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9787506815130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9787506815130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9787506815130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郭灿金,张召鹏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14

商品介绍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ISBN:9787506815130
商品编码:2968629501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10-01

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9787506815130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定价:28.00元

售价:19.0元,便宜9.0元,折扣67

作者:郭灿金,张召鹏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506815130

字数

页码:215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谈话、讲演、发言等场合错用文史常识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有些公众人物在一些重要场合也犯这样的错误。例如陈在称赞义工的贡献时,竟然用“罄竹难书”来形容义工的感人事迹。再比如,某知名大学的校长在欢迎台湾客人时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夏天炎热的天气。这些让人贻笑大方的尴尬场面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因此,本书从讲解文史常识的正确用法出发,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读者的文化修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本书选择了文化纠错的角度,尝试普及传统文化的新思路。近年来,传统文化类的书籍较为热门,但像本书这样,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出发,从人们易误用的知识点出发的尚不多见。本书精选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常用到、且误用率较高的文史常识200则、20余万字,包括成语、典故、历史人物等,以浅近的方式,面向普通读者,普及传统文化的基本的常识。
普通读者对许多文史常识往往没有深入了解,容易犯一知半解、以讹传讹的毛病,造成误用。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邀请专家学者,根据经典、主流说法,力争还原词语、典故的本意,辨析流变,给读者一个清晰明了的讲解。
对广大读者来说,本书既有较高的实用性,又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书尚未出版即被台湾红蚂蚁出版社买断台湾繁体版权。出版以来,受到了读者及业界的欢迎和好评。
本书看点:
近年来,“国学”是国人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心得》成为超级畅销书,打着国学旗号的读物纷纷出现;以历史、人文为主要内容的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一次又一次捧出大众学术明星;许多高等学府也开设“国学”班,有的还专门成立的“国学院”。国学的复兴,似乎已经指日可待。
弘扬国学、复兴国学自然是一件好事,但中国人的一个毛病是喜欢“追风”、“赶潮”,这一轮“国学热”如何避免泡沫化,恐怕还需要文化界以及全社会的进一步思考。
有这样两件事颇能给人些启示。
一是北京某高校,在校长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国学院”。但就是这位力挺国学院的校长,在欢迎台湾客人的讲话中,竟出现了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夏天的炎热的天气的笑话。
无偶,也是在北京,也是某知名学府的校长,还是在欢迎来宾的仪式上,竟然读了白字。
这两件事都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坦白地说,这两位校长只是很不“走运”地在公开场合犯了这样的低级错误,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大概每天都在发生。它既说明我们当地人的传统文化素养是何等的不扎实,又告诉我们:复兴国学,请从常识做起。
2006年下半年,中国书籍出版社推出了一本《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该书出版之时,并没有过多地宣传、炒作,但是一经推出,却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业界的关注。《新华文摘》、《青年文摘》、《新华日报》、《文摘报》等众多知名报刊纷纷转载,持续走高,荣获“2007年畅销书奖”。
《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没有高深莫测的道理,不讲玄妙空泛的意义,只是一则则看似琐碎却实实在在的常识。全书分五个部分:“词语辨析”、“典故溯源”、“民俗揭密”、“人物考古”、“礼仪点评”,汇集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常用到、且误用率较高的文史常识200则、20余万字,包括成语、典故、历史人物等,以正本清源的态度,面向普通读者,普及传统文化的基本的常识。
其实,说国学也好,讲传统文化也罢,都是当代中国人以一种文化自觉的态度去找寻、接续自己的文化血脉。所以,所谓国学,所谓传统文化,绝不只是庙堂之上的堂皇典籍,它更应该是我们言谈话语中的诗词、成语,是待人接物时的君子之风,是我们安身立命的中华风骨。那么,从常识出发、从纠错入手,称得上是文化普及的一种新的思路。
该书如此受到读者和媒体的欢迎和关注也正说明了大众对它的肯定。
获得了“2007年度全国畅销书奖”!

内容提要

从普及的层次上来说,这套丛书是通过文化纠错来提升文化形象。因为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我们每个人都有文化形象的问题。而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有损个人文化形象的口误、笔误,除了公众人物会被媒体曝光进而吸取教训外,很多人可能没有自我纠正的机会。这套丛书的推出,正是因应现实的需要和改善与提高大众文化形象而产生的。从教育层次来说,这套丛书是对仍然活在我们身边的传统通识进行一次普及与推广。这是对不恰当地否认和摒弃传统文化从现实角度进行的一次,是对仍然活着的文化进行梳理。而其更深层次的隐喻是,我们要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因为对于不了解或不懂的文化的无知而口无遮拦其实际是一种虚伪,一种作秀。我们时代的浮躁正在于我们很多人不好学习而好表现。所以强调学习的精神,对于当下的国人尤其重要。同时,对本国传统文化通识的学习,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起码的文化标识。所以当有人把国外著作中提到的孟子翻译成“孟修斯”的时候,我们虽觉可笑,更觉可悲。对于文化纠错和提升文化形象来说,这套丛书中是一个开端。撷取近年来某些公众人物或公共场合频频出现的文史常识错误,以及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易误解的文史常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让您在轻松阅读中领会与运用。

目录


作者介绍

郭灿金,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教师。著有《古典下的秘写》、《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趣读史记·不可不知的四十九个史记人物》、《趣读史记·不可不知的十九类史记事件》、《趣读史记·十大悬案揭秘》等。其中,《趣读史记》、《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曾多次进入新浪、北京图书大厦等人文历史类畅销图书排行榜前十名。《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曾在《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汴梁晚报》、《平原晚报》等报纸连载,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书摘》等刊物转载。

文摘

词语解析
“美轮美奂”房屋好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一旦固定下来,就不能随意变更它的意思,更不能随便改变其用法。常见于报刊之中的成语“美轮美奂”,就经常被用错或写错。
“美轮美奂”这一成语出于《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日: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盘旋屈曲而上,引申为高大貌;奂,鲜明,盛,多。美:赞美;郑玄注:“轮,言高大。奂,言众多。”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例如:“学生中有人痛恨曹汝霖卖国贼,生活,就放了一把火,想把这个美奂美轮的住宅付之一炬。”可是,就是这么明确的写法和用法,很多人却写错、用错。
先从写法上说,这个词其正确的写法是“美轮美奂”,有时也写作“美奂美轮”。因为并列结构型词语的词序,前后调换并不影响整体语义。另外,当“轮奂”连用,也可写作“轮焕”;焕,则有“焕然一新”之用法。如白居易《和望晓》诗有云:“星河稍隅落,宫阙方轮焕。”而现实中却有很多人写成了“美仑美奂”、“美伦美奂”等,这些都是错的。
其次,从用法上来讲,“美轮美奂”是一种美,然而它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严格的规范。它专指建筑物之众多、高大、华美,而不是其它形式的美。有人这样写道:“导游带着大家游览了美轮美奂的彩塑和壁画。”“《千手观音》舞蹈美轮美奂,感动了全国观众。”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有人在描写女性貌美时,也敢用“美轮美奂”来形容。造成这些错误用法的原因在于,把一个只能用于建筑的特定成语,任意扩大范围,运用到非建筑类的事物中去了。
虽然随着社会的变化,语言变化发展很快,但是也不能因为很多人用错,就可以宽容地认为其词形词义可以改变。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够因为时代发展,就借助让词语“发挥更大作用”的名义乱用。
“莘莘学子”多少人
高考前一天,有家电视台做了一则各单位为考生提供良好的考试环境的报道。报道的标题是:“各地纷纷为莘莘学子们参加高考提供便利。”其中,一名记者在报道结束时说:“祝愿莘莘(xixin)学子都取得好成绩。”看完之后,不由得为考生发愁:若是高考卷子上出现了这个词,看节目的学生该如何是好?
首先从读错“莘莘”来说,这个字的确有两个发音,然而,“莘莘学子”中的“莘”字应当读“shen(阴平)”,而不是记者口中发出的“xin”。
其次是“莘莘学子”一词的使用错误问题。有很多词语,人们大体上经常看到或者使用,但是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常常用错。“莘莘学子”四个字连在一起,像个成语,其实不是成语,而是个自由组合的词组。“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在古汉语中用途比较宽泛。“莘莘”出自《国语·晋语四》:“周诗日:莘莘征夫,每怀靡及。”《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辞书均释其为“众多”之意,这样,“莘莘学子”应是“众多的学子”。
如同上面提到的那个错误标题一样,下面的例句也是因为不太理解“莘莘”之意而出了错,在“莘莘学子”前加了“一大批”、“许许多多”,或者是在“莘莘学子”后面加上了个“们”字,造成了词意重复的错误。例如: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许许多多来自中国的莘莘学子共同为祖国祈祷;一大批莘莘学子走出校门,成为祖国的建设者;莘莘学子们站在主席台下,聆听校长的讲话。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错误用法需要注意,那就是在“莘莘学子”前加上“一位”、“每一个”。因为“学子”和“莘莘”连用,意思就是“众多的学生”了,所以就不能再加“一些”、“每一位”这类词了。再用这些限定,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例如: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每一位莘莘学子都应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用法都是错误的。
“望其项背”追得上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有一道与成语有关的题目难倒了不少学生。题目是这样的:“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其项背。”很多学生看到这道题时一头雾水,考完之后查了词典才明白自己判断错了。
“望其项背”出自清代汪琬的《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意思是说,其言论很精彩,后代文人不能。但是,单是“望其项背”就能表示出别人无法吗
从“望其项背”这个词本身来看, “项”是“颈项”,而“背”,就是“脊背”的意思。既然能够看得到对方的颈项和脊背,那么就肯定离得不是很远。比如摩托车拉力赛上,后边的运动员如果能看到对方,那么距离就很近;相反,如果连前边的人都看不到,那就相距很远了。所以,“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说还可以看得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上述高考语文卷子上那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是“成都五牛队实力很强,别的甲8球队无法相比”,但用上了“望其项背”后,表达的意思却成了“别的甲8球队可以赶得上”了,这当然跟句子原来的意思相悖。
需要注意的是,“望其项背”这个词一般多用为否定意义的句子,如“不能望其项背”、“难以望其项背”、“非……所能望其项背”。如果使用者不小心的话,很容易把这个词用反的。例如:“尤文图斯夺冠几乎已经成为传统了。像AC米兰、国际米兰及罗马这些球队,只能望其项背。”
万人空巷“坑”万人
1997年高考语文题中有这样一道判断题:“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是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相当多的考生几乎不假思索,就作出了肯定判断,结果统统为此丢了3分。宝贵的3分,对某些考生来说,也许因此上不成了大学!不禁令人喟叹:这“万人空巷”真是“坑”了万人!
关于“万人空巷”成语的早例证,一般都引自苏东坡的《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之四:“天台桂子为谁香,倦听空阶夜点凉。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从东坡诗来看,“万人空巷”指的是为了看钱塘大潮,当时的杭州城内各个里巷内的人,全部都走空的盛况,即“倾城而出”的意思。学生们把这样一个形容词理解为人人都在家里呆着,南辕北辙,该扣分,但这能怪万千学子吗?
对于“万人空巷”,我们先看一下词典的解释。
《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释作“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而《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解释为——“指众多的人都出来了,致使小巷都空了”;《汉语成语考释词典》释作“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街道空荡荡的”,《辞海》则释作“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
上述词典,都把“巷”释作“街巷”或“街道”。其实这是误解,“巷”字,其古义应为“住宅”的意思。古谓里中道为巷,亦谓所居之宅为巷。在现代汉语中,“巷”只指“较窄的街道”,实际上又因成语“万人空巷”保留了“巷”的“住宅”古义,偏偏这一古义不仅不被辞典所揭示反而一直误解为今义。这歧中有歧,恰恰是造成“万人空巷”使用混乱的根源。何不用“万人空宅”来取代“万人空巷”? 倘若如此,“万人空巷”就不会再坑人了。
“万卷”该有多少书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读书很多、学识渊博的时候,会很自然地用“读书破万卷”这句成语,意思是,万卷书都被翻破,足见读书之多。那么古人的“万卷”究竟又该有多少书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句,出自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意思是说,自己年轻时便读了很多书,文采很好,下笔如神。杜甫这样说自己不是自吹自擂,他从小努力学习,刻苦读书,七岁就写过歌颂凤凰的诗,九岁就能写很好的大字,十四五岁时就能写出像样的文章,二十岁时,杜甫的学问已经很渊博了。
“读书破万卷”中的“卷”字指书籍的册本或篇章。如果仅仅以数量而言,这个数目的确不少,而实际上万卷书并没多少内容,因为卷本指串起来的竹简。古人一卷书的篇幅,只相当于现在的一章。一个人从七岁起每天读三卷书,到不了二十岁就能读万卷书。至于读书的种类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大概除了四书五经等基本的书目外,可看的书的种类得视家中藏书情况了。中国古代能读过百种书以上的读书人,就算是很博学了。
提倡多读书,是因为书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如今,书籍的种类多了,读书的人却少了。据《光明日报》报道,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2004)》显示,只有5%左右的国民有“读书习惯”,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对此结果,不少人表示担忧。
不过,这句经典名句依旧起着作用。如果要成为学问渊博、见多识广的人,而不学古人“读书破万卷”的精神,恐怕是没门吧。
“乌纱”为何那样“乌”
因是做官的象征,“乌纱帽”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自是非比寻常。因此,探讨一下乌纱帽的来历,考证一下“乌纱帽”又是怎样和做官联系在一起的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乌纱帽早出现在东晋。咸和九年(公元334年),东晋成帝一时兴起,让在宮廷中做事的官员统一戴一种用黑纱做成的帽子,是为早的乌纱帽。到了南朝刘宋时,有个叫刘休仁的名士别出心裁,制造了一顶用黑纱抽扎边沿的帽子,也叫乌纱帽。因为样式独特,这种帽子很受民间追捧,很快风行一时,不分贵贱、不分官民皆得而戴之。隋朝时,乌纱帽成了等级的标志,乌纱帽上的玉饰数量有严格的级别限制,一品官纱帽上的玉饰可以有九块,而六品之下的纱帽则不允许有任何玉饰。到了唐朝,乌纱帽更是摇身一变,身价倍增。据《唐书舆服制》:“乌纱帽者,视朝及燕见宾客之服也。”《唐书》说的很清楚,乌纱帽是重要场合——官员们上朝和宴请宾客时所必须戴的,是正规场合礼仪所必需。在这一刻,乌纱帽完成了从灰姑娘到白天鹅的转变。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为防止大臣在朝廷之上交头接耳,就下了一道的诏书。命令所有的官员都要在乌纱帽两边各加一只尺余长的翅子,并装饰以不同的花纹以示官阶。这样,在朝堂之上,如果有人交头接耳,两只帽翅自然摆来摆去,有时甚至可能会把对方的纱帽碰掉,出于礼仪的考虑,朝廷之上,交头接耳的自然也就少了起来。
乌纱帽后一统天下是明朝的事情。1370年,明规定:凡文武官员入朝,必须要戴乌纱帽,穿团领衫。并且规定,官阶越高,纱帽的双翅就越窄,反之就越宽。从此之后,乌纱帽成为了官员的品,普通百姓不许染指。从明朝开始,乌纱帽正式成为做官的代称。
乌纱帽由早的百姓服饰,后来走向了庙堂,而后来又被作为限制官员交头接耳的道具,后终于成为了当官的标志性物品,其中间的发展轨迹真令人生出无限感慨。
“慈母”曾是伤心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唐诗中为温馨的一首诗,在华语圈中家喻户晓。
我们太习惯于说“慈母严父”了,以至于我们自然地就认为“慈母”就是“慈祥的母亲”。其实,在中国古代,曾有个专门的称谓叫“慈母”,对于这个“慈母”来说,“慈母”之“慈”与“慈祥”无关,“慈母”本来是件伤心往事。
“慈母”早出现于《仪礼》。《仪礼》对成为“慈母”的条件作了诸多令人张口结舌的限定:“慈母者,何也?传曰:妾之无子者,妾子无母者,父命妾曰:女以为子。命子曰:女以为母。”由此可知,不是随便哪个女人都可以成为慈母,也不是哪个儿子随便都可以拥有慈母。
要想成为慈母,下列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具有小妾身份;必须没有孩子或者不会生育(至少是没有生育男孩);更为关键的是,丈夫必须还有另外的妾,且这个妾恰好一命呜呼并正好遗留下一个男孩。在这些条件都具备的时候,还需要丈夫下达明确的指令:“你把这个死了母亲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养起来吧!”知道了这些,我们在读到《仪礼丧服》中“慈母如母”时,才不会感到过于突兀。所以,从词源的角度来说,“慈母”和“生母”的死亡有关,但和“慈祥”无关,“慈母”本来是一段伤心往事。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为《仪礼》所严格定义的“慈母”,其词义的内涵慢慢发生了演变,至少在唐代,“慈母”已经不再是一个专称。李白的诗中就有“曾参岂是者,谗言三及慈母惊”的句子,显然这里的“慈母”就不是《仪礼》中的“慈母”。
虽然如此,我们探讨一下“慈母”的来历也可以让我们多了解一些我们的传统文化知识。
“首当其冲”非首先
曾经见到一则报道中有外宾说了这样的话:“我祝愿,云南也一定会首当其冲成为印度走向中国的经贸桥头堡。”先不说讲话的是谁,也不管是不是翻译者出现了错误,单就编辑而言,由于误解而误用了成语,出现这样的错误实在不应该。
“首当其冲”这个成语,是比喻先受到攻击或首先遭遇灾难、损害。在分析这个成语之前,暂且先看下面两个用对的句子:

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9787506815130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9787506815130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9787506815130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9787506815130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9787506815130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9787506815130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9787506815130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