市,估值腰斩至今尚未恢复元气。银行这种最基本的金融业务在巴塞尔协议累加的监管之前,面对技术革命,往何处去,值得探索。不过本书作者蜻蜓点水式的白皮书基础知识普及未免过于流于表面,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对数字化本身的理解定义为信息化的延伸值得商榷,对于基于业务战略,组织转型,架构模式变革的转型理论倒还勉强说得过去,不够深刻,但可以翻翻。
评分##银行的身份认同危机,国家从面向主体的管控转向面向行为的管控后,银行就从金融公司变成了科技公司,将面临着长期以来作为乙方的直接竞争。
评分##很一般,只能说作者的积累距离写书还是有距离。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根本还是业务怎么走,而数字化与其的关系。没有指挥棒,谈其他支撑都没用
评分##类似的书看得多了,反反复复就捯饬这些东西,但关键是这本书还把类似的问题讲得大、讲得浅了。豆瓣评分会比《金钉子》那本分数高,想不通……
评分##金融服务的提供过程会越来越接近软件服务的提供过程
评分##很一般。。
评分##行与知大了,但确实有先前的背景导入,才开始读下去,毕竟新书。不是操作手册,所以都谁读了?啥评价?至少继续坚定某招以及所谓某平?
评分##看了这本书,对银行未来的发展有很多的感悟和思考,当然也有疑问。数字化转型是新潮的,但推动这个战略是否仍需要传统的战略推动方法。如果能和作者直接交流就好了。
评分##2020年6月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