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古珠考(全二册)

埃及古珠考(全二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夏鼐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珠子的考古学价值/3
第二章 研究范畴/12
第三章 登记方法/16
第四章 材料组织方法/25
第五章 材质术语及鉴定/31
***
第二部分 分珠子制作技术
第六章 玻璃珠/45
第七章 石珠/54
第八章 塑材珠/76
第九章 金属珠/86
第十章 其他材质的珠子/94
***
第三部分 分类与图谱
第十一章 分类方法述评/101
第十二章 新分类系统/110
第十三章 图谱编制方法述评/113
第十四章 新图谱系统/126
***
第四部分 编年研究
第十五章 史前时期/142
第十六章 早王朝时期/165
第十七章 古王国时期/176
第十八章 第一中间期/192
第十九章 中王国时期/205
第二十章 第二中间期/224
第二十一章 新王国时期/237
第二十二章 晚期埃及阶段/263
第二十三章 希腊罗马时期/287
参考文献/308
***
古埃及珠饰图谱(线图页并登记页)/327
串珠登记页/348
《埃及古珠考》的写作过程/379
阿尔曼特遗址所出珠子的断代报告/425
古埃及地图/437
古埃及历史年表/438
译名对照表/441
译者后记/448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新中国考古学与埃及学奠基人夏鼐先生博士学位论文中文版首度出版,中国埃及考古学扛鼎之作。

◆填补古埃及珠饰研究的空白,从串珠的考古价值、研究方法、制作工艺、分类、断代以及古埃及和其他地区的文化交往等做了多方面研究。

◆伦敦大学学院皮特里博物馆独家授权300 多幅埃及古代珠饰图片,文物收藏、艺术设计的绝佳参考。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夏鼐先生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是埃及考古学领域系统研究珠饰的代表作。本书在首次公布皮特里收集品这一独特珠子收藏的同时,致力于对珠饰这种最重要的埃及文物进行系统性研究。本书第一部分讨论了珠饰的考古学价值及将采用的研究方法,特别强调了制珠工艺对断代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对各类出版物中的材料及珠子实物进行了批判性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制珠工艺做了详细研究。第三部分考察并评价了各类珠子的分类法系统,并提出了新的分类法,为本课题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新分类法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图谱系统。新图谱包含20幅线图,它是第一个关于古埃及珠饰的综合性图谱,覆盖了阿拉伯征服之前所有时期的埃及珠饰。本书最后一部分是编年研究。按照古埃及历史发展顺序分九个时期进行论述。在每个历史时期,都会讨论珠饰的材质、类型(包括工艺特点)、用法、珠子编排方式和珠子的图像表达,同时指出各时期珠饰的特点,以及它们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的发展演变过程。本书还涉及珠饰反映的埃及对外交流情况。此外,本书修正了许多对珠饰材质鉴定和年代判断的旧有错误,并首次揭示一些新的现象。

除正文外,中文版收录300多幅伦敦大学学院独家授权的埃及古珠照片,全彩印刷,是文物收藏、艺术设计的绝佳参考。

**********

【名家推荐】

这是一部寄托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任所长、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院两任院长20余载期待,开中国埃及学鸿蒙的扛鼎之作,是中国考古学家矗立于世界考古学术高地的“方尖碑”。

——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这是一次发生在古埃及与中华文化之间划时代的对话,一个集西方现代考古思想和中华民族思辨特质之大成之作,一篇用人类灿烂的珠饰艺术谱写的世界古文明发端渊源的垂世华章。

——颜海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古代东方文明研究所所长)

夏鼐的博士论文太成功,让伦敦其他学者望而却步,他们不想花一生精力重复这项工作。没有人再进行这项研究,在东北非考古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区留下一片空白,直接影响了学术界对西亚、东南欧这些最密切关联区域的研究。要让珠饰研究这个至关重要的领域得以重生,《埃及古珠考》的出版,正是缺席已久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普通珠子”能为我们提供普遍珍惜的东西,那就是我们最具物质性的、最为亲密的联系,即人类活生生的身体与可以感知的意识层面的联系。

——斯蒂芬·夸克(伦敦大学学院埃及考古学教授)

夏鼐先生的《埃及古珠考》,研究从对象的确定到问题的提出再到理论的应用,形而下起始,形而上完成,研究路径科学、扎实,终集该研究领域之大成。当今埃及学研究如欲对世界有所贡献,夏先生之研究路径不可以不学。

——李晓东(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教授)

用户评价

评分

##终于读完了,说是读完,其实更多像是翻了一下,毕竟研究方向不同就像隔座山。本书是夏鼐先生几十年前在英国UCL的博士论文,我一直以为是考古学方向,后经他人介绍才得知这篇论文是美术史方向的,因为这些珠子不是夏鼐先生自己发掘,而是借用了皮特里的考古藏品完成的。本以为博士论文有库存,只要翻译一下就可以了,结果这书对照了留存的多个版本(有些毁于战火或者受损)才最终定稿。 本书的第一章讲述了珠子的考古学价值,向大家描述自己作这篇论文的目的和研究方法,编图录部分实在太严谨了!第二部分讲了珠子的制造技术,文科生看的一知半解…第三部分详细描述了珠子是如何分类和编录的。第四部分就是文章的重头戏,将埃及的珠子从史前时代到希腊罗马时期一一梳理。文章进行多个学科的交叉组合,看起来很有挑战。只可惜希腊罗马部分偏少。

评分

##终于读完了,说是读完,其实更多像是翻了一下,毕竟研究方向不同就像隔座山。本书是夏鼐先生几十年前在英国UCL的博士论文,我一直以为是考古学方向,后经他人介绍才得知这篇论文是美术史方向的,因为这些珠子不是夏鼐先生自己发掘,而是借用了皮特里的考古藏品完成的。本以为博士论文有库存,只要翻译一下就可以了,结果这书对照了留存的多个版本(有些毁于战火或者受损)才最终定稿。 本书的第一章讲述了珠子的考古学价值,向大家描述自己作这篇论文的目的和研究方法,编图录部分实在太严谨了!第二部分讲了珠子的制造技术,文科生看的一知半解…第三部分详细描述了珠子是如何分类和编录的。第四部分就是文章的重头戏,将埃及的珠子从史前时代到希腊罗马时期一一梳理。文章进行多个学科的交叉组合,看起来很有挑战。只可惜希腊罗马部分偏少。

评分

##夏鼐先生在战争环境中完成了此“野心勃勃”之作。在西方主导的埃及考古学领域,夏先生誓要写出一本以串珠构建埃及考古年代学的著作,立学可谓高远。如今读起这本著作虽略显艰涩难懂,但对于夏先生当年的视野、韧性、精力,由心感佩。书中的不少研究理念,如对器物材料、制作微痕、制作工具的关注,至今仍然值得学习。

评分

##此番纯属因为对珠子莫名的兴趣才读了这本研究论文,不做深入也就读个乐,但从整体的结构来看,很明显能感受到身为学者,何为研究的典范,年代学、地层学的涉及、注重细节、统计、选择性发掘等,从珠子的考古价值和研究它们的方法开篇,特别强调了珠子制作技术对测年的重要性,然后检查和评估各种珠子分类方案,继而提出一个新的分类系统,并重制图谱(着实震撼),对后来的研究也是帮助极大。此外他在历史比较和文化比较的框架下,总结各种经验教训,纠正西方学者的偏见也令人钦佩。倘若回顾夏鼐先生半个多世纪前在埃及学领域的勇敢开拓和辛勤耕耘,就可知他不愧为中国“埃及学之父”。

评分

##颜海英老师赠书,2020年12月。

评分

##夏鼐先生的博士论文,非常细致,至今远未过时。

评分

##夏鼐先生在战争环境中完成了此“野心勃勃”之作。在西方主导的埃及考古学领域,夏先生誓要写出一本以串珠构建埃及考古年代学的著作,立学可谓高远。如今读起这本著作虽略显艰涩难懂,但对于夏先生当年的视野、韧性、精力,由心感佩。书中的不少研究理念,如对器物材料、制作微痕、制作工具的关注,至今仍然值得学习。

评分

78年前的研究成果,今出汉译意义重大。在一些中国学人的观念中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即一手资料就是西方人的论著。夏先生的博士论文有力地纠正了这点。

评分

##颜海英老师赠书,2020年12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