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胡考级曲集(上下演奏提示版最新修订版)

中国二胡考级曲集(上下演奏提示版最新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永德 编
图书标签:
  • 二胡
  • 考级
  • 乐谱
  • 中国传统乐器
  • 演奏
  • 教材
  • 民族乐器
  • 音乐
  • 艺术
  • 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土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音乐
ISBN:9787805535067
商品编码:29704594795
开本:16
出版时间:2007-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中国二胡考级曲集(上下演奏提示版*新修订版)
  • 作者:编者:王永德
  • 定价:88
  • 出版社:上海音乐
  • ISBN号:9787805535067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07-09-01
  • 印刷时间:2018-03-01
  • 版次:3
  • 印次:33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440

内容提要

王永德主编的《中国二胡考级曲集(上下演奏提 示版*新修订版)》是根据广大专业、业余二胡爱好 者的学习进程编定的,对各级与各曲均作了考级与演 奏提示,方便学习者自学。此书的编排有一定的科学 性、广泛性与普遍性,对于推动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 有极大的意义。本书分上、下册,目的是让广大考生 能接触*多**曲目,在演奏技术与艺术上获得全面 发展。
    

目录

上册
前言
初级(一级~四级)
一级
1.D大调一把位练习
2.G大调一把位练习
3.田园春色
4.紫竹园
5.玛依拉
6.上学歌
7.小熊跳舞
8.小白菜
9.鄂伦春小唱
10.山清水秀好风光
11.闪烁的小星星
12.划小船
13.新年好
14.箫
15.四大景
16.金色的太阳
17.西藏舞曲
18.凤阳花鼓
二级
1.换把练习
2.抒情乐曲
3.马兰花开
4.在北京的金山上
5.好一朵茉莉花
6.森吉德玛
7.南泥湾
8.采茶扑蝶
9.打黄羊调
10.绣荷包
11.小燕子
12.我爱我的台湾岛
13.让我们荡起双浆
14.长城谣
15.劳动*光荣
16.送别
三级
1.两手配合练习
2.良宵
3.小花鼓
4.黄水谣
5.苏武牧羊
6.挤奶员舞曲
7.九九艳阳天
8.新春秧歌
9.欢送
10.祖国的花朵
11.剑舞
12.光明行
13.故乡的亲人
14.内蒙民间乐曲
四级
1.垫指滑音练习
2.节奏练习
3.一点红
4.浦江圆舞曲
5.山茶花
6.拉骆驼
7.赛马
8.丰收序歌
9.喜唱丰收
10.大河涨水沙浪沙
11.马头琴之歌
12.人勤春来早
中级(五级~七级)
五级
1.综合练习
2.送茶歌
3.风雪满天
4.北京有个金太阳
5.乡梦
6.好江南
7.阿美族舞曲
8.花儿红变奏曲
9.火车开进彝家寨
10.丰收
11.烛影摇红
12.田野小曲
13.农村之歌
六级
1.两手配合练习
2.摘棉
3.杜鹃花开满山红
4.田歌
5.月夜
6.怀乡曲
7.苏南小曲
8.花鼓调
9.山乡邮递员
10.喜送公粮
11.欢腾的水乡
12.春韵
13.山村变了样
14.行街
七级
1.切分弓练习
2.空山鸟语
3.金珠玛米赞
4.边寨欢歌
5.蝶恋花·答李淑一
6.山村小景
7.阳关三叠
8.春诗
9.红水河畔忆亲人
10.中花六板
11.姑苏春晓
12.迷胡调
13.草原新牧民
14.翻身情思
下册
**(八级~十级)
八级
1.十分轻快的练习
2.红军哥哥回来了
3.悲歌(又名《处世难》)
4.正气歌
5.双声恨
6.独弦操(又名《忧心曲》)
7.怀乡行
8.江南春色
9.翻身歌
10.秦腔主题随想曲
11.听松
12.病中吟
13.新婚别
九级
1.音乐会练习曲
2.豫北叙事曲
3.葡萄熟了
4.河南小曲
5.流波曲
6.闲居吟
7.江河水
8.山东小曲
9.豫乡行
10.壮别(一枝花)
11.陕北抒怀
12.秋韵
十级
1.综合练习曲
2.A的随想
3.宝玉哭灵
4.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
5.三门峡畅想曲
6.洪湖主题随想曲
7.二泉映月
8.蓝花花叙事曲
9.长城随想(二胡协奏曲主旋律谱)


《琴韵流芳:中国民族器乐精选曲集》—— 深入探索与演奏实践 这是一部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音乐精髓,系统梳理与展示中国民族器乐(特别是弦乐与吹管乐器)核心曲目的综合性演奏指导与理论探析之作。 本书并非单一乐器或特定教材的附属,而是以一种宏观的视角,汇集了多位资深音乐教育家和演奏家对中国民族器乐艺术的深刻理解与实践经验,旨在为学习者、演奏者及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参考平台。 --- 第一部分:引言与时代背景——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本书开篇首先探讨了中国民族音乐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地位与挑战。我们认为,民族音乐的生命力在于其传承与创新并举。本部分详细分析了自二十世纪中叶至今,中国民族器乐在合奏、独奏、以及与西方音乐体系融合中所经历的重大变革与发展脉络。 我们着重介绍了中原雅乐、江南丝竹、潮州音乐、以及西部地方戏曲音乐等主要流派的音乐形态特征,而非聚焦于某一特定考级体系下的曲目。内容涵盖了不同地域音乐在音阶、调式、演奏技法(如揉弦、滑音、颤音的地域风格差异)上的细微差别,为读者构建一个广阔的民族音乐地理图景。 --- 第二部分:核心乐器演奏技法深度解析 本卷的核心部分,系统地剖析了中国民族器乐中的几大类主流乐器——古筝、琵琶、笛子、唢呐——的演奏理论与实践技巧。 一、 古筝与古琴的“指法哲学” 不同于侧重技巧层级的考级曲目,本书深入探讨了古筝和古琴的“意在笔先”的哲学思想。 古筝篇: 我们详细对比了“浙派”(刚劲有力,注重快速轮指与扫弦)与“客家派”(音色醇厚,强调摇指与按音的细腻处理)在不同调式下指法运用上的差异。特别引入了关于“筝码移动对音准与音色影响的声学分析”,提供一套超越传统教材的音色调校指南。 古琴篇: 重点解析了“散、泛、按”三大音区的韵味控制。书中收录了对《广陵散》、《流水》等经典曲目的演奏范例分析,侧重于如何通过徽位、散音的力度变化来模拟自然之声,而非简单的音符再现。 二、 琵琶的“轮挑扫拂”与“吟猱揉” 琵琶部分的讲解超越了基础的“扫、轮”练习,聚焦于表现力: 快速技巧的结构性分析: 对“扫轮扫”与“轮扫轮”的交替逻辑进行了数学化的分解,帮助演奏者理解其在高速状态下保持均匀度的原理。 揉弦的层次感: 详细区分了“上轮”、“下轮”、“平揉”、“绞揉”在不同时代背景曲目中的适用性。例如,在表现唐代乐曲的苍劲时,应采用何种揉弦力度;在表现清代文曲时的婉转,又该如何运用“吟”与“猱”的结合。 三、 吹管乐器的气息控制与音色塑造 笛子与唢呐的讲解强调了“气”与“音”的辩证关系。 笛子(曲笛与梆笛): 引入了气息的“内循环”与“外循环”概念,解析了如何通过口腔、横膈膜的精微调整来控制长音的稳定性和泛音的穿透力。书中附有关于“笛膜(Dimo)”选择与粘贴的最佳实践指南,这是影响笛子音色最为关键的一环,往往在标准教材中被简略带过。 唢呐: 专注于“高音区的掌控”与“啸音的运用”。对于唢呐刺耳的刻板印象,本书通过示范如何运用“垫音”和“气流的脉冲”来柔化高音,使其在室内乐合奏中亦能保持旋律的清晰度与和谐感。 --- 第三部分:经典曲目风格赏析与演奏处理 本部分精选了跨越不同历史时期、代表性最强的民族器乐独奏曲目进行深度剖析,这些曲目极具代表性,但其风格处理的复杂性远超一般入门或中级考级曲目。 1. 历史叙事性独奏曲的再现 《十面埋伏》(琵琶): 不仅分析了其武曲的紧张感,更侧重于其对战场景的“白描”手法。重点解析了“扫”、“轮”等技巧在模拟金戈铁马声响时的力度层次与空间感处理。 《春江花月夜》(古筝/中乐合奏): 探讨了该曲如何通过不同的“段落处理”来描绘月升、江流、花影的动态变化。书中提供了不同演奏者对“琶音”(Arpeggio)处理的对比,例如,是采用连贯的“散板”处理,还是采用带有明显“呼吸感”的分音处理。 2. 南北风格的对比与融合 《牧民新歌》(笛子): 分析了此曲中模拟的内蒙古长调和短调的音律特征。如何运用“滑音”来模仿马头琴或草原歌者的呼麦腔调,是本段落的重点。 《旱天雷》(广东音乐/高胡或二胡): 侧重于广东音乐特有的“自由速度”(Tempo Rubato)处理方式,以及如何通过快速的“小撮”技巧来营造出热烈喜庆的氛围,同时保持主旋律的清晰度。 --- 第四部分:民族器乐的合奏与配器原则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跳出了独奏的范畴,探讨了民族器乐合奏的复杂性与美学追求。 1. 声部设计与平衡: 详细介绍了在民族管弦乐队中,低音组(如大阮、低音革胡)如何承担“和声基础”的功能,以及高音组(如高胡、笛子)的“织体穿插”技巧。这不同于传统“主旋律+伴奏”的简单模式。 2. 动态控制与织体层次: 通过对经典民族管弦乐作品的剖析,阐述了如何在PPP(极弱)到FFF(极强)的巨大动态范围内,保持不同乐器之间的清晰分离度,避免声音的“混浊”。 3. 对位思维的引入: 展示了如何将西方复调思维巧妙地融入到民族乐器的对位旋律中,以增强作品的立体感和厚度。 总结而言,《琴韵流芳》是一部面向进阶与专业学习者的音乐学与演奏实践结合的综合性参考书。它超越了对单一曲目技巧的拆解,旨在培养演奏者对中国民族音乐历史、风格流变、以及复杂演奏美学的整体把握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的“最新修订版”带来的升级感是实实在在的,不是那种换个封面就糊弄人的小修小改。我对比了之前的老版本,新版在一些技术难点上的指法标记和演奏批注上,明显更贴合目前国内一线演奏家的主流处理方式。特别是对于一些快速的琶音和花指部分,新版提供的指位建议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减少了不必要的僵硬和别扭感。另外,我很欣赏它对于“演奏提示”的补充,这些提示更像是对传统演奏经验的现代化总结,使得一些老曲子也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对于那些希望在考级中取得好成绩,并且期望将考级曲目真正内化为自己演奏技巧的音乐人来说,这套书简直是不可替代的指路明灯,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怎么拉”,更是“为什么要这样拉”的深层思考。

评分

说实话,市面上很多考级资料往往为了凑数而收录一些质量参差不齐的曲目,但这一套书的选材标准明显是经过了严格筛选的。曲目的难度梯度设计得非常科学合理,从入门到高级,过渡自然流畅,让人感到每一步的进步都是脚踏实地、有迹可循的。我个人对这种精细化的结构编排非常买账。例如,在同一级别的曲目中,它也会穿插进行技术重点的训练,确保学习者在练习完一个强调快速换把的曲目后,紧接着会有一个注重长弓抒情的曲目来平衡练习的强度和侧重点,避免了肌肉的过度疲劳和技术单一化的问题。这种“动静结合”、“难易搭配”的编排哲学,体现了编者对二胡教学规律的深刻洞察,让枯燥的重复练习变得更有目的性和趣味性。

评分

这本书的内页布局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常年和乐谱打交道的琴友量身定做的。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每一个重要乐段的旁边,都用非常精炼的文字标注了“演奏提示”。这些提示不是那种空泛的“要拉得抒情一些”之类的套话,而是直击要害的技巧要领。比如,在某个揉弦段落,它会明确指出“请注意指根的放松与否”;在某个快速连弓处,它会提醒“弓毛与琴码的接触角度需保持稳定”。这种具体到位的指导,极大地缩短了我摸索正确演奏方法的时间。我曾经试过很多其他资料,光是理解一个快速换把的力度控制就让我头疼不已,但这本书的注解,就像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我旁边耳提面命一样,瞬间点通了我的困惑。这套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单纯的曲目汇编,它更像是一本活生生的“演奏秘籍”,对于追求演奏深度的人来说,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雅致,深沉的色调配上简洁的字体,立刻就给人一种专业、沉稳的感觉。我手里拿的是上下册的合订本,纸质摸起来很有分量,装订也很结实,翻阅起来很顺手。拿到这本书后,我立刻被它排版的严谨性所吸引。谱子的清晰度非常高,即便是像我这种视力不算太好的演奏者,也能轻松辨认出每一个音符和指法标记。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在一些高难度技巧的处理上,配有非常细致的图示说明,不像有些教材只是简单地写几个符号了事,这对于自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我注意到教材中的练习曲目选择非常均衡,既有展示传统韵味的经典选段,也有更具现代演奏技巧的曲目,这让我在练习过程中能够全面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光是看着这些精心排版的乐谱,我就能感受到编者在推广二胡艺术上的用心良苦,这不仅仅是一本考级教材,更像是一份对待音乐的严肃态度。

评分

作为一位已经接触二胡有一段时间的学习者,我深知考级曲目并非是单纯地展示技巧,更重要的是体现音乐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这套上下册的修订版,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不仅收录了历年来最常出现的考级曲目,更重要的是,它在选曲和编排上体现了一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初级曲目侧重于基础的音准和弓法的稳定,而高级部分则开始挑战演奏者对速度、力度变化和复杂装饰音的控制。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流派风格曲目的兼顾,比如,在处理江南丝竹风格的曲目时,它的提示会强调轻盈和灵动;而在演奏北方叙事性强的乐曲时,则会引导演奏者增加弓子的厚重感。这种细致的风格区分,使得我在准备不同等级考试时,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我的音乐处理方式,避免了“一招鲜吃遍天”的僵硬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