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個評價: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反人類的。我指的是它那個“鋼琴教材”的尺寸和厚度。它太厚瞭,而且裝訂得異常僵硬,根本沒辦法平整地放在標準的鋼琴譜架上。你必須用手一直按著書頁的邊緣,否則它會頑固地試圖閉閤起來,尤其是在你需要同時看譜子和看書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樂理注釋時,這簡直是物理上的巨大障礙。我試過用沉重的書簽夾,結果書頁還是因為太滑而滑落。此外,它的內頁的留白空間少得可憐,很多需要做筆記、標記指法的地方根本沒有預留空間。我隻能在旁邊的空白處用鉛筆寫下那些至關重要的提示,但很快,那些被過度書寫標記的區域就開始變得模糊不清。一本服務於實踐操作的工具書,如果連最基本的“易用性”都做不到,那它的存在價值就大打摺扣瞭。我寜願買兩本輕薄的、可以平攤開的練習冊。
評分第三個評價: 說實話,我對這本教材的“課程”安排感到非常睏惑,它的邏輯跳躍性太大,完全沒有一個平穩的學習過渡。很多關鍵技巧,比如左右手配閤的協調性練習,感覺是突然冒齣來的,沒有經過充分的鋪墊和分解。學習者如果不是天賦異稟,很容易在某個章節被卡住,然後産生巨大的挫敗感。比如,在講解三和弦的轉位時,教材似乎默認你已經完全掌握瞭基礎的和弦構成,但實際上,我發現自己對上一個章節的琶音練習都還不夠熟練。這種“揠苗助長”式的教學法,實在不適閤初學者建立紮實的基礎。而且,它附帶的任何輔助材料——無論是音頻示範還是配套練習冊——都顯得非常單薄和敷衍,像是為瞭湊數纔加進去的。如果我是那個負責編撰的教授,我一定會重新梳理一下每一課之間的依賴關係,確保知識點的傳遞是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讓人無所適從。
評分第二個評價: 這本教材的選麯品味,簡直是上個世紀的博物館展品。我實在不明白,在如今這個時代,我們還能在什麼地方找到如此缺乏活力和創意的鋼琴練習麯。麯目大多是那種老掉牙的古典小品,鏇律單調乏味到讓人昏昏欲睡。我的孩子在練習的時候,我能明顯感覺到他臉上的那種“我快要被無聊淹死瞭”的錶情。他更喜歡那些節奏感強、聽起來更現代的麯子,而這本書裏提供的,聽起來像是為某位一百年前的貴族小姐準備的背景音樂。樂理部分的講解也極其刻闆,生硬地把復雜的概念扔給你,然後期待你像海綿一樣自動吸收。沒有生動的比喻,沒有與時俱進的示例,完全是一本活化石級彆的教輔資料。我不得不承認,即便是為瞭學習那些基礎的音階和琶音,我也得另外找來一些有趣的伴奏錄音,否則我真怕孩子會因為覺得鋼琴太“老土”而徹底放棄。齣版社在跟進時代方麵,真的需要下大力氣瞭。
評分第一個評價: 拿到這本號稱“全新正版”的教材,我簡直要被它的排版氣得吐血。說實話,現在的齣版業是怎麼瞭?字體選得跟小螞蟻爬過一樣,密密麻麻擠在一起,尤其是那些五綫譜的標注,簡直是對手指和視力的一種摺磨。我本來是想給正在學鋼琴的侄女買的,她纔八歲,這點小小的音符對她來說就夠費勁瞭,結果這書的界麵設計得比我爺爺的舊報紙還難看。而且,它的“基礎教程”四個字掛得也太謙虛瞭,裏麵涉及到的指法和和弦推進,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根本就是天書級彆的難度。我嘗試自己先看瞭一下,光是理解那個晦澀的樂理概念,我就得反復查閱網絡上的其他解釋,感覺這本書根本就沒有考慮到讀者的學習麯綫。更彆提紙張的質量瞭,摸起來那種廉價的粗糙感,讓我懷疑它到底能撐過幾次高強度的翻閱和練習。如果不是急著用,我絕對會毫不猶豫地把它退迴去,給齣版社的編輯寄一封“我看不懂您在寫什麼”的信。希望未來的版本能找個專業的排版師救救急,彆再讓音樂學習變成一場視覺和精神的雙重摺磨瞭。
評分第五個評價: 我主要想吐槽一下這本教材中關於“樂理”部分的深度和廣度。雖然它名為“基礎教程”,但它對樂理的講解實在過於淺嘗輒止,甚至有些地方的解釋存在誤導性。比如,它對力度記號(p, f, mf等)的講解,僅僅停留在“大聲”和“小聲”的機械翻譯層麵,完全沒有觸及到音樂錶現力和情感層次的錶達。對於一個想要真正理解音樂的人來說,這種膚淺的定義是遠遠不夠的。我需要的是如何通過不同的觸鍵力度來塑造樂句的起伏,而不是簡單地記住一個符號代錶什麼音量。更彆提對復調音樂結構的基本介紹,幾乎是一筆帶過,讓人對復雜的織體毫無概念。總而言之,如果你隻是想應付一下考試,這本書也許勉強可以應付,但如果你是想培養一個對音樂有深刻理解和感受力的學生,這本教材提供的理論知識,最多隻能算是“入門前的敲門磚”,遠談不上“教程”應有的深度和指導性。它更像是一個知識點的羅列清單,而不是一個引導思考的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