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隨筆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筆記小說必讀本) 9787550243545 北京聯閤齣版公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發表於2025-01-22
容齋隨筆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筆記小說必讀本) 9787550243545 北京聯閤齣版公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基本信息
書名:容齋隨筆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筆記小說必讀本)
定價:12.0元
作者:(南宋)洪邁,王超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0243545
字數:13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閱讀中國古典名著,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學習中國五韆年的智慧,是後人感受國博大精深的一種途徑。在閱讀中品鑒古今智慧,領會先賢哲思,修養心靈。作為作者數十年博覽群書、經世緻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容齋隨筆》一直是我國古代筆記小說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內容提要
《容齋隨筆》共《五筆》,七十四捲,一韆二百二十則。據作者自述,該書寫作時問曆經近三十年。其內容豐富,涉及經史諸子百傢、詩詞文翰以及曆代典章製度、醫蔔、星曆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涉及領域廣泛的著作;它議論精闢,評論恰當,曆來受到世人的稱道。其重要的價值和貢獻是考證瞭前朝的一些史實,對於後世研究發展意義重大。
目錄
作者介紹
洪邁(公元1123-1202年),南宋文學傢、學者,字景戶,號容齋,又號野處,鄱陽(今屬江西)人,博通經史百傢之語,旁及醫蔔星算之書,對宋代掌故尤為熟悉。
文摘
淺妄書
【原文】
俗間所傳淺妄之書,如所謂《雲仙散錄》《老杜事實》《開元天寶遺事》之屬,皆絕可笑。然士大夫或信之,至以《老杜事實》為東坡所作者。今蜀本刻杜集,遂以入注。孔傳《續六帖》,采摭①唐事殊有功,而悉載《雲仙錄》中事,自穢其書。《開天遺事》托雲王仁裕所著,仁裕五代時人,雖文章乏氣骨,恐不至此。姑析其數端以為笑。其一雲:“姚元崇開元初作翰林學士,有步輦②之召。”按:元崇自武後時已為宰相,及開元初三入輔矣。其二雲:“郭元振少時美風姿,宰相張嘉貞欲納為婿,遂牽紅絲綫,得第三女,果隨夫貴達。”按:元振為睿宗宰相,明皇初年即貶死,後十年,嘉貞方作相。其三雲:“楊國忠盛時,朝之文武爭附之以求富貴,惟張九齡未嘗及門。”按:九齡去相位十年,國忠方得官耳。其四雲:“張九齡覽蘇頲③文捲,謂為文陣之雄師。”按:頲為相時,九齡元未達也。此皆顯顯可言者,固鄙淺不足攻,然頗能疑誤後生也。惟張彖④指楊國忠為冰山事,《資治通鑒》亦取之,不知彆有何據?近歲,興化軍學刊《遺事》,南劍州學刊《散錄》,皆可毀。
【注釋】
①采摭(zhí):采集摘錄。
②步輦(niǎn):帝王所乘坐的代步工具。
③蘇頲(tǐng):字廷碩。唐代文學傢、政治傢,襲封許國公。與燕國公張說齊名,並稱“燕許大手筆”,共同主張在文風上崇尚雅正,擯棄浮華。
④張彖(tuàn):唐朝官員,頗有氣節。有人勸他投靠楊國忠,他說:“君輩倚楊右相如泰山,吾以為冰山耳!”
【譯文】
世俗留傳的那些淺薄妄為的書籍,比如人們所說的《雲仙散錄》《老杜事實》《開元天寶遺事》這類,都是非常可笑的。然而讀書人裏也有相信這些書的,甚至把《老杜事實》當成蘇軾寫的。現在蜀地刻印的杜甫文集,就把這件事加入注釋。孔傳所寫的《續六帖》,雖然在采集摘錄唐朝史事方麵特彆有功勞,但是把《雲仙散錄》中的事情全部記載進來,就是自己玷汙瞭這本書。《開元天寶遺事》假托是王仁裕所寫,王仁裕是五代時人,雖然他的文章缺乏氣概,但是恐怕也不至於像《開元天寶遺事》那樣。姑且分析其中的幾個事例,把這個當作笑談。件事說:“姚元崇在開元初年做瞭翰林學士,曾被玄宗專門派車召喚進宮。”考察以後發現,姚元崇在武則天時期就已經當瞭宰相,到開元初年的時候已經三次拜相輔佐皇帝瞭。第二件事是說:“郭元振少年時候風度儀態就很美瞭,宰相張嘉貞想把他接納過來做自己的女婿,於是為郭元振做媒,郭元振娶瞭張嘉貞的三女兒,張嘉貞的三女兒果然跟著丈夫富貴顯達瞭。”考察以後發現,郭元振是睿宗時期的宰相,明皇初年就被貶官然後去世瞭,這之後十年,張嘉貞纔成為宰相。第三件事是說:“楊國忠顯赫的時候,朝廷的文武官員,爭相依附於他從而求取財富地位,隻有張九齡未曾登門。”考察以後發現,張九齡離開宰相的職位十年以後,楊國忠纔得到宰相的官職。第四件事是說:“張九齡讀瞭蘇頲的文章,稱贊說這是文壇中的雄師。”考察以後發現,
蘇頲做宰相的時候,張九齡根本還沒有顯達呢!以上這些都是很明顯就能說明白的,固然鄙薄淺陋得不值得去反駁,卻很容易迷惑耽誤後輩弟子啊!隻有張彖指齣楊國忠像冰山這件事,《資治通鑒》也采用瞭這種說法,不知道其他地方還有沒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呢?近幾年,興化的軍學刻版印刷的《開元天寶遺事》,南劍州的州學刻版印刷的《雲仙散錄》,都可以銷毀掉瞭。
文煩簡有當
【原文】
歐陽公《進新唐書錶》曰:“其事則增於前,其文則省於舊。”夫文貴於達而已,繁與省各有當也。《史記·衛青傳》:“校尉李朔、校尉趙不虞、校尉公孫戎奴,各三從大將軍獲王,以韆三百戶封朔為涉軹侯,以韆三百戶封不虞為隨成侯,以韆三百戶封戎奴為從平侯。”《前漢書》但雲:“校尉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各三從大將軍,封朔為涉軹侯①、不虞為隨成侯、戎奴為從平侯。”比於《史記》五十八字中省二十三字,然不若《史記》為樸贍可喜②。
【注釋】
①涉軹(zhǐ)侯:李朔隨衛青徵討匈奴,因功封涉軹侯,並置涉軹侯國。涉軹侯國,在今山東。
②樸贍可喜:質樸豐富,令人喜愛。
【譯文】
歐陽修在《進新唐書錶》中說:“這裏麵記載的事情比之前的有所增加,這裏麵用的文字卻比之前的有所減少。”一般文章重要的在於闡明思想,文字的繁密與簡約都有其適當的情況。《史記·衛青傳》中記載:“校尉李朔、校尉趙不虞、校尉公孫戎奴,各三從大將軍獲王。以韆三百戶封朔為涉軹侯,以韆三百戶封不虞為隨成侯,以韆三百戶封戎奴為從平侯。”《前漢書》
隻說:“校尉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各三從大將軍,封朔為涉軹侯、不虞為隨成侯、戎奴為從平侯。”相比於《史記》的五十八個字,《漢書》的敘述從中省略瞭二十三個字,然而看起來沒有《史記》那樣質樸豐富而令人喜愛啊!
長歌之哀
【原文】
嬉笑之怒,甚於裂眥①;長歌之哀,過於慟哭。此語誠然。元微之在江陵,病中聞白樂天左降江州,作絕句雲:“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起坐,暗風吹雨入寒窗。”
樂天以為②:“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僕心哉!”微之集作“垂死病中仍悵望”,此三字既不佳,又不題為病中作,失其意矣。東坡守彭城,子由來訪之,留百餘日而去,作二小詩曰:“逍
遙堂後韆尋木,長送中宵風雨聲。誤喜對床尋舊約,不知漂泊在彭城。”“鞦來東閣涼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睏臥北窗呼不醒,風吹鬆竹雨淒淒。”東坡以為讀之殆不可為懷,乃和其詩以
自解。至今觀之,尚能使人淒然也。
【注釋】
①裂眥(zì):張目怒視。
②以為:因此說。以,因此。為,通“謂”,說。
【譯文】
在玩鬧中隱含著生氣,超過張目怒視;長聲吟詠之中隱含著哀傷,超過放聲大哭。這話確實說得很對。元稹在江陵的時候,病中聽說白居易被貶官到江州,寫瞭一首絕句說:“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起坐,暗風吹雨入寒窗。”白居易因此說:“這些詩句,其他人聽瞭都受不瞭,更何況是我呢?”元稹的詩集寫作“垂死病中仍悵望”,“仍悵望”這三字用得既不好,也沒有說是病中寫成的,就失去詩的意境瞭。蘇軾當彭城太守的時候,他的弟弟蘇轍來拜訪他,停留瞭一百多天纔離開。蘇轍作瞭兩首小詩說:“逍遙堂後韆尋木,長送中宵風雨聲。誤喜對床尋舊約,不知漂泊在彭城。”“鞦來東閣涼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睏臥北窗呼不醒,風吹鬆竹雨淒淒。”蘇軾覺得讀起來實在不能承受,便和詩寬慰自己。直到今天讀起來,仍然讓人心生悲涼。
秦用他國人
【原文】
七國虎爭天下,莫不招緻四方遊士。然六國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國人,如齊之田忌、田嬰、田文,韓之公仲、公叔,趙之奉陽、平原君,魏王至以太子為相。獨秦不然,其始與之謀國以開霸業者,魏人公孫鞅①也。其他若樓緩趙人,張儀、魏冉、範雎②皆魏人,蔡澤燕人,呂不韋韓人,李斯楚人,皆委國而聽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諸人之力也。燕昭王任郭隗③、劇辛、樂毅,幾滅強齊,辛、毅皆趙人也。楚悼王任吳起為相,諸侯患楚之強,蓋衛人也。
【注釋】
①魏人公孫鞅:應指衛國人公孫鞅,即商鞅,因為封地在商地所以這樣稱呼。公孫鞅又稱衛鞅,是衛國人而非魏國人。
②範雎(jū):戰國魏國人,軍事傢、政治傢,曾任秦國宰相,嚮秦王提齣的“遠交近攻”的策略,為秦國的統一作齣巨大貢獻。
③郭隗(wěi):戰國燕國人,燕王客卿。曾讓燕王築黃金颱拜自己為師,以此舉讓天下賢士爭相投靠燕國。
【譯文】
七國激烈地爭奪天下,沒有不招攬四方說客人纔的。但六國所任相國,都是他們宗族的人,多是本國的人,比如齊國的田忌、田嬰、田文,韓國的公仲、公叔,趙國的奉陽君、平原君,魏王甚至讓太子當相國。隻有秦國不是這樣,初與秦王謀劃國傢大事從而開創秦國霸業的人是衛國人公孫鞅。其他的比如樓緩是趙國人,張儀、魏冉、範雎都是魏國人,蔡澤是燕國人,呂不韋是韓國人,李斯是楚國人。秦王把國傢大事都托付給他們,采取他們的意見而一點都不懷疑,終秦國之所以能兼並天下,便是依賴這些人的力量。燕昭王任用郭隗、劇辛、樂毅,幾乎滅掉瞭強大的齊國,劇辛、樂毅都是趙國人。楚悼王任用吳起為相國,諸侯都擔心楚國太過強盛,而吳起是衛國人。
信近於義
【原文】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程明道①曰:“因恭信而不失其所以親,近於禮義,故亦可宗。”伊川②曰:“因不失於相近,亦可尚也。”又曰:“因其近禮義而不失其親,亦可宗也。況於盡禮義者乎?”範純父曰:“君子所因者本,而立愛必自親始,親親必及人,故曰因不失其親。”呂與叔分為三事。謝顯道曰:“君、師、友三者,雖非天屬,亦可以親,捨此三者之外,吾恐不免於諂賤。惟親不失其所親,然後可為宗也。”楊中立曰:“信不失義,恭不悖③禮,又因不失其親焉,是亦可宗也。”尹彥明曰:“因其近,雖未足以盡禮義之本,亦不失其所宗尚也。”予竊以謂義與禮之極,多至於不親,能至於不失其親,斯為可宗也。然未敢以為是。
【注釋】
①程明道:程顥,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北宋哲學傢、教育傢,北宋理學的奠基者。
②伊川:程頤,字正叔,世稱伊川先生。北宋理學傢、教育傢,是程顥的弟弟。
③悖(bèi):違背。
【譯文】
《論語》說:“誠信要符閤於義,這樣諾言纔能實踐。恭敬要符閤於禮,這樣纔能避免恥辱。依靠的都是關係親近的人,這個人也就可以尊瞭。”程明道說:“依憑恭敬和誠信而又不失其親近之人,接近禮義,所以也是可以尊崇的。”伊川說:“依憑恭敬誠信又不違背禮義的人,也是可以尊崇的。”又說:“依憑恭敬和誠信,又近於禮儀而不失去關係親近的人,也是可以尊崇的。何況是完全閤乎禮義的人呢?”範純父說:“君子所依憑的是本性,而建立仁愛必定從親近的人開始,親近那些與自己親近的人,也一定會推廣到其他人,所以說(依憑恭敬誠信而)不失去親近關係。”呂與叔把這分為三件事。謝顯道說:“君、師、友這三類人,雖然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但也是可以親近的;除這三類以外的,恐怕就不免變成諂媚和卑賤瞭。隻有能親近與他親近的人,然後纔可以崇尚。”楊中立說:“誠信不違背義,謙恭不違背禮,又依憑二者而不失去與他親近的人,這也是可以崇尚的。”尹彥明說:“因為恭信近於禮義,雖然還不能夠完全符閤禮義的本質,也不妨礙他是可以崇尚的。”我認為禮和義的極限,大多會變成不能親近,如能夠達到不失掉與他親近的人,這就是可崇尚的。但不敢肯定就是這樣。
剛毅近仁
【原文】
剛毅者,必不能令色。木訥①者,必不為巧言。此近仁、鮮仁之辨也。
【注釋】
①木訥(nè):泛指質樸,無文飾。
【譯文】
剛強堅毅的人,必定不能有諂媚的神色。質樸的人,必定不會說齣花言巧語。這就是分辨接近仁義或缺乏仁義的要領。
忠恕違道
【原文】
曾子曰:“夫子之道①,忠恕而已矣。”《中庸》曰:“忠恕違道不遠。”學者疑為不同。伊川雲:“《中庸》恐人不喻,乃指而示之近。”又雲:“忠恕固可以貫道,子思恐人難曉,故降一等言之。”又雲:“《中庸》以曾子之言雖是如此,又恐人尚疑忠恕未可便為道。故曰違道不遠。”遊定雲:“道一而已,豈參彼此所能豫哉?此忠恕所以違道,為其未能一以貫之也。雖然,欲求入道者,莫近於此,此所以違道不遠也。”楊中立雲:“忠恕固未足以盡道。然而違道不遠矣。”侯師聖雲:“子思之忠恕,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此已是違道。若聖人,則不待施諸已而不願,然後勿施諸人也。”諸公之說大抵不同。予竊以為道不可名言,既麗於忠恕之名,則為有跡。故曰違道。然非忠恕二字亦無可以明道者。故曰不遠。非謂其未足以盡道也。違者違去之謂,非違畔之謂。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蘇子由解雲:“道無所不在,無所不利,而水亦然。然而既已麗於形,則於道有間矣,故曰幾於道。然而可名之善,未有若此者。故曰上善。”其說與此略同。
……
序言
前言
《容齋隨筆》是洪邁晚年完成的一部史料筆記。洪邁,字景盧,號容齋,南宋鄱陽人,是南宋時期的政治傢、文學傢。他一生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因“文備眾體”受到宋孝宗的賞識重
用,先後擔任過起居捨人、秘書省校書郎、國史館編修官、龍圖閣學士、端明殿學士等文職,在地方上還做過知州。因參與國史纂修,洪邁對曆朝曆代諸子百傢、聖賢議論、小說野史、風土
人情都有廣泛涉獵。這部《容齋隨筆》前後共耗費四十餘年纔寫成,是洪邁畢生學問的集大成之作。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好的隨筆語言靈動曼妙,篇幅短小精悍,往往能令人見微知著。
這部書之所以以隨筆命名,用洪邁謙虛之辭說是因為“餘老去習懶,讀書不多,意之所之,隨即紀錄,因其先後,無復詮次,故目之曰隨筆”。
《容齋隨筆》分為《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捲。其中前四集各十六捲,《五筆》因洪邁逝世而中斷,僅存十捲。這部書的內容十分廣博,涉及曆史人物、
典章、禮儀、軍事、政治、物産、地理、天文、曆法、星相、哲學、藝術、詩詞、文論等各個方麵,可以說是一部研究古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式的筆記。
《容齋隨筆》考證嚴謹,凡所論之物,皆標明齣處,追溯源頭。洪邁對前人做學問的一些想當然的看法大膽地提齣瞭質疑,他根據書籍、史料,經過反復嚴密的論證,對曆代經史典籍去僞存
真,更正瞭許多相傳已久的錯誤認識,為後人瞭解曆史真相提供瞭參考。
在考證方法上,洪邁多采用“互證”的方法進行糾錯。如《隨筆》捲三《李太白》一節中,對世傳李太白在安徽當塗采石因酒醉乘舟溺亡的說法,通過引證李陽冰《太白草堂集序》和李華《
太白墓誌》,證實瞭李白死於疾病而非溺亡。
《容齋隨筆》記錄瞭許多《宋史》未記載的宋代風俗習慣等內容,這為後人研究宋代社會曆史提供瞭寶貴的材料。另外,《容齋隨筆》在許多章節中談到瞭詩詞文章的創作方法,提齣瞭許多
具有進步意義的觀點,對於為中國文化的保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容齋隨筆》的部分內容著眼十分細微,即使是一詞一字的差池,作者也要用做學問的精神追究到底。貫穿整個隨筆的批判現實主義精神,造就瞭這部巨著的另一重非凡魅力。自《容齋隨筆
》寫就以來,其擁躉眾可集群,毛就是其中對它評價很高的讀者之一。
為瞭適應當代讀者閱讀,我們對《容齋隨筆》中的精華篇目進行瞭選編,其中不當之處,敬請方傢指正。
容齋隨筆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筆記小說必讀本) 9787550243545 北京聯閤齣版公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容齋隨筆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筆記小說必讀本) 9787550243545 北京聯閤齣版公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容齋隨筆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筆記小說必讀本) 9787550243545 北京聯閤齣版公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容齋隨筆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筆記小說必讀本) 9787550243545 北京聯閤齣版公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容齋隨筆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筆記小說必讀本) 9787550243545 北京聯閤齣版公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