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无线电波传播基础(剑桥无线基础系列)
定价:36.00元
作者:(英)克里斯托弗?哈斯利特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605438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剑桥无线基础系列:无线电波传播基础》对于想要快速了解和领悟无线电波传播,以便能够足以承担实际工程任务的网络规划者、硬件设计者、频谱管理者、高级技术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料,不管他们是无线电波的初学者还是仅仅需要一本快速参考读物的工程技术人员。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1章 自由空间波传播和口径天线
1.1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简单解释
1.2 口径天线:简单解释
1.3 进一步说明和计算
1.4 点到点传输
1.4.1 发射,定向和捕获功率
1.4.2 实际天线间的传输损耗
1.4.3 确定要求功率
1.4.4 计算例子
1.4.5 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
1.5 近场效应:简单解释
1.5.1 近场问题的深入
1.6 极化
1.7 小结
第2章 点到面的传输
2.1 概述
2.2 功率密度和电场强度
2.3 场强转化为接收信号功率
2.4 预测一定距离处的场强
2.5 频率影响
2.6 数字移动通信的预测方法
2.6.1 0kumura-Hata模型
2.6.2 900MHz和1800MHz电波传播比较
2.7 基站天线
2.7.1 扇形天线
2.8 移动站天线
2.9 干扰和噪声本底
2.1 0小结
第3章 障碍物的影响
3.1 刃峰绕射
3.1.1 惠更斯原理和考纽螺线
3.2 余隙要求
3.3 假设和近似概述
3.4 口径绕射
3.5 有限大平面的反射
3.6 天线辐射方向图
3.6.1 口径天线的辐射图
3.7 多峰绕射
3.7.1 各种方法的比较
3.8 实际障碍物的绕射
3.9 GTD/UTD
3.10 余隙要求和菲涅耳区
3.11 小结
第4章 反射、散射和透射
4.1 引言
4.2 驻波图
4.3 反射系数的确定
4.4 波在平面上的传播
4.5 波在水面上的传播
4.6 瑞利和莱斯多经环境
……
第5章 复杂环境下接收信号强度估计
第6章 大气效应
第7章 系统设计和干扰管理
第8章 软件工具
第9章 总结
附录1 分贝单位
附录2 相量计算和相量图
附录3 公式表
附录4 链路预算说明
深入阅读资料
参考文献
国际电信联盟(ITU)无线通信管理局标准
作者简介
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无线电波传播基础(剑桥无线基础系列)》这本书,无疑是我在无线电领域探索道路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它的内容之丰富,涵盖之广泛,着实让我惊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电磁波频谱的详细划分和介绍,从极低频到极高频,每一种频率范围的特性、应用以及相关的传播规律,都被作者娓娓道来。这让我对整个无线电频谱有了宏观的认识,也理解了为什么不同的通信系统会选择不同的工作频段。例如,书中关于微波传播的章节,详细阐述了其高带宽、定向性强的特点,以及在卫星通信、雷达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卫星电视信号能够如此清晰,也理解了雷达是如何精准地探测目标。此外,书中对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干扰和衰落的分析,也让我印象深刻。作者不仅列举了多种干扰源,如人为干扰、自然干扰,还详细介绍了各种衰落现象,如瑞利衰落、莱斯衰落等,并提供了相应的抑制方法。这对于实际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曾在一些无线通信项目的设计过程中,遇到过信号不稳定、通信质量差等问题,阅读这本书后,我能够从更专业的角度去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与我分享他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深刻见解。
评分我必须说,《无线电波传播基础(剑桥无线基础系列)》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性方面做得相当出色,给我留下了难忘的阅读体验。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条精心设计的学习路径,能够带领读者从基础的概念一步步走向复杂的技术应用。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传播机制的细致分析,例如地波、天波和空间波的传播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频率下的适用范围。作者通过详实的图表和生动的案例,将这些原本可能枯燥的物理现象解释得淋漓尽致。我曾经对这些概念模糊不清,但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终于能够清晰地区分它们,并理解它们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作用。举个例子,书中关于天波传播的章节,详细阐述了电离层对无线电波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这种反射来达到远距离通信的目的。这让我对短波通信的原理有了全新的认识,也理解了为什么在一些偏远地区,短波通信仍然是重要的通信手段。另外,书中对各种传播损耗的分析也十分到位,例如自由空间损耗、大气吸收损耗、多径衰落等。作者不仅列举了这些损耗的成因,还提供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工程估算方法,这对于实际工程设计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曾在工作中使用过一些无线通信设备,但对其性能的理解总是有所欠缺。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并为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教授“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授“为什么”和“如何做”,这对于提升读者的工程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评分《无线电波传播基础(剑桥无线基础系列)》这本书,以其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精炼的语言,为我描绘了一幅全面而深刻的无线电波传播图景。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对数学公式的恰当运用和解释。书中虽然包含了很多数学公式,但作者总是能够提供清晰的推导过程和对公式背后物理意义的深入解读,这使得我在理解复杂的数学模型时,不会感到困惑。例如,在介绍菲涅尔区概念时,作者不仅给出了相关的几何推导,还分析了菲涅尔区的大小和形状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这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为什么在进行长距离无线通信时,需要考虑地面的影响。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无线电波在各种环境下的传播损耗的分析。作者详细列举了自由空间损耗、大气吸收损耗、地表反射损耗、多径衰落等多种损耗机制,并提供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工程估算准则。这对于我进行无线通信系统的链路预算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我曾在负责一个无线通信项目的设计时,书中的损耗计算方法为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评估系统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它更是一本实用性极强的工程参考书,为我提供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有力工具。
评分这本《无线电波传播基础(剑桥无线基础系列)》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次对电磁世界奇妙旅程的深度探索。从收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封面设计所吸引,有一种想要立即翻开探究的冲动。翻开书页,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排版和精美的插图,这为我的阅读体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基本概念时所采用的循序渐进的方式。例如,在介绍电磁波的产生机制时,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而是从电荷的运动与电场、磁场的相互作用入手,一步步引导读者理解电磁波是如何诞生的。这种“由浅入深”的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理解门槛,让我这个非科班出身的读者也能够相对轻松地跟上思路。同时,书中穿插的各种实例分析,更是将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无论是手机信号的传输,还是雷达的探测原理,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我切实体会到了无线电波传播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有时候,我会在阅读某个章节时,停下来思考书中所阐述的原理,并尝试将其与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这种主动的思考过程,让我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知识密度相当大,每一页都蕴含着丰富的技术细节和理论深度。然而,作者的叙述逻辑清晰,语言严谨而不失生动,使得即使是复杂的概念,也能被分解成易于理解的片段。我常常会反复阅读某个段落,咀嚼其中的含义,有时候甚至会拿出纸笔,跟着作者的思路进行推导演算。这种“慢阅读”的方式,虽然耗时,但带来的收获却是巨大的。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引导我认识无线电波传播的奥秘,为我打开了通往更广阔技术领域的大门。
评分《无线电波传播基础(剑桥无线基础系列)》这本书,以其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无线电波传播这一复杂而迷人的领域。我非常喜欢书中对各种无线电波传播现象的细致描绘,从宏观的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到微观的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作者都给予了详尽的阐述。例如,书中关于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详细分析了电离层对不同频率无线电波的反射、折射和吸收作用,以及这些作用如何随时间和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这让我对短波通信的可靠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明白了为什么在某些时刻,短波通信会受到影响。此外,书中对无线电波在近地表面传播的分析也让我印象深刻。作者详细阐述了地面反射、绕射等现象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并提供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这些影响。这对于理解手机信号在城市复杂地形中的传播,以及无线电台的覆盖范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曾在评估某个无线广播系统的覆盖范围时,书中的相关内容为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让我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其覆盖效果。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它更像是一次思想的启迪,让我能够用更科学、更专业的眼光去理解和分析无线电波传播的奥秘,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无线电波传播基础(剑桥无线基础系列)》这本书,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精辟的论述,为我揭示了无线电波传播背后隐藏的科学规律,让我对这个看似神秘的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逻辑严谨性和知识的系统性。从电磁场理论的基础出发,逐步深入到无线电波的产生、传播、衰减、干扰等各个方面,每一个章节都承接前一章节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把握知识的脉络,并对整体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无线电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特性的分析。无论是真空中的自由传播,还是在空气、水、土壤等介质中的传播,作者都给予了详细的描述,并分析了不同介质对电磁波衰减和散射的影响。这让我对无线电波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考虑无线电波穿透建筑物或地下时,书中提供的衰减模型就非常有参考价值。我曾在设计某个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需要考虑信号穿透墙壁的能力,这本书中的相关内容为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让我能够选择合适的频率和天线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的介绍,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让我能够以更科学、更系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评分《无线电波传播基础(剑桥无线基础系列)》这本书,以其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和丰富的实例,将抽象的无线电波传播理论变得生动有趣,让我对这个领域充满了好奇。我非常喜欢书中对各种传播模式的生动类比和形象描述。例如,作者用“如同在泳池中投下一块石头,激起一圈圈涟漪”来比喻电磁波的产生,用“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来类比多径传播,这些形象的描述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我能够轻松地掌握复杂的概念。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无线电波散射和衍射的章节。作者不仅详细阐述了这些现象的物理原理,还结合了实际应用场景,例如无线电波在城市高楼之间的绕射,或者在树林中的散射。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无线信号在复杂的环境中会出现衰落和中断。我曾在户外徒步时,遇到过手机信号时有时无的情况,阅读了这本书后,我能够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些现象,并对无线信号传播的鲁棒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它更是一种探索精神的激发,让我愿意去更深入地了解无线电波的奥秘,并思考如何利用这些奥秘来解决实际问题。
评分不得不承认,《无线电波传播基础(剑桥无线基础系列)》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翔实的论述,为我打开了认识无线电世界的一扇新窗口。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电磁场理论开始,逐步深入到无线电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各个环节,逻辑链条非常紧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细节的关注。比如,在讨论天线辐射特性时,作者不仅给出了辐射方向图的定义和分类,还详细阐述了不同天线类型(如偶极子天线、抛物面天线等)的辐射特性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无线通信的性能。这让我对天线的设计和选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书中对无线电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分析也让我受益匪浅。无论是大气层中的传播,还是穿透建筑物和地面的衰减,作者都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和相应的计算模型。这对于理解手机信号在城市环境中为何会时好时坏,或者在室内信号为何会减弱,提供了科学的答案。我曾经对这些现象感到困惑,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终于能够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它们。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它还提供了大量实际应用场景的分析,例如蜂窝通信、广播电视、雷达系统等。这些分析让我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无线电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联想到自己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无线设备,并尝试用书中的知识去解释它们的运行原理。这种主动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加深了我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评分《无线电波传播基础(剑桥无线基础系列)》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解析了无线电波传播的复杂性,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我非常喜欢书中对无线电波传播规律的细致分析,从宏观的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到微观的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作者都给予了详尽的阐述。例如,书中关于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详细分析了电离层对不同频率无线电波的反射、折射和吸收作用,以及这些作用如何随时间和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这让我对短波通信的可靠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明白了为什么在某些时刻,短波通信会受到影响。此外,书中对无线电波在近地表面传播的分析也让我印象深刻。作者详细阐述了地面反射、绕射等现象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并提供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这些影响。这对于理解手机信号在城市复杂地形中的传播,以及无线电台的覆盖范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曾在评估某个无线广播系统的覆盖范围时,书中的相关内容为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让我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其覆盖效果。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它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让我能够用更科学、更专业的眼光去理解和分析无线电波传播的奥秘,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无线电波传播基础(剑桥无线基础系列)》这本书,对于我这个刚刚踏入无线电领域的研究者来说,简直是一份宝藏。它的深度和广度都超乎我的想象,让我能够在一个扎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无线电波传播的深入研究。我尤其赞赏作者在处理复杂数学模型时的严谨态度。书中虽然涉及大量的公式和方程,但作者总是能够用清晰的语言对其进行解释,并指出这些数学模型所代表的物理意义。这使得我在理解这些复杂模型时,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例如,在介绍电磁波的传播方程时,作者不仅给出了方程本身,还详细推导了其推导过程,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传播特性的影响。这让我能够真正理解这些方程的含义,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此外,书中对无线电波在不同环境下的传播衰减模型的详细阐述,也让我受益匪浅。无论是城市环境中的多径传播,还是乡村环境中的路径损耗,作者都提供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和工程估算方法。这对于我进行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预测和优化设计,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曾在进行某个无线覆盖仿真项目时,发现仿真结果与实际测量数据存在较大偏差,阅读了这本书后,我能够更准确地选择和应用传播模型,从而提高仿真的精度。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介绍,它更是一本指导实际工程应用的工具书,为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工程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