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国语·战国策 | 作者 | (春秋)左丘明,(西汉)刘向 |
| 定价 | 299.00元 | 出版社 | 线装书局 |
| ISBN | 9787512008908 | 出版日期 | 2013-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盒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2.320Kg |
| 内容简介 | |
《国语》是中国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国语 |
| 编辑推荐 | |
| 《国语》开创了以国分类的国别史体例,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另外,其缜密、生动、精炼、真切的笔法,对后世进行文学创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是下了功夫的,拿到手里沉甸甸的,那种纸张的质感和油墨的清香,让人忍不住想多翻阅几页。封面设计上,我尤其欣赏那种古典与现代交融的美感,没有采用那些过于俗套的古代战争场面,而是用了一种更具象征意义的图腾来表现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内页的排版也相当考究,字体的选择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带着一股庄重典雅的气息,让人在阅读那些纵横捭阖的谋略时,更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我特地留意了一下那些注释和译文部分,做得非常细致,对于一些生僻的词汇和典故,都有详尽的解释,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总的来说,从触感到视觉,这本书都散发着一种精心打磨过的匠人精神,让人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翻阅时,我甚至能想象到当年那些策士们在稷下学宫辩论时的场景,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很多快餐式阅读产品无法比拟的。
评分坦白说,我最初拿到这本书,是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去翻阅的,毕竟这是一个看起来很宏大、很严肃的主题。但很快,我就被其中蕴含的戏剧性深深吸引住了。这哪里是枯燥的史料记录,分明是一部部精彩绝伦的政治连续剧!每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主角光环”和“反派设定”,他们的命运起起伏伏,像过山车一样刺激。特别是那些篇章中描写的游说场面,简直是文采与胆识的巅峰对决。那些辩士们,或温文尔雅,或慷慨激昂,为了说服君主,使出浑身解数,他们的言辞充满了张力。这种叙事上的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好,时而紧张到让人屏住呼吸,时而又因为某一方的得势而感到豁然开朗。这种阅读体验是极其流畅和愉悦的,它成功地将严肃的历史知识,转化成了一种引人入胜的文学享受,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观史如观剧”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体现了编纂者对读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它没有将所有历史事件简单地堆砌在一起,而是似乎遵循着一种内在的逻辑线索,将不同地区的、不同时间段的策论和故事巧妙地串联起来。这种编排方式,极大地帮助读者构建起那个复杂时代的全景图。当你读完一个国家的兴衰起伏后,紧接着就能看到与之相关联的合纵连横的战略布局,思路非常清晰,不会让读者迷失在浩如烟海的人名和地名之中。而且,这种结构也方便了重复阅读和查阅,我可以很方便地根据某个主题或某个关键人物,快速定位到相关的精彩段落进行回顾和对比。这表明,这本书的编辑工作并非只是简单地整理古籍,而是在进行一种深度的知识重构,旨在为现代读者提供一个高效、易于消化的历史认知框架。这种严谨而人性化的组织方式,是其能够长久流传的基石。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记录历史事件本身,它更像是一本关于“权谋艺术”和“人性洞察”的教科书。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新的感悟。最吸引我的是那些环环相扣的计谋和前后矛盾却又合乎情理的人物塑造。战国时期,诸侯并立,生存是第一要务,因此每个人物都带着面具行走于朝堂之上,他们的每一次进言、每一次联盟、甚至每一次看似无心的叹息,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深远的算计。书中对苏秦、张仪这类纵横家的描绘,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心理战分析。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他们对人性的弱点,对权力的渴望,拿捏得如此精准,并将其运用到极致。这种对复杂人际关系的处理和对局势的精准预判能力,即便是放在今天的高端商业谈判中,也依然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读完后,我常常会反思,在面对抉择时,是不是也能像他们那样,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问题,而不是被眼前的一点利益所迷惑。
评分说实话,我对历史的兴趣由来已久,但接触那些古代文献时,常常感到一种难以逾越的鸿沟,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和跳跃的叙事逻辑总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的译注部分,可以说是我阅读体验的救星。译者的功力可见一斑,他们没有采取那种僵硬的、逐字对应的翻译,而是非常巧妙地将那些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和人物心态,用流畅、贴近现代人理解的语言重新构建起来。更难能可贵的是,译者在翻译那些著名的辩辞时,保留了原文的气势和韵味,那种咄咄逼人、滴水不漏的逻辑感依然清晰可辨。比如,当读到某国使者舌战群儒的那一段,我几乎能感受到现场的紧张气氛,仿佛能听到唾沫横飞的争论声。这种既忠于原著精神,又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的处理方式,让我对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不再是走马观花地看故事,而是真正进入到那个时代的主题思想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