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阐释了心理剧疗法的概念和实施方法。为方便读者理解,作者用心理剧自身的语言和结构来编写的这本书,并且通过精心设计,用章节的排序及标题大致反映出了心理剧的实施方法(请参见本书目录)。书中引入了大量真实的心理剧的场景,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心理剧的形式以及魅力。是心理剧疗法从业者佳的入门书籍。
保罗·威尔金斯:曼彻斯特,城市大学人际交流中心的高级讲师。人本主义治疗师、心理剧治疗师和督导师。《创造性疗法丛书》主编,著有《心理咨询师的个人和职业发展》等。
余渭深,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研究,主持开发国级规划大学英语教材多部。
1 第一章 起源地,母体与初生态:心理剧的诞生
30 第二章 设置舞台:心理剧的工具与技巧
57 第三章 热身:奠定心理剧实践的基础
72 第四章 设置场景:演出开始
95 第五章 第一幕:开始行动
125 第六章 第二幕:演出开始
147 第七章 第三幕:演出结束
166 第八章 分享:心理剧的大背景
179 第九章 审视:批判性地看待心理剧
194 附录1 心理剧术语表
198 附录2 推荐阅读
201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起初,我以为它会侧重于某个单一的心理疗法,但事实证明,它涵盖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从基础的心理学原理,到各种情绪管理的技巧,再到更深层次的自我认知和精神成长,作者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我尤其欣赏的是作者对于“压力释放”这一主题的处理,他并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分析了压力的来源,以及不同人群面对压力的不同反应,并提供了一系列非常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书中提出的很多方法,例如正念练习、情绪日记,以及一些创造性的表达方式,都能够切实地帮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管理压力,提升幸福感。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心理健康的人,我读过的相关书籍不在少数,但这本书无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并没有将心理疗法局限于传统的谈话治疗,而是巧妙地融入了艺术和创造性的元素,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心理剧”的介绍,作者用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等方式来探索和解决内心的冲突。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打破思维的定势,还能够释放压抑的情感,从而达到疗愈的目的。整本书读下来,我感到受益良多,不仅对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掌握了一些实用的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技巧,对于提升生活质量和个人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我一直对心理学领域颇感兴趣,尤其是在经历了生活中的一些挑战后,更加渴望寻找能够帮助自己理解和应对内心困扰的方法。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它的标题就深深地吸引了我,特别是“艺术应用”和“精神疗法”这些词汇,让我觉得这可能是一本能够提供创新视角和实用技巧的书籍。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引导读者一步步探索内心的世界。他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提问和引导性的描述,鼓励读者进行自我反思和探索,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我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积极地参与到一场自我发现的旅程中。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有吸引力,封面选用了柔和的蓝色调,配以抽象的线条图案,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平静和疗愈。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它,发现里面的排版也相当用心,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舒适,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劳。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大量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并非单纯的装饰,而是巧妙地融入了章节内容,用视觉化的方式帮助理解一些复杂的心理概念。例如,在介绍情绪调节的部分,作者运用了一组生动的图画来描绘不同情绪的起伏变化,以及如何通过一些小技巧来引导情绪的流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呈现方式比枯燥的文字描述要有效得多。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是因为近期压力确实很大,希望能找到一些快速有效的“自愈方法”。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真正的疗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了耐心和自我接纳的重要性,这让我受益匪浅。他没有承诺奇迹般的快速治愈,而是引导读者建立起对自身情绪和想法的觉察力,并鼓励他们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去面对内心的挑战。书中提供的“抑郁疗法”部分,并非是让你对抗抑郁,而是教你如何理解抑郁,如何与抑郁共处,并通过一些积极的行动来慢慢走出阴影。这种循序渐进、强调赋能的理念,让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心灵的指南,而非一剂速效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