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百家姓
:12.80元
售价:8.7元,便宜4.1元,折扣67
作者:《微经典》编委会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3448840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百家姓》,成书于宋初,编著者今已无从考证,一般认为是出自宋初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儒者之手,因为全文首句为“赵钱孙李”,“赵”为宋朝国姓,理应放在首位;“钱”为当时吴越国王室的姓氏,位居其二;“孙”为吴越国国王正妃的姓氏,“李”为与吴越国相邻的南唐王室姓氏,故依次排在第三和第四。《百家姓》四字一句,是由姓氏编纂而成的没有文意的韵文。今天通行版本的《百家姓》共收录504个姓氏,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本书选取近200个常见姓氏,将每个姓氏的来历、郡望及该姓名人一一详述,以满足读者寻根探源的愿望。
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姓氏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作用。它不仅仅是家族的象征,更是一种社会认同和身份认同的基石。作者通过对历史上不同时期姓氏的流变进行分析,揭示了姓氏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产生深远影响。例如,在古代的门阀制度下,姓氏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上升通道;而在近现代,姓氏也承载着家族的荣誉和责任。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姓氏的习俗和传说,比如宗族联姻、祭祖活动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姓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探讨了姓氏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不同地区的姓氏分布和演变,往往能反映出当地的历史移民迁徙和文化融合的进程。读完之后,我对“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些宏大的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姓氏,更是关于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的一部微缩史。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人的姓氏背后,隐藏着太多关于身份、家族和归属感的故事。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姓氏,而是将每一个姓氏都置于具体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进行解读。书中关于姓氏起源、演变、传播的论述,如同打开了一扇扇尘封已久的门,让我得以窥见古人生活的点滴。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姓氏与历史事件、名人故事的关联分析,这让原本抽象的姓氏变得生动形象。比如,某个姓氏的出现,可能就与某个朝代的政治变革息息相关;某个大家族的兴衰,也可能就体现在他们姓氏的流传之中。这本书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更让我对中华民族的根脉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它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并且能够激发你对自身家族历史探索欲望的书籍。
评分我一直对姓氏背后的文化内涵非常感兴趣,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姓氏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中国人心态、家族观念和文化传承的社会学研究。书中探讨了姓氏如何影响人们的自我认知、人际关系,以及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例如,有时候一个熟悉的姓氏,就能立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作者还分析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姓氏的态度变化,从古代对姓氏的极度重视,到现代对姓氏的相对淡化,再到如今对姓氏文化重新审视的趋势。这本书的论述非常有深度,观点也十分独到,让我对“姓氏”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承载了无数情感、记忆和历史的载体。
评分这是一本关于姓氏演变历程的详实记录,它像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中华姓氏的千姿百态。书中对那些耳熟能详的姓氏,如李、王、张、刘等,都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追溯了它们在不同朝代的兴衰起伏,以及它们如何从小姓发展成如今的大家族。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一些罕见姓氏的介绍,那些曾经辉煌却又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姓氏,它们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段段令人唏嘘的故事。这本书的考证非常严谨,参考文献也颇为丰富,让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学术上的严谨态度。同时,它又不像纯粹的学术著作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加入了大量的史料、传说和趣闻轶事,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仿佛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鲜活的家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的印记。
评分我最近读到一本关于中国姓氏起源的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以前我总觉得姓氏不过是个代号,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不仅仅是罗列姓氏,更像是在梳理一张巨大的家族脉络图,勾勒出我们祖先迁徙、融合、繁衍的壮阔画卷。书中对每个姓氏的起源,都做了细致入微的考证,有的来自封地、官职,有的源于族群、地名,甚至还有因避难而改姓的故事。读来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那些风云变幻的年代。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很多我们现在看来非常普遍的姓氏,在古代都有着显赫的出身,或是帝王将相的赐姓,或是名门望族的传承。这种历史的厚重感,让我对自己的姓氏多了一份敬畏和好奇。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也很吸引人,它不像枯燥的学术论文,而是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将那些冰冷的历史数据变得鲜活起来。读完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了解自己姓氏的更详细渊源,感觉自己和这个古老的民族又多了一份连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