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论语新解
定价:48.00元
售价:32.6元,便宜15.4元,折扣67
作者:欧阳明八,欧阳东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508516400
字数:
页码:28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论语新解》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
在中华名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
内容提要
《论语新解》依照“原文”、“注释”、“译文”编写体例,全面阐释《论语》。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夫子在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由学生(包括再传弟子)片段地记录下来,后经汇集编纂成书,被称为《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中眩目的一颗明珠。孔子的思想至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
目录
作者介绍
欧阳明八。1939年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一个医生家庭。在江西省读完中小学。1957年考入南京林学院林产化学工程专业。1959—1960年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学习。林学院毕业后留在物理研究室当预备教师。1963年分配到北京工作,先后在农村四清、工厂劳动、门市部售货多年。1969—1973年负责一种新型军用防毒面具催化剂的试制,通过鉴定并投入生产。1973—1980年在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工作。1980年后因个人迷恋具体技术工作而调入中国林科院从事科研工作,期间获二项国家发明,产品用于出口和装修。退休后又开发一项技术,使木材阻燃、不(易)变形、不会开裂,甚至可使已裂木材裂口缩小或重新弥合,目前正在几个地方推广使用。 知识贫乏逼迫自己刻苦学习,学习本身就是乐趣;挫折不顺鞭策个人勤奋努力,成功带来无限欢乐。
n 欧阳东。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后获管理理学与工程硕士学位。先后在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建设部建设杂志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单位工作,曾任副主编、主编、副总编辑等职。现任中国城市出版社副社长。
文摘
序言
我抱着一种探索和期待的心情翻开了这本书的扉页,首先吸引我的是它开篇的叙事方式。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晦涩的理论,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娓娓道来,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宏大的思想世界。这种叙述风格非常贴近当代人的思维习惯,没有那种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学究气。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某些概念时,巧妙地融入了当下的社会热点或日常场景进行类比。比如,在谈及“知行合一”时,作者举了一个关于项目管理失败的生动例子,瞬间让抽象的哲学概念变得具象化、可操作化。这种“古为今用”的处理手法,使得原本可能让人望而生畏的传统思想,变得触手可及,仿佛老祖宗的智慧就在我们身边,随时可以为我们指点迷津。这种平易近人的笔触,无疑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更多不同文化背景和知识层次的读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一种沉稳的墨绿色,配上烫金的标题字体,散发出一种古典而又不失现代感的韵味。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翻阅起来有一种愉悦的手感。初次接触这本书时,我主要是被它的外观所吸引,心想,能做出如此精美包装的读物,想必内容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内页的排版布局也十分考究,字号大小适中,行间距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疲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在一些关键的引文或注解部分,采用了不同的字体或颜色进行区分,这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专注度。可以说,从物理层面来讲,这本书已经做到了艺术品级别的水准,让人爱不释手,即使只是将其陈列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于知识传播的尊重,也让读者在阅读的初始阶段就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
评分这本书在引用和旁证方面的处理,展现了作者扎实的学识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我留意到,作者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总是能够精准地引用到相关的经典原文,并且很少出现牵强附会的解读。更难得的是,对于一些存在争议的观点,作者并非采取一言堂的态度,而是会呈现出不同的流派观点,并客观地分析各自的合理性与局限性。这种包容和审慎的态度,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说服力。我很少看到一本书能如此平衡地处理权威性与开放性,它既能让你感受到深厚的学术底蕴,又不会让人觉得被教条所束缚。它鼓励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盲目接受,这对于任何一个渴望真正学习和成长的读者来说,都是一份珍贵的财富,它培养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健康的思维习惯。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体现了一种深思熟虑的逻辑脉络。它并非是简单地对某一主题进行碎片化的探讨,而是构建了一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知识体系。我注意到,每一章节的收尾部分,都会有一个清晰的总结,并且会预示下一章即将展开的议题,这种设计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连贯性。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发现作者在不同章节之间建立了精妙的内在联系,原本看似孤立的观点,经过作者的梳理和串联后,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整体性。这种结构上的严谨性,让我仿佛在攀登一座精心设计的知识阶梯,每爬升一层,视野都会变得更加开阔。这种层次分明的架构,避免了内容上的冗余和跳跃感,使得读者的心流得以稳定维持,真正做到了让思想在知识的引导下自然流淌,而不是被迫地被推着走。
评分从阅读体验的持续性来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于一次性的阅读。我发现,每当我合上书本,重新思考生活中的某个困惑时,总能从之前读到的某些段落中找到新的启发点。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籍,而是更像一位沉默的良师益友,在你需要的时候,会适时地“跳”出来,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或解决问题的思路。特别是那些关于自我修养和处世哲学的探讨,它并没有提供简单的“标准答案”,而是给出了一套工具箱,让你自己去调试和运用。这种“授人以渔”式的引导,是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地方。它成功地将深奥的理论转化为了可以内化于心的生活智慧,这使得这本书的生命力得以延续,成为了一本可以反复品味,常读常新的宝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