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逆向科普”的科普书。你以为你知道的事情,其实连世界顶尖科学家都不知道。这本书告诉你那些“顶尖科学家都不知道的事情” 。但这并非一本“答案”之书。本书旨在告诉你人类最前沿科学的边界,带领你一起从未知探索到已知。
这是一本趣味和严谨并存的科普书。一个科学家,放弃科研,改画漫画。20年后,他邀请一位顶尖科学家共同创作了这本“科普未知”的科普书。
这是一本你不看就会“落伍”的科普书。为什么“黑洞” “暗物质” “暗能量”“宇宙”“平行空间”等概念对人类有着深深的吸引力?那是因为它们是“未知”的。只有未知的事物才能勾起人类强大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正是人类发展的源动力。
##你真太可爱啦!!!
评分##各种莫名其妙的俏皮话严重影响阅读和理解速度。
评分##被《生活大爆炸》的经典素材来源击中痛点,相似之处就是都是那种极客式的幽默吧,有趣,作者太能吐槽了,涨知识的同时顺便和作者学学吐槽。另外这些95%的问题里面,我最想知道一点:“为啥要切羊驼”。驼驼那么可爱!!!
评分##2019.2.3 从物质的三个基本粒子上下夸克和电子讲起,再到宇宙的构成普通物质,暗物质,暗能量,其所占比例的确定是通过宇宙最早的微波背景辐射影像得出的。12个粒子中只有三个基本粒子,其他的目前看不出明确的作用,也许5%以外的物质研究,需要这些粒子。 物质的质量不仅包括其各个部分的质量,还包括把各个部分束缚在一起的能量。(如果把物体分成足够多份,大于10的23次方,那么分开与整体的质量会有明显差别)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 质量是个标签并不是实在的东西,有些粒子受希格斯场影响而另外一些没有,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 无论是通过引力还是惯性去测量,质量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 只有引力不适用量子力学,现在的理论是相对论和引力子两种,都需要进一步证实。
评分知识点的解读不够深入,无意义的比喻类比/幽默玩笑太过多余,同时过度追求让大众理解的易读性而失了科学的严谨。对于没有公认答案的物理问题,宁可耐心等待也好过作出未经伪证与严格推理的臆测脑补。高维那一章最具误导性。尤其不赞成书中那句“除了夸克、电子以外的其他粒子都不重要”。
评分##4.5星。这也是一本硬核科普书。优点是:1、关于宇宙提出了近20个问题,介绍并解释了这些问题最新的物理学和天文学进展,这些问题虽然都很烧脑,但目前都没有定论。我最喜欢的是关于空间、时间、维度、光速的几个章节。2、内容不是灌输知识和观点,而是重在解释,打了很多极贴切到位的比方,语言也很通俗。缺点:我认为的缺点只有一个,可能恰恰是本书着力打造的“看点”,就是文字的废话有点多,漫画大多数并不好笑,作者故作幽默,给我一种被理科生尬聊的感觉,大多数笑料幼稚、尴尬,重复用梗,总是拿猫举例子打比方,猫很烦哎。当然,有的读者可能偏爱这一口,有些对科学家和科学史的用典也能令人会心。所以,我说的这个缺点就见仁见智吧。
评分 评分 评分##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看的科普书没有之一。一直觉得书的有趣不能仅仅依靠有趣的形式。同样,依靠所谓“语言的通俗易懂”并不一定能真正打动读者。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语言,它的形式,包括创作者的科学精神,都让我们认识到原来科学也可以这样有趣。这是一本没学过什么物理的你也能看懂的科普书,可是他的内核和思想并不简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