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 | 作者 | 熊澄宇 等 |
| 定价 | 58.00元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2458517 | 出版日期 | 2017-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是在当下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背景下,针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制订原则、历史沿革、国际经验、发展趋向、调整思路等重要方面所开展的专题研究。一方面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政策进行梳理,对其发挥的历史作用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对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进行整体设计,为我国文化产业的政策制订提供决策参考。 |
| 作者简介 | |
| 熊澄宇,美国杨百翰大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多所高校或客座教授;专业方向为跨学科战略研究。 |
| 目录 | |
| 目录 章总论: 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政策1 1.1基本概念1 1.2产业政策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6 第2章文化产业政策理论与成果10 2.1文化产业的集群理论10 2.2文化产业的“公共财政扶持”理论18 2.3文化产业人才政策理论23 2.4文化产业地区均衡发展的政策理论38 2.5文化产业对外贸易政策理论47 第3章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发展研究62 3.1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原则及其思想来源62 3.2中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回顾85 3.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及重点的演变102 3.4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经验与启示108 第4章中国文化产业组织政策研究120 4.1基本概念120 4.2产业组织政策的分析模型123 4.3中国产业组织政策分析: 以图书出版业为例128 4.4中国文化产业组织政策建议142 第5章中国文化产业区域政策研究149 5.1基本概念150 5.2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模式151 5.3中国文化产业区域政策的主要领域158 5.4中国文化产业区域政策案例分析173 第6章中国文化产业技术政策研究195 6.1文化产业技术政策的内涵与重要地位196 6.2中国文化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历程206 6.3中国文化产业技术政策选择及效果评价212 6.4中国文化产业技术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220 第7章中国文化产业外贸政策研究230 7.1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贸易的发展进程230 7.2国外采取的主要文化贸易政策对中国的启示237 7.3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贸易政策的构成239 7.4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贸易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46 第8章中国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研究251 8.1财税政策251 8.2中国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的变迁255 8.3文化产业财税政策分析261 8.4中国文化产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275 第9章中国文化产业创新政策研究281 9.1文化产业创新、政策涉及的相关领域281 9.2中国文化产业创新的政策体系分析295 9.3中国文化产业创新的政策瓶颈311 9.4中国文化产业创新政策建议与对策318 0章文化产业政策评估体系研究333 10.1评价体系的思路及原则333 10.2文化产业考核评价体系335 10.3考核评价体系的保障措施341 参考文献342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是在当下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背景下,针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制订原则、历史沿革、国际经验、发展趋向、调整思路等重要方面所开展的专题研究。 |
| 文摘 | |
|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这本书所展现的关于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洞察,让我耳目一新。作者以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将复杂的政策问题梳理得井井有条。我尤其被书中对文化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评估所吸引,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多维度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政策在不同领域、不同时期所产生的实际影响。读来令人感到,作者不仅仅是在陈述事实,更是在引导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书中关于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探讨,以及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的论述逻辑清晰,结构严谨,语言也比较精炼。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如何分析政策、如何理解政策制定背后的考量。总的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视角,帮助我构建了对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全面认知。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所构建的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知识体系,以及作者在此基础上的前瞻性思考。在我看来,作者的写作风格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既能驾驭宏大的叙事,又能深入到具体的研究细节。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章节,作者对数字技术如何重塑文化内容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分析,让我对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作者也指出了政策在推动这一融合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例如版权保护、数据安全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这种既看到机遇又关注风险的分析方式,非常值得称赞。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循序渐进的,从宏观的政策框架到具体的产业案例,层层深入,引人入胜。我认为,这本书不仅是政策研究者和从业者的宝贵财富,对于任何希望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产业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读物。
评分作为一名对文化产业发展充满好奇的读者,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太多惊喜。作者并没有刻意去回避现实中的挑战和问题,而是非常坦诚地展现了中国文化产业在政策推动下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制约因素。我尤其欣赏的是,作者对政策的分析往往能够触及到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背景,例如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以及政策如何影响文化创新和传播。书中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讨论,让我对国家在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宏观战略有了更深的理解。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娓娓道来中国文化产业的故事,既有宏观的视野,又不乏微观的洞察。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使得其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政策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们如何去思考和分析政策背后的逻辑。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扇通往中国文化产业宏观世界的大门,内容宏大,脉络清晰。作者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深入剖析了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演变轨迹、核心驱动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作者对于政策制定逻辑的精准把握,以及对市场现实的敏锐洞察。书中对不同时期政策的解读,让我对中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特别是一些具体的政策案例分析,比如关于数字文化、创意经济的扶持政策,读来非常有启发性。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宏观的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使得论证更加充分、令人信服。对于想要了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脉络,或者对文化政策研究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研究基础和宝贵的参考视角。整体而言,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都非常突出,值得反复研读和思考。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政策的书,更像是一次对中国文化产业生态的深度扫描。作者在梳理政策的同时,非常注重将其与产业的实际发展、市场变化以及社会文化需求相结合。我特别欣赏的是,作者在分析政策的有效性时,并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辩证地指出了政策的亮点和局限性,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让这本书读起来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现实指导意义。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新兴文化业态的政策解读,比如如何支持网络文学、短视频等产业发展,这些内容非常贴近当下,也让我对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预期。此外,作者的语言风格也比较独特,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乏通俗易懂的表达,使得内容更容易被非专业读者所理解。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化产业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