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会中有关山东问题的讨论,是北洋政府对外交涉中,相当引人注意,又值得争议的事件。除了在国际政治上造成震憾外,也刺激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引发影响后世深远的五四运动。本书以此(巴黎和会、山东问题)为切入点,探究北洋政府在处理此一事件时与当时公众舆论的互动关系,进而呈现 出有异于以往面貌的北洋外交。特别是中国公众在看待对外关系上的种种问题时,所抱持的态度与产生的舆论倾向,其中“反日”舆论与“亲美”舆论的产生与互动,则是本书的研究重心所在。
##写好这个题目,至少得做足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讲清楚国内外各方势力如何在舆论场上煽风点火,二是这把火烧起来之后确实有用。本书聚焦在巴黎和会前「亲美」「反日」这两个主题上,对于第一点多有展开,对于第二点则好像付之模糊了。以及,巴黎和会前夕,颇有理想色彩的威尔逊主义渐入,国内则是所谓的「公众舆论」初次尝到了影响政局的甜头,两者互相促成的社会心态,大概也是空前绝后了吧。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文气十足
评分##文气十足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