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需要的《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
理解為什麼馬克思今天仍然是重要的靈感來源!
《資本論》之所以具有經典的地位,正因為不論從哪個時代、哪個學科的角度切入,都能在書中找到對話空間,讀出前人未讀出的新意。
任何一部經典,都要扎根進當代的現實土壤,經過此時此地的重新閱讀、批評、繼承、開展後,才算獲得了生命。在這個意義上,所有經典都是未完成的,一切經典都等待著讀者參與它的重生。
萬毓澤的《《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版本、系譜、爭議與當代價值》前半部介紹了《資本論》的創作史與版本問題、恩格斯的編輯工作、結構與邏輯、二戰後歐美的繼受狀況以及常見的誤讀。後半部則試圖從文學、政治、經濟、歷史、生態等多重視角閱讀《資本論》。透過作者細膩的梳理與論證,可幫助讀者建立一幅以《資本論》為核心的知識地圖,以及一套理解《資本論》的方法論。
《《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版本、系譜、爭議與當代價值》不是三卷《資本論》的「入門」、「導論」或「要點整理」,而是試圖追溯《資本論》的寫作歷程、版本、結構與知識系譜,並從多重視角展開解讀。萬毓澤極嚴肅地將《資本論》當成「經典」對待,設法讀出新意。如果您已經對《資本論》有初步認識,相信您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這部經典的廣博、深刻與歷久彌新。
##服,210页里50页的参考文献
评分##服,210页里50页的参考文献
评分##与维吉尔、泰门、梅菲斯特们的互文性
评分##写的很好,我个人百分百赞同作者对资本论的解读,唯一的不足就是太短,完全看不过瘾。作者对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以及资本论如何过渡的问题讨论的非常准确,对价值理论的定位和鲁宾一样。虽然我认为这种过渡不仅是引入新的规定性,而且也因为范畴本身的悖谬性,换言之匮乏引起的外部性过渡。虽然作者对黑格尔的解释比较偏颇,但总体的对待精神我认为正是Marxist应有的姿态,毕竟资本论不是完全生搬硬套大逻辑。而且还讨论了罗伯特用新共和主义视角的解读。后面的文献综述也特别厉害,利用了日马的文本学资源,对待经济危机、利润率下降、生态危机等等问题,很符合我的胃口,而且和谢富胜反驳海因里希的那篇论文的观点一样。总的来说,资本论是未完成的,但经典之处也正在于这种非封闭性。一个好的读者更应该抱着阅读77次的心态去面对资本论。
评分##关于《资本论》的超强攻略,很受用,所以,我今年不打算攻了。
评分##好书,导论性质。
评分##服,210页里50页的参考文献
评分##很好的书,不过不是入门或者导论,而适合做《资本论》的进阶或延展读物,作者是台大的社会学左派,围绕着资本论的版本、逻辑结构与方法、学术谱系传播史等不同方面做了传递讨论,精要地介绍了不同流派对资本论的解读、诠释和评论并作了回应,而且还依据自身的批判实在论社会哲学背景对资本论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的解读。结尾指出马克思晚年的研究并未脱离资本论的道路,而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开放性视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再思考,并且提示了《资本论》是一个开放的、有待完成的体系,因此当下的再解读才能为其赋予新的生命力
评分##收集了很多资本论相关的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