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 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活(原书第10版)

FD 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活(原书第10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自然资源保护
  • 环境保护
  • 生态学
  • 可持续发展
  • 环境科学
  • 生物多样性
  • 资源管理
  • 环境政策
  • 生态系统
  • 环境伦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翠林祥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1
ISBN:9787121287909
商品编码:30278849503
丛书名: 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活(原书第10版)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并不是无穷尽的,也不是取之不竭的,因此需要得到保护。本书主要介绍本地、区域、国家和资源与环境的各种问题,包括人口增长、温地、野生动植物管理、可持续农业及空气污染等,重在生态和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问题和解决方案,对解决方案又从法律、技术和方法三个层面进行了阐述。

 

 

 

内容介绍

本书基于自然保护、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生态恢复和人口控制,全面介绍了资源保护的各个方面,涵盖局地、区域、国家乃至尺度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全书通过有机地结合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等不同学科,系统地阐述了自然资源利用中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不可持续性,并给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的科学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增长与农业问题,病虫害控制和农药污染问题,土壤和可持续农业问题,水资源问题,草场管理、森林管理、动植物灭绝和野生动物管理,环境问题,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书中在系统阐述理论与方法的同时,用专栏的形式在每章中穿插了一些生态伦理学知识、案例分析和先进技术应用等内容,有助于读者拓展知识面和深入认识特定的问题。

 

 

 


目    录 

第1章  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过去、现在和将来    1

1.1  地球的危机    1

1.1.1  人口增长    1

1.1.2  资源消耗与枯竭    2

1.1.3  污染    3

1.2  不同的观点:我们已踏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了吗    4

1.2.1  乐观主义者的观点    5

1.2.2  悲观主义者(现实主义者)的观点    5

1.2.3  温和派的观点    6

1.3  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运动简史    7

1.3.1  19世纪的保护    7

1.3.2  20世纪的资源保护    7

1.4  自然资源分类    14

1.5  自然资源管理的方法    15

1.5.1  开发利用:以人为中心的方法    15

1.5.2  保留:以自然为中心的方法    16

1.5.3  实用主义方法    16

1.5.4  可持续方法    17

1.6  变化中的现实世界:环境的复合效应    19

1.7  资源管理的新工具: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    20

1.7.1  地理信息系统    20

1.7.2  遥感    23

1.8  风险和风险评估    23

1.8.1  风险评估的三个步骤    23

1.8.2  如果风险能被接受,我们该如何决策    24

1.9  环境和你:公民行动的重要性    24

重要概念小结    25

关键词汇和短语    26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27

网络资源    28

 

第2章  经济学、伦理学和批判性思维——创建可持续未来的工具    29

2.1  了解经济学    31

2.1.1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31

2.1.2  供应和需求    32

2.1.3  经济系统错在哪里: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    32

2.1.4  经济和环境的谬论    36

2.2  建立可持续的经济    37

2.2.1  资源管理经济学    38

2.2.2  污染控制经济学:寻求新方法    39

2.2.3  促进可持续经济的措施    41

2.3  走向可持续的伦理观    45

2.3.1  拓荒伦理观    45

2.3.2  可持续的伦理观    46

2.3.3  以生物为中心和以生态为中心的观念    49

2.3.4  建立可持续伦理观    50

2.3.5  批判性思维和可持续发展    50

重要概念小结    53

关键词汇和短语    55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56

网络资源    56

第3章  来自生态学的经验和教训    57

3.1  生物的结构层次    57

3.1.1  种群    57

3.1.2  群落    57

3.1.3  生态系统    57

3.2  与生态学相关的科学原理    59

3.2.1  物质守恒定律    59

3.2.2  能量定律    60

3.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62

3.3.1  太阳能能量流    62

3.3.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64

3.3.3  初级生产量和净生产量    64

3.3.4  食物链和食物网    65

3.3.5  营养级与能量和生物量金字塔    67

3.3.6  养分循环    70

3.4  生态学原理    76

3.4.1  耐受性法则    76

3.4.2  生境和生态位    77

3.4.3  竞争排斥原则    77

3.4.4  承载力    78

3.4.5  种群增长和下降    78

3.4.6  生物群落演替    83

3.5  生物群区    87

3.5.1  苔原    88

3.5.2  北方针叶林    89

3.5.3  温带落叶阔叶林    89

3.5.4  热带雨林    89

3.5.5  热带稀树草原    90

3.5.6  草地    90

3.5.7  荒漠    91

3.5.8  山地垂直带    91

3.6  生态学和可持续性    91

重要概念小结    92

关键词汇和短语    94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95

网络资源    96

第4章  人口的挑战    97

4.1  理解人口和人口增长    97

4.1.1  出生率和死亡率    97

4.1.2  指数增长    98

4.1.3  倍增时间    99

4.1.4  人口为何会暴涨    100

4.1.5  总生育率和人口直方图    103

4.2  人口过剩的影响    104

4.2.1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过剩    104

4.2.2  发达国家的人口过剩    105

4.3  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    107

4.4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    108

4.4.1  较大的家庭规模    108

4.4.2  非洲:一个处于危险中的大陆    109

4.5  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    109

4.5.1  节育    109

4.5.2  流产    111

4.5.3  可持续发展可能是的避孕方法    111

4.6  人类人口和地球的承载力    112

重要概念小结    114

关键词汇和短语    115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115

网络资源    116

第5章  世界性的饥饿问题:可持续解决    117

5.1  世界性的饥饿:问题的维度    117

5.1.1  营养缺乏、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117

5.1.2  微量营养素缺乏    119

5.1.3  粮食趋势与挑战    119

5.2  可持续地增加粮食供应:概述    120

5.2.1  保护现有的耕地    120

5.2.2  提高现有农田的生产力    122

5.2.3  减少虫害    128

5.2.4  提高粮食的存储和分配    129

5.2.5  开发新的食物来源    129

5.2.6  开发耕地储备    130

5.3  贫困、冲突和自由贸易    132

重要概念小结    133

关键词汇和短语    134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135

网络资源    135

第6章  土壤的性质    136

6.1  土壤的价值    136

6.2  土壤的特征    136

6.2.1  土壤质地    137

6.2.2  土壤结构    138

6.2.3  有机质和土壤生物    139

6.2.4  土壤通气性和土壤湿度    140

6.2.5  土壤pH值    141

6.2.6  土壤肥力    142

6.3  成土过程    144

6.3.1  气候    144

6.3.2  成土母质    144

6.3.3  生物    146

6.3.4  地形    146

6.3.5  时间    146

6.4  土壤剖面    147

6.4.1  O层    148

6.4.2  A层    148

6.4.3  E层    148

6.4.4  B层    148

6.4.5  C层    148

6.4.6  R层    148

6.5  土壤分类    148

6.5.1  诊断层    148

6.5.2  土纲    149

重要概念小结    152

关键词汇和短语    153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154

网络资源    154

第7章  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农业    155

7.1  土壤侵蚀的性质    155

7.1.1  地质侵蚀或自然侵蚀    156

7.1.2  加速侵蚀    156

7.2  尘暴区    156

7.3  防护林项目    159

7.4  土壤侵蚀现况    160

7.5  影响水蚀的因素    162

7.5.1  降水    162

7.5.2  土壤可蚀性与地表覆盖    163

7.5.3  地形    163

7.6  土壤水蚀控制    163

7.6.1  土壤侵蚀控制的实践    163

7.6.2  自然资源保护局及其计划    169

7.6.3  NRCS保护规划的制定    171

7.7  替代农业    173

7.8  可持续农业    176

7.8.1  原则与实践    176

7.8.2  推广可持续农业的障碍    179

7.8.3  未来的研究与教育    179

重要概念小结    182

关键词汇和短语    183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184

网络资源    184

第8章  病虫害综合治理    185

8.1  有害生物从何而来    185

8.2  化学农药的类型:历史回顾    188

8.2.1  氯化烃类    188

8.2.2  有机磷酸盐    190

8.2.3  氨基甲酸酯    190

8.3  农药的效果如何    191

8.4  农药有多危险    192

8.4.1  人类健康影响    193

8.4.2  对鱼类和野生动物的影响    196

8.5  农药是否得到了充分的监管    198

8.5.1  国家管理    198

8.5.2  公众是否得到了充分的保护    199

8.6  可持续的病害虫控制    200

8.6.1  通过严密监控减少和消除农药的使用    200

8.6.2  病虫害综合治理    201

8.6.3  害虫综合治理:方法的联合    207

重要概念小结    208

关键词汇和术语    209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210

网络资源    210

第9章  水生环境    211

9.1  湿地    211

9.1.1  定义    211

9.1.2  分类    212

9.1.3  功能和价值    216

9.1.4  湿地保护    217

9.2  湖泊生态系统    219

9.2.1  湖泊的分区结构    219

9.3  河流生态系统    222

9.3.1  起源和分类    222

9.3.2  物理特征    223

9.3.3  生物群落和能量流动    225

9.4  海岸环境    226

9.4.1  海岸结构    226

9.4.2  河口生态系统    228

9.4.3  人类对河口环境的开发    230

9.4.4  海岸环境问题    230

9.4.5  可持续的海岸管理    233

9.5  海洋    236

9.5.1  一般特征    236

9.5.2  海洋分区    236

9.5.3  海洋食物链    239

9.5.4  海洋资源    239

重要概念小结    239

关键词汇和短语    240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242

网络资源    242

第10章  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243

10.1  水循环    243

10.1.1  海洋    244

10.1.2  降水    245

10.1.3  蒸发与蒸腾    245

10.1.4  地表水    245

10.1.5  地下水    246

10.2  水资源短缺:问题和解决措施    248

10.2.1  是什么导致了水资源短缺    248

10.2.2  干旱和气候变化    249

10.2.3  增加供水    250

10.2.4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50

10.2.5  生活污水再利用    252

10.2.6  开发地下水资源    253

10.2.7  海水淡化    253

10.2.8  开发耐盐作物    254

10.2.9  开发耐旱作物    254

10.2.10 人工降雨    254

10.2.11 远距离调水:加利福尼亚州的调水工程    254

10.3  洪水:问题和解决对策    255

10.4  灌溉:问题和解决对策    264

10.4.1  灌溉的方法    265

10.4.2  灌溉问题    266

重要概念小结    270

关键词汇和短语    271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272

网络资源    272

第11章  水污染    273

11.1  水污染的种类    273

11.1.1  点源水污染    274

11.1.2  面源水污染    274

11.2  主要污染物及其防治    274

11.2.1  沉积物污染    275

11.2.2  沉积物控制    276

11.2.3  无机营养盐污染    277

11.2.4  热污染    282

11.2.5  致病微生物    286

11.2.6  给水中的病原体控制    286

11.2.7  有毒有机化合物    289

11.2.8  重金属污染    293

11.2.9  耗氧有机废物    294

11.2.10 内分泌干扰物和药物    296

11.3  污水处理与处置    297

11.3.1  污水处理方法    299

11.3.2  管理雨洪径流    302

11.3.3  化粪池    302

11.3.4  替代处理技术    304

11.3.5  污泥:一种尚未完全开发的资源    305

11.4  水污染控制立法    306

11.5  海洋污染    309

11.5.1  污水    309

11.5.2  清淤废物    310

11.5.3  塑料污染    310

11.5.4  石油污染    311

11.6  水污染概况    316

重要概念小结    317

关键词汇和短语    319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320

网络资源    321

第12章  鱼类保护    322

12.1  淡水渔业    322

12.2  淡水鱼繁殖潜力的环境约束    324

12.2.1  自然约束    326

12.2.2  人为约束    327

12.3  可持续的淡水渔业管理    335

12.3.1  种群增加技术    338

12.3.2  保护性规定    343

12.3.3  栖息地管理和恢复    344

12.4  海洋渔业    348

12.5  海洋渔业面临的问题    351

12.5.1  过度捕捞    352

12.5.2  兼捕渔获和丢弃渔获    353

12.6  可持续的海洋渔业管理    354

12.6.1  产量    354

12.6.2  法规和经济鼓励    355

12.6.3  渔业的预防性措施    356

12.6.4  海洋保护区    357

12.6.5  海洋栖息地的恢复:建设人工鱼礁    357

12.6.6  理智选择海鲜    357

12.7  水产养殖    358

12.7.1  生产方法    359

12.7.2  生态影响    359

重要概念小结    360

关键词汇和短语    362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363

网络资源    364

第13章  草场管理    365

13.1  草场生态学    365

13.1.1  草场类型    365

13.1.2  草场植被特征    367

13.1.3  草场承载力    370

13.1.4  人类活动和过度放牧对草场的影响    370

13.1.5  干旱对牧草的影响    371

13.2  美国草场利用简史    372

13.2.1  家畜    373

13.2.2  公有土地的分布和滥用    374

13.2.3 《泰勒放牧控制法案》及其他法律    374

13.3  草场资源和条件    375

13.3.1  草场资源    375

13.3.2  草场条件    377

13.4  草场管理    380

13.4.1  放牧调控    380

13.4.2  人工播种(补播)    382

13.4.3  草场害虫害草控制    382

重要概念小结    387

关键术语和短语    388

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讨论    389

网络资源    389

第14章  森林管理    390

14.1  林权    390

14.2  美国林业局    391

14.2.1  综合利用    392

14.2.2  持续生产    394

14.3  树木采伐    395

14.3.1  采伐准备    395

14.3.2  采伐方式    395

14.3.3  采伐作业    400

14.4  再造林    401

14.4.1  自然再播种    401

14.4.2  人工播种    401

14.4.3  栽种    402

14.4.4  开发优良基因树种    402

14.5  森林病虫害控制    403

14.5.1  病害    403

14.5.2  虫害    403

14.6  火灾管理    406

14.6.1  野火    406

14.6.2  灭火    407

14.6.3  利用受控大火    407

14.6.4 “让它燃烧”或“规定自然火”政策    409

14.7  可持续地满足未来木材需求    409

14.8  保护荒野    412

14.9  保护自然资源:国家公园    414

14.9.1  简史    414

14.9.2  国家公园的土地是如何获取的    416

14.9.3  保护自然风景    417

14.9.4  人满为患:国家公园系统的主要压力    417

14.9.5  国家公园系统的未来蓝图    417

14.10  恢复被砍伐的热带雨林    418

14.10.1  热带森林的价值    419

14.10.2  森林砍伐的原因    420

14.10.3  森林砍伐的影响    421

14.10.4  保存热带森林    422

重要概念小结    422

关键词汇和短语    424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425

网络资源    425

第15章  动植物的灭绝    426

15.1  灭绝:地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427

15.2  生物灭绝的原因    429

15.2.1  生境破坏和改变    429

15.2.2  为牟利和娱乐而猎捕    434

15.2.3  外来物种入侵    435

15.2.4  灭绝的其他原因    437

15.2.5  易危物种的特性    439

15.3  防止灭绝的方法    441

15.3.1  动植物园方法    441

15.3.2  物种方法    442

15.3.3  生态系统方法    442

15.3.4  保护关键种    444

15.3.5  改善野生动物管理和生存的可持续性    445

15.4  濒危物种保护法    445

重要概念小结    447

关键词汇和短语    449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449

网络资源    450

第16章  野生动物管理    451

16.1  野生动物    451

16.1.1  什么是野生动物    451

16.1.2  野生动物栖息地    451

16.1.3  边缘效应    453

16.1.4  廊道    454

16.1.5  活动范围    454

16.1.6  领地    454

16.2  动物迁移的类型    455

16.2.1  幼体离巢    455

16.2.2  大规模迁移    456

16.2.3  迁徙    456

16.3  致死因素    457

16.3.1  鹿的致死因素    457

16.3.2  水鸟的致死因素    459

16.4  野生动物管理    464

16.4.1  购得并发展陆地野生动物栖息地    464

16.4.2  在农场和后院建立栖息地    465

16.4.3  后院野生动物栖息地    466

16.4.4  调控生态演替    466

16.4.5  管理水鸟栖息地    467

16.5  调节野生动物数量    472

16.5.1  控制狩猎动物的捕获量    472

16.5.2  规定鹿的捕获量    473

16.5.3  控制有破坏性的鹿群数量    474

16.5.4  管理其他有害的野生动物    475

16.5.5  控制水鸟的捕获量    475

16.5.6  控制有破坏性的水鸟数量    477

16.5.7  影响人类的野生动物疾病    478

16.6  非狩猎动物    478

重要概念小结    479

关键词汇和短语    480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481

网络资源    481

第17章  可持续废物管理    482

17.1  城市固体废物:废物资源利用    482

17.2  城市固体废物的可持续管理    483

17.2.1  减量化方法    484

17.2.2  再利用和再循环方法    485

17.2.3  典型的再循环计划    488

17.2.4  可持续的废物管理    490

17.3  固体废物处置:末端处理    492

17.3.1  垃圾的转运和卫生填埋    492

17.3.2  垃圾焚烧    493

17.4  危险废物    494

17.4.1  危险废物危害性    497

17.4.2  棕地:将污染的景观转化为生产用地    498

17.4.3  电子废物    499

17.4.4  危险废物管理:巨大的挑战    499

17.4.5  危险废物的适当处置    503

17.4.6  邻避综合征:承担个人责任    505

重要概念小结    505

关键词汇和短语    507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507

网络资源    508

第18章  空气污染    509

18.1  大气污染    509

18.1.1  自然源    509

18.1.2  人为源    510

18.2  主要大气污染物    511

18.2.1  一氧化碳    511

18.2.2  二氧化碳    513

18.2.3  颗粒物    513

18.2.4  挥发性有机物    514

18.2.5  氮氧化物    514

18.3  影响空气污染浓度的因素    516

18.3.1  逆温    516

18.3.2  尘罩和热岛    517

18.4  空气污染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518

18.4.1  空气污染和降水    518

18.4.2  空气污染与平均温度的降低    518

18.5  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    519

18.5.1  空气污染公害    519

18.5.2  空气污染的长期健康影响    520

18.5.3  空气污染对其他生物和材料的影响    523

18.6  空气污染减排与控制    524

18.6.1  工厂和电厂的污染控制    524

18.6.2  机动车排放控制    526

18.7  室内空气污染    531

18.8  控制室内污染    534

重要概念小结    535

关键词汇和短语    536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537

网络资源    537

第19章  变暖与气候变化    538

19.1  能量平衡与温室效应    539

19.2  影响温度的自然因素    540

19.3  影响温度的人为因素    541

19.4  变化是否正在发生    543

19.5  人类活动是否导致变暖    545

19.6  变暖的预期影响    547

19.6.1  气候变暖的积极作用    547

19.6.2  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    548

19.7  变暖的减缓或消除    549

19.7.1  减少机动车排放量    552

19.7.2  停止热带地区森林砍伐    553

19.7.3  重新造林    553

19.7.4  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553

重要概念小结    554

关键词汇和短语    555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555

网络资源    555

第20章  酸沉降和平流层臭氧损耗    556

20.1  酸沉降    556

20.1.1  酸沉降危害区    557

20.1.2  酸性前体物的来源    558

20.1.3  酸沉降敏感地区和长距离传输    558

20.1.4  酸沉降的危害    560

20.1.5  酸沉降控制和预防    564

20.2  平流层臭氧损耗    566

20.2.1  CFC积累和臭氧层变薄    568

20.2.2  UVB辐射的危害    569

20.2.3  禁止臭氧损耗化学品    570

20.2.4  破坏臭氧的CFC的替代品    571

20.2.5  有关臭氧层的好消息和坏消息    572

重要概念小结    572

关键词汇和短语    573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573

网络资源    574

第21章  矿产、采矿与可持续社会    575

21.1  供应和需求    575

21.1.1  矿产的一些性质    576

21.1.2  美国的矿产生产和消费    576

21.1.3  矿产供应是否将耗尽    577

21.2  能否增加矿产供应    579

21.2.1  新的勘探    579

21.2.2  从海水中提炼矿物    579

21.2.3  海底矿产    579

21.2.4  提高冶炼技术    580

21.2.5  开发丰富的低品位矿石    581

21.2.6  寻找替代品    581

21.3  矿产保护战略    581

21.3.1  降低需求    582

21.3.2  再循环    582

21.3.3  个人的努力    583

21.4  矿产生产的环境影响    584

21.4.1  开采的影响    584

21.4.2  矿产加工    585

21.4.3  构建更可持续的矿产生产体系    586

重要概念小结    587

关键词汇和短语    588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589

网络资源    589

第22章  不可再生能源:问题和措施    590

22.1  能源概述    591

22.2  进一步了解不可再生能源    592

22.2.1  煤炭    592

22.2.2  石油    597

22.2.3  天然气    601

22.2.4  油页岩    601

22.2.5  油砂    603

22.2.6  化石燃料的未来    603

22.3  核能:它是可持续的吗    604

22.3.1  理解原子能和辐射    604

22.3.2  核能    606

22.3.3  核反应堆的结构    607

22.3.4  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612

22.3.5  反应堆安全:两个案例    614

22.3.6  核废料的问题    616

22.4  聚变反应堆    618

22.5  美国能源的未来    620

重要概念小结    621

关键词汇和短语    623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624

网络资源    624

第23章  创建一个可持续的能源系统: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    625

23.1  节能和能源高效利用    625

23.1.1  美国的节能和高效利用行动:简要历史回顾    625

23.1.2  重回正轨    628

23.1.3  未开发的潜能    628

23.1.4  重置我们的优先权    629

23.1.5  个人行动    630

23.2  可再生能源战略    632

23.2.1  太阳能    632

23.2.2  太阳能的未来    640

23.2.3  地热能    640

23.2.4  水能    641

23.2.5  风能    642

23.2.6  生物质能    644

23.2.7  氢和燃料电池    646

23.2.8  潮汐能    648

23.2.9  海水温差发电    649

23.3  小结    649

重要概念小结    650

关键词汇和短语    651

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    651

网络资源    652

后记    653

 

 

 

前    言

本书全面介绍资源保护的各个方面,涵盖局地、区域、国家乃至尺度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涉及人口增长、水资源、野生动物管理、可持续农业和大气污染等诸多内容。

本书第1版于1971年出版,它是在个地球日之后的一年,由我们尊敬的同事、已故的奥利弗?欧文编写出版。许多观察者认为,世界地球日标志着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正式开始。从那时起,大气和水污染控制、物种保护、森林管理和草地管理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尽管有了一些进展,但依然存在许多环境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变得更糟。例如,1970年世界人口在30亿人左右徘徊,已经超过了65亿人,并以每年8000万人的速度增长。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饥饿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据估计,每年由于饥荒和营养不良而饿死与病死的有1200万人。物种灭绝同样在发生,据估计每天有100个物种灭绝。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仍在继续。

同时,新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严重性方面排前列的有地下水污染、臭氧层空洞、酸沉降、变暖、城市垃圾及电子垃圾等。当然,随着新问题出现的是新的和令人振奋的解决方法。

如果我们能够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大有希望。许多专家认为,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需要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不会使地球资源枯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家称之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将使人类与地球建立一种全新的关系。我们将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和贸易系统,创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的社会。这需要全新的资源管理模式,基于的科学知识和对复杂系统的认识,随着时间推移实现资源的保护甚至增加。这需要在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做出实质性的改变,包括农业、森林管理和能源生产等。

可持续发展需要人类更节约地利用各种资源,即只利用我们必需的资源,并以更有效的方式来利用资源。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需要大力推广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这不仅包括在市场上出售可回收的商品,还包括鼓励生产厂商使用再生原料,并鼓励大众购买用再生原料生产的商品。

可持续社会也需要转向利用清洁、经济和可再生的能源供应,如太阳能和风能。可持续社会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是生态恢复——重建森林、草地和湿地,确保对未来人类充分的资源供应,同时也为那些与我们在这个星球作伴的众多物种提供庇护所。

成功创建可持续社会首先要求我们必须放慢甚至停止世界人口的增长。这需要所有国家都控制人口增长,而不仅仅是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伴随着高资源利用的生活方式,对当今危机的贡献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贡献相当,甚至还更大。

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更好地规划城镇的分布与扩张。坚持适度的发展,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护好重要的农田、森林、草地、荒野和渔场等自然资源,同时也对那些和我们共存在这个星球上的无数物种的生存至关重要。

本书介绍如何基于自然保护、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生态恢复和人口控制来实现人类可持续的未来。我们将提出可持续社会应该遵循的准则。我们相信如果社会的每个部门都遵守这些准则,包括农业、工业和交通部门等,我们就能够与地球建立更持久的关系。

然而,准则的实施首先需要态度的转变。我们不能再认为地球上可为人类提供的资源是无穷的。地球上很多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地球对资源的供给也是有限的。如果忽略这一点,我们将自食其果。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必须寻求与大自然的合作而不是控制。我们试图支配和控制大自然的努力通常是徒劳的,有时甚至是适得其反的。我们取得长期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合作。合作意味着我们要融入大自然的循环中来建立生产系统,例如农场的生产要与大自然的循环紧密联系。

,我们相信是时候重新思考我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了。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不能脱离大自然。我们的生活和经济都完全依赖于环境。地球是所有产品和服务的来源,也是我们产生的所有废弃物的回收库。我们对环境所做的,也是对我们自己所做的。这个简单道理的逻辑推论是,我们关爱地球归根结底也是关爱我们自己。

尽管人类社会在过去的几个世纪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许多观察者认为是时候承认和尊重与我们人类共存的其他物种的生存与繁衍的权利了。他们认为自然资源应该是地球对所有物种而非仅仅是人类的馈赠和服务。这一观点意味着我们应该克制我们的需求,并探寻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新方式。从长远来看,这种改变会对我们自身有利。

本书重点:原理、问题和解决方法

本书讲述生态学和资源管理中的许多重要原理,它们可能让读者受用终生。本书还概述许多局地、区域、国家和的环境问题,并给出各种解决方法。这些解决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三类:立法(新的法律和法规)、技术(应用现有的、新的及改进的技术)和行为(改变我们做事的方式)。采用这些方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不能单靠政府,市民、商人和政府官员都将在解决环境危机和建立可持续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

从个人角度看,我们能做或不能做的都将对未来产生影响。我们鼓励每个人采取行动来减少个人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帮助

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关键术语和概念,我们在每章后增加了关键词汇与短语及重要概念小结,以及需要认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具体的问题并拓展知识面,我们在正文中插入了一些专题窗口,包括资源保护中的伦理学、案例研究、深入研究,以及GIS和遥感应用案例等,并在每章的推荐了一些阅读材料。为了促进个人行动,我们还增加了“绿色行动”小提示。

关键词汇与短语

在每章的都会列出本章的关键词汇和短语。建议学生在阅读本章前,先阅读关键词汇与术语,然后在学完本章后花几分钟给出这些词汇与术语的定义。

重要概念小结

每章后面都有重要内容和概念的小结,它们有助于学生的考前复习。在阅读每章前,建议先阅读这些小结,或先简单浏览一下各节的标题,以便总体把握内容。

批判性思考和讨论问题

每章列出的讨论问题有助于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相关的重要内容上,同时也有助于他们了解概念和关键事实。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希望学生组织相关信息并结合个人认识作出解答,并批判性地思考其中的一些问题。

资源保护中的伦理学

本书包括了7篇关于伦理学和资源管理的短文,讲述了在资源管理和个人日常生活中可能面对的重要伦理问题。我们专门设计了这个专题窗口,引导读者思考自身的价值观和这种价值观对自身观念的影响,当然,这也有助于读者对他人的理解。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项重要技能,在资源保护和管理中尤其重要。在第2章中,我们列出了批判性思维的一些重要原则,它们将有助于读者分析本书的内容。

案例研究和深入研究窗口

案例研究和深入研究窗口会深入讨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或为那些有兴趣从事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学生提供一些详细信息。

GIS和遥感

本版新增了有关GIS和遥感的内容,例如在第1章概述了这两种资源管理的工具。GIS和遥感的案例研究部分由塞勒姆州立大学的约翰?海耶斯和切拉斯博士撰写,介绍了这些工具的某些应用。

推荐读物

每章的推荐读物部分列出了值得学生深入阅读的文章和书籍,特别是那些想深入认识环境的学生。

第10版的新内容

因为本领域变化很快,所以我们仔细地更新了相关内容,包括近的统计数据、实例和照片。谢谢审稿人的建议,我们增加了很多在前面版本中没有的内容,并增加了一些关键话题的篇幅,包括山顶采矿、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峰值、死亡带、电子废物、氢、生物柴油、乙醇和潮汐能等。我们还对基础经济学的讨论部分进行了整体修改和扩充。

l  变暖章节。我们为变暖和气候变化新增了一章。该章给出了有关这一重要话题的科学证据,它们表明地球确实在变暖,而且人类是主要原因。该章还概述了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以及其他引起气候变化的行动。

l  绿色行动。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节能和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我们在每章增加了新的元素:有关绿色行动的小提示。这些提示包括减少交通和家庭能源利用、节水、废物再利用、减少消费以及购买有机食物等的建议。

l  深入研究窗口。本版中增加了深入研究窗口,介绍一些令人兴奋的案例,高度关注目前有助于建立可持续未来的商业和政府行为,例如建立太阳能发电系统和生产绿色产品。

就像在之前的版本中所做的那样,我们继续采取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并尽力保持客观,针对许多问题提供对立双方的观点。读者在新网站http://www.prenhall.com/chiras上也会找到有用的信息。

要说的是,我们已尽大努力来扩大本书的知识面,试图包括更多的有关环境和资源问题的实例,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解决方法等。

 

 

致    谢

感谢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的工作人员,特别是编辑沙隆?布里奇斯,在整个项目中与沙隆共事愉快,为此我们将永远感谢。还要感谢沙隆的项目经理克丽斯?杜多尼斯,她有的能力,给予了我们非常大的帮助。感谢伊冯?热兰,她完成了处理照片的繁重工作。感谢榆树街出版服务公司的阿曼达?扎戈诺丽,感谢她对本书制作的跟进与标题的制作。

感谢琳达?斯图尔特,她在更新统计数据时尽心尽力。感谢约翰?海耶斯教授为本书提供了GIS和遥感的案例研究。

,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家庭在本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中所给予的爱与支持。

审阅人

Donald F. Anthrop,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Gary J. Atchinson,Iowa State University

Thomas B. Begley,Murray State University

Ronald E. Beiswenger,University of Wyoming

Mikhail Blinnikov,St. Cloud State University

Michael Brody,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Peter T. Bromley,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Conrad S. Brumley,Texas Tech University

Neal E. Catt,Vincennes University

Thomas Daniels,SUNY, Albany

Ray DePalma,William Rainey Harper College, Illinois

Karen Eisenhart,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Donald Friend,Minnesota State University

Eric Fritzell,University of Missouri

Ken Fulgham,Humboldt State University

Tracy Galarowicz,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

Jerry D. Glover,The Land Institute

Dale Green,University of Georgia

Paul K. Grogger,University of Colorado

Jeanne Harrison,Rockingham Community College

John Hayes,Salem State College

Carol Hazard,Meredith College

Bill Kelly,Bakersfield College

William E. Kelso,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Linda R. Klein,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John Lemberger,University of Wisconsin, Oshkosh

Amy Lilienfeld,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

Michael T. Mengak,University of Georgia

Jim Merchant,University of Kansas

Frederick A. Montague Jr.,Purdue University

Steve Namikas,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Gary M. Nelson,Des Moines Area Community College

Wanna D. Pitts,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Stephen E. Podewell,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Jerry Reynolds,University of Central Arkansas

David W. Willis,Sou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Gary W. Witmer,USDA Animal and Plant Health

Inspection Service,Fort Collins, Colorado

Richard J. Wright,Valencia Community College, Florida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