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集《幻化》收入日本第一次战后派文学家梅崎春生的三部代表作——《樱岛》《日落处》《幻化》。
中篇小说《樱岛》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二战结束前夕,海军通信兵中村兵曹调离坊津前往鹿儿岛的樱岛赴任。他在旅馆邂逅谈论“我想美丽地死去”的伤感的谷中尉,被右耳缺失的妓女追问“你会怎么死”,在樱岛的战壕里与性格乖张并恪守军规的吉良兵曹长产生激烈冲突,面对死于格鲁曼机扫射的瞭望哨发出痛心疾首的哀号,在啼笑皆非的情报乌龙事件后终于迎来战败的“玉音放送”。
短篇小说《日落处》,故事发生的舞台是二战太平洋战争中的菲律宾战场,它来源于梅崎春生从战场生还的兄长梅崎光生所讲述的故事。菲律宾北部群岛战役中,日军节节败退。在美军的炮火袭击中腿部受伤的花田军医趁机携情妇脱队逃跑,宇治中尉奉命带领射击高手高城伍长前往追杀。难以名状的嫉妒和愤懑令他无法原谅花田的行为。然而,深陷密林的孤独与恐惧感,以及极度疲惫造成的生理极限,同时也让宇治萌生已久的懵懂的逃跑念头变得清晰起来,他的内心因此陷入了深深的矛盾纠葛……
中篇小说《幻化》是梅崎春生的绝笔之作。患有精神疾病的久住五郎,逃离沉闷的精神病院,坐上了从羽田飞往鹿儿岛的飞机。他在飞机上邂逅电影推销员丹尾。因亲人死于交通事故而同样有着强烈自杀倾向的丹尾与之惺惺相惜。两人乘车抵达枕崎后,五郎随即独自前往坊津。二十年前身为通信兵从坊津前往枕崎的五郎,为了确认曾经的青春,踏上了从枕崎前往坊津的旅途。淹死在海湾中的密码员阿福、妓院窗口抬头望见的大学教授、棺木中香气四溢的曼陀罗花……记忆中的林林总总与现实中的幻觉、幻听交替出现。他不再记得眼前风景的细节,那些年的生活实感也荡然无存,映入眼前的只有道路两旁茂盛的花草。五郎离开坊津,想起丹尾说要去阿苏山的话,决定前往熊本。五郎抵达阿苏山,在汽车站再次偶遇丹尾。两人登上可见火山口的高地,丹尾提议,自己沿火山口绕行一周,和五郎打赌自己会不会中途跳入火山口。五郎用望远镜望着走在火山口边缘的丹尾,喷火口就在他的下方。渐渐地,五郎分不清望远镜里的究竟是丹尾还是自己,他在心中高喊:“好好走路。打起精神!”……
##好看,反战小说一般都会挖掘角色面对死亡时的绝望,服从命令带来的异化,侵略战争的普通士兵更要面对承担战争责任下的无意义。所以,很多反战或者说战后文学都很相似。但这本书确实很好看,有特色,不容易:1、有匠心独运的情节,而不是一味渲染情绪和心理,《日落处》尤其如此,作者精心结撰了一个俄狄浦斯王式的悲剧。2、心理描写能够借助景物和动作来表现,不是一味的抒发。3、最喜欢的确实是《幻化》,已经脱离了战后题材,将战争创伤隐藏在幕后,并与和平时期现代人的另一种无意义相互映衬,彼此阐发,两个人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一,最终合二为一,无论是技巧还是叙事都属上乘。特别是在结尾之前,那些琐碎的旅行见闻和记忆的闪回,看似都是闲笔,透着无聊,但不知不觉间会觉得生动、真实。《幻化》比另外两篇要出色成熟的多。
评分先是被封面吸引,后来发现是周伟伟设计的,还真有点出乎意料的惊艳。典型的战后小说,表述并不刻意,但字里行间能听见呼号。如果拍成电影会很不错吧。
评分##他上过战场
评分##战后文学
评分##不喜欢叙述的感觉。
评分##三篇反战短篇小说,淡化二战日本战争发起国的历史背景,以战败前夕与战争结束后为故事背景,讲述了战争这种组织性行为对于个体结构性的负面影响。个体犹如蚂蚁一般听凭组织号令集结成群,向着一个看似宏大、意义非凡,实则自取灭亡的明天整齐划一的阔步前进。身为战争工具的蚂蚁们,被强行抽离日常抛掷在朝不保夕的末日情结下。有的人行走在队伍之中,因为渴望活下去而不断脑内预演着死,不安、迷惘、绝望摧毁了人心却没有带来任何意义;有的人徘徊在队伍边缘,但在组织内自由外皆看不到个人生存的空间与希望,双重矛盾加重了死亡的阴影;侥幸走到战争尽头的人,带着战争带来的持续影响生活在昔日的噩梦里。个体对于战争只是数字,战争对于个体却是实打实的虚无、厌恶、幻灭,不断分化、瓦解着个体作为人生存的根基,使人走向灵与肉的孤立、灭亡。
评分##三篇反战短篇小说,淡化二战日本战争发起国的历史背景,以战败前夕与战争结束后为故事背景,讲述了战争这种组织性行为对于个体结构性的负面影响。个体犹如蚂蚁一般听凭组织号令集结成群,向着一个看似宏大、意义非凡,实则自取灭亡的明天整齐划一的阔步前进。身为战争工具的蚂蚁们,被强行抽离日常抛掷在朝不保夕的末日情结下。有的人行走在队伍之中,因为渴望活下去而不断脑内预演着死,不安、迷惘、绝望摧毁了人心却没有带来任何意义;有的人徘徊在队伍边缘,但在组织内自由外皆看不到个人生存的空间与希望,双重矛盾加重了死亡的阴影;侥幸走到战争尽头的人,带着战争带来的持续影响生活在昔日的噩梦里。个体对于战争只是数字,战争对于个体却是实打实的虚无、厌恶、幻灭,不断分化、瓦解着个体作为人生存的根基,使人走向灵与肉的孤立、灭亡。
评分##读了还是挺震撼的,在军规和人性之间、生与死之间挣扎,写尽了在战争这样残酷的背景下,人性的复杂。
评分##一位日本作家反思侵华战争的作品 由一位南京大学译者翻译 本身也有很特别的意义 尤其喜欢同名的这篇 林总的回忆和现实的交织 仿佛真如精神病患者在叙述那样 战争的创伤与记忆永远也无法抹去 无论日本右翼如何颠倒黑白 如今的日本社会就像书中的主角在思想政策文化上不断精分撕裂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