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奥瑞纳雕像、拉斯科壁画、希腊瓶绘、丢勒、提香、马奈、雷诺阿、毕加索、安德烈•马松……延续《色情》《艺术的诞生:拉斯科奇迹》的主题,重现艺术进程中色情观念的变迁与兴衰。
-----------------------------------------
★ “爱欲与死亡的大师”乔治•巴塔耶临终之作,继《色情》《色情史》后乔治•巴塔耶关于色情的又一力作,一部另类“色情史”。
★在诗性的沉醉和神圣的迷狂中,探索欲望的真谛;借艺术之光,揭露爱欲背后隐藏的死神面容。
-----------------------------------------
★ 配200余幅图片,图文并茂,异趣纷呈。
★装帧由屡获“最美的书”殊荣的知名设计师周伟伟精心打造,极具收藏价值;内文正文双色印刷(象征爱欲的红色+象征死亡的黑色),辅文精选柔情粉色纸,给人绝妙的阅读体验。
=======================
【内容简介】
作为“爱欲与死亡的大师”(苏珊•桑塔格语),欲望与死亡是乔治•巴塔耶一生探寻和追问的两大母题。除了《眼睛的故事》《爱德华妲夫人》《我的母亲》等色情小说外,巴塔耶先后出版了三部探讨色情的专著:《色情史》《色情》《爱神之泪》。这本《爱神之泪》是巴塔耶的最后一部作品,可以算是一部另类“色情史”。
本书延续了巴塔耶《色情》《艺术的诞生:拉斯科奇迹》的主题,试图重现艺术进程中色情观念的变迁与兴衰。本书共配有200余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图像:从史前的拉斯科壁画到现代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从原始部落的献祭到封建社会的酷刑,爱欲的乐园与死亡的炼狱构成了人类激情的两极。作者在诗性的沉醉和神圣的迷狂中探索欲望的真谛,并借艺术之光,揭露出爱欲背后隐藏的死神面容。
巴塔耶一生都在不懈地追寻爱神,同时又不断地迈向泪水并迷失于泪水。正如书名“爱神之泪”暗示的,象征欢愉的爱神也会陷入悲伤,对于巴塔耶来说,爱与死、色与苦、笑与泪,原本就是一体。这本《爱神之泪》是巴塔耶的最后之书,亦是他的最后之泪。
##神经衰弱的读物,选对了,图多字少。装帧排版真是好看到不行,放松着读起来自然是一种享受,但比较迷惑的是为什么全是黑白图。拉斯科壁画部分槽点满满,自然地刻写男性死亡后生殖器因充血而勃起的壁画竟然也能被巴塔耶解释成哲学味道的性与死之纠缠,还带上点海德格尔式澄明与遮蔽的意味也是感觉有些过了,倒是后面一些画作可以说直接表达了这一主题。巴塔耶想通过情色艺术史诉说的性与死亡之关联和精神分析的一些范畴很相似,不顾禁令的阻止而追寻原初享乐即是对现实的僭越,这种僭越的享乐尽管是一种超越同样意味着主体的崩坏与死亡,尽管常人是被压抑着的,但同时也获得了欲望的动力,这点在弗洛伊德那里也是死本能与生本能的对立关联。巴塔耶的色情式僭越在哲学层面上可以理解,但对现实来说还是太过危险了些。不过为了看彩图还要自己去搜也好心烦。
评分##《爱神之泪》是随想录,文字不多,诗性,不易理解。它实际上杂糅了巴塔耶好几部作品的精髓,比如,《艺术的诞生》对拉斯科洞窟壁画的剖析,从史前社会的性禁忌来考察人类社会性道德的萌发;《色情》与“情色”,主张人类的性行为要与以繁殖和传宗接代为目的的自然行为区别,是对有规则的社会形式的消融;从《吉尔•德•莱斯案》引出的对暴力、性虐的观察……巴塔耶的哲学核心命题,即“僭越”,去基督教化,从根源上重新追问“我的存在”的经验。巴氏哲学和审美理念,在《爱神之泪》里,还表现为独到的艺术见地。
评分 评分##与《色情史》一以贯之的暴烈与空虚,而对于如此丰盈的虚无欲望,巴塔耶依然给出了死亡这一终止性的回应(或呼告)。最后的书写,或爱、欲、生、死。Les Larmes d'Eros
评分##看完之后既感到可怖又想哭,然后看了译后记更是彻底红了眼眶。感觉到译者对作者的爱,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实在是用了心,伴随着爱神。“泪水绝不只是创痛的流露,它更是爱的最终界限:在死的恐怖面前,它守卫着有限之存在通过爱的结合走向永恒的微渺希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