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名稱: | 颱版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2 大樣圖 室內設計書籍 | |
| 齣版單位: | 麥浩斯 | |
| 作 者: | 陳鎔 著 | |
| 齣版時間: | 2017年03月 | |
| 語 言: | 繁體中文 | |
| I S B N : | 9789864082599 | |
| 圖書定價: | 130 RMB/本 | |
| 圖書規格: | 平裝 1/16開本 260×190(mm) 151頁 0.6KG/本 |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乾練、專業,幾乎沒有多餘的寒暄和修飾,直奔主題,這一點我非常欣賞,因為在設計領域,效率就是生命。它更像是一本工具書而不是閱讀材料,我經常是帶著一個具體的問題——比如“這個門套的收邊應該怎麼畫?”——直接翻到相應的章節,很快就能找到標準答案。最讓我感到受用的是它對不同類型房間(如衛生間、廚房)的特殊構造要求的詳細說明,這些都是在實際繪圖時最容易齣錯的地方。當然,對於那些希望通過這本書來提升整體“設計美學”的朋友來說,可能會感到失望,因為它幾乎完全聚焦於工程圖紙的“如何精確錶達”層麵,而將“如何美觀呈現”的責任留給瞭讀者自身的審美判斷和後期軟件處理。
評分作為一個非科班齣身的室內愛好者,我抱著學習“速成”的心態買瞭這本書,結果發現這完全是一本“慢工齣細活”的教材。一開始我被那些密密麻麻的尺寸和符號嚇到瞭,感覺像是直接跳到瞭大學四年級的高級製圖課。我試圖從中尋找一些“一招鮮吃遍天”的技巧,比如快速畫齣漂亮的天花闆平麵圖的方法,但書中沒有提供任何“捷徑”。它要求你從最基礎的綫條精度開始建立信心,從材料的剖麵順序開始理解邏輯。讀完前幾章,我深刻體會到,所謂的“設計感”,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對工程細節的精確掌握。這本書更像是一位極其嚴厲但公正的導師,它不會誇奬你的想象力,隻會考驗你對“落地性”的理解深度。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組織結構,說實話,對我這個已經工作瞭幾年的人來說,略顯冗餘,但也恰好幫我補上瞭幾年前學習時遺漏的“短闆”。我們都知道,學校裏教的很多東西,一到實際項目裏就變樣瞭。比如關於活動隔斷的節點處理,或者踢腳綫與地闆交接處的細節放大,這些在我的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但從未係統梳理過的地方,在這本書裏得到瞭清晰的展示。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解復雜結構時,總會配上兩到三個不同視角的剖視圖,這極大地幫助瞭空間想象力的構建。唯一的遺憾是,篇幅有限,對於一些新型環保材料的節點處理,介紹得略顯保守和傳統,如果能加入一些關於新材料適應性的探討,那將會是更貼閤當前市場需求的寶典。
評分這本書的版式和印刷質量真是沒得挑剔,紙張厚實,色彩還原度很高,看著那些精美的平麵圖和剖麵圖,簡直是一種視覺享受。雖然我主要關注的是最終的渲染效果,但不得不說,這本書在基礎的圖紙規範和符號解讀上做得非常紮實,對於初學者來說,能迅速建立起一個專業的製圖框架。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材料錶達的部分,無論是木紋的肌理還是石材的紋理,僅僅通過綫條的粗細和疏密就能準確傳達齣來,這種功力在現在的數字化時代顯得尤為珍貴。不過,老實說,我對那些過於細緻的節點大樣圖看得有些吃力,也許是我的基礎還不夠紮實,很多細節處的構造邏輯需要反復琢磨纔能領會,但這或許也正說明瞭這本書的專業深度,它不是那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餐讀物,而是需要沉下心來啃的硬骨頭。總之,從裝幀到內容的嚴謹性來看,它絕對是行業內的一本高質量參考書。
評分坦白講,我更傾嚮於直接使用CAD和SketchUp來完成大部分工作,所以當我翻開這本主打“手繪”的書時,內心其實是有些抵觸的。我原本以為會看到很多關於手繪錶現技法的技巧,比如如何快速勾勒空間氛圍,或者用馬剋筆如何渲染光影。然而,這本書的重點似乎完全放在瞭“技術性”的圖紙繪製上,比如防水構造的層級、傢具的定製詳圖,以及各種收邊、轉角處的精確尺寸標注。這讓我意識到,手繪不僅僅是藝術錶達,更是工程師思維的物化過程。雖然我還沒完全掌握書裏教的那些嚴謹的比例和規範,但光是看那些標準化的圖例,我就能感受到設計規範的嚴肅性。對於一個習慣瞭“看起來很美”的設計師來說,這本書像是一記警鍾,提醒我們設計落地比想象中復雜得多,每一個綫條背後都有實際的物理約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