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屏主编的《钢琴教程(1)》由钢琴基础知识 、五线谱基本乐理、知识点及乐曲练习三部分构成。
本书从*基础的钢琴弹奏曲目开始,由浅入深地结合 一些钢琴小品及歌曲的伴奏练习,锻炼了学习者手指 的灵活性,扎实了基本功,使学习者轻松掌握钢琴的 弹奏技巧。在提高学习者钢琴弹奏水平的同时,使其 对钢琴弹奏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本教材可作为成年人学习钢琴的初级教程,也可 供其他爱好钢琴的学习者参考。
第1章 钢琴基础知识
第1节 钢琴的概述
第2节 钢琴弹奏的姿势
第2章 五线谱基本乐理
第1节 五线谱
第2节 音符与休止符
第3节 节奏、节拍、小节
第4节 变音记号
第5节 音乐的速度与力度
第3章 知识点及乐曲练习
第1节 全音符的中央C(在高音谱表上)
请弹吧(用右手)
第2节 全音符的中央C(在低音谱表上)
请弹吧(用左手)
第3节 二分音符的中央C
爷爷的大钟
第4节 四分音符的中央C
莫卡辛软皮鞋舞
咚咚咚
火车
海军工兵
小矮人进行曲
一二一
第5节 四三拍子与附点二分音符
小矮人舞曲
玛丽有只小羔羊
伞兵
问答
接起来
船夫曲
排钟
老麦克唐纳,
教堂管风琴
练习一
练习二
扬基歌
第6节 连线
摘棉花的老人
“自新大陆”交响曲
小军号
划呀划
乘黄包车
第7节 八分音符
捉人游戏
穿过树林
第8节 加线上的B音和D音
噢,苏珊娜
第9节 复习
十个小印第安人
**0节 升记号
当我真正开始跟着这本书练习时,我发现它的选曲独到且富有匠心。它没有盲目追求高难度的炫技曲目,而是精心挑选了一系列既能有效训练手指独立性和协调性,又能带来听觉愉悦感的篇章。比如,其中关于指法练习的那几组练习曲,设计得极其巧妙,它们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每完成一组,都能明显感觉到手指的灵活性和力量感有了提升。更棒的是,教材中融入了一些经典的小奏鸣曲片段,这些片段不仅是技术训练的绝佳材料,更是音乐表现力的启蒙。作者在对这些乐曲的解析部分,没有过多地使用空泛的形容词,而是直接指出演奏时的力度变化、触键方式以及情感处理的关键点,这种“实战性”的指导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我记得有一次我一直无法处理好某个乐段的连贯性问题,翻阅教材后,作者关于“呼吸感”的描述一下子点醒了我,让我找到了突破口。这说明编写者不仅是音乐家,更是深刻理解学习者困境的教育家。
评分从音乐素养提升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单纯的“技巧手册”。作者非常注重培养学习者对音乐背景的理解。在介绍一些特定风格的练习曲时,教材会简要提及该音乐流派的历史背景或者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例如,巴赫的对位法练习是如何建立在严谨的逻辑之上的,或者德彪西的印象派风格是如何通过和声色彩来体现的。这些“花边”知识,虽然不是直接的演奏技巧,但却极大地丰富了学习者的音乐审美层次。当我开始带着对音乐“故事”的理解去弹奏时,我发现我的演奏不再是机械的音符组合,而是开始有了情感的流动和个性的表达。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是那些只教你“怎么按键”的教材所无法比拟的。它不仅仅是在教你弹钢琴,更是在引导你欣赏音乐本身的美。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确实非常吸引人,尤其是那种沉稳中带着一丝复古的色调搭配,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蕴含的厚重感和专业性。我记得当时在书店里一眼就被它吸引了,那种纸张的质感摸起来非常舒服,翻开后,字体排版清晰、布局合理,这对于学习者来说太重要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乐理基础概念时的那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完全没有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很多教程一开始就堆砌复杂的术语,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教材的处理方式非常人性化,它就像一位和蔼的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你进入音乐的殿堂。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音阶和和弦的图示部分,那些精细的插图和标注,让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可感。即使是对完全没有接触过钢琴的新手来说,也能很快找到学习的切入点。初学者最怕的就是“看不懂”和“练不会”,这本书在这两点上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不像某些速成教材那样只注重技巧的堆砌,而是真正关注学习者的底层逻辑构建,让人感觉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对未来的深入学习充满了信心。
评分作为一本教材,它的配套资源和整体的编排逻辑,也让我印象深刻。虽然我主要使用的是纸质版,但通过书中所指引的一些参考信息,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现代学习方式的接纳。更重要的是,本书的结构化非常严谨,每一课的学习目标都清晰地列在页眉或引言中,让你清楚地知道这一节课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是什么。这种目标导向的学习方式,对于时间宝贵、需要高效学习的群体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都会有一个像“小测验”一样的综合练习,这个练习将本阶段的所有技术点和乐理知识融会贯通,既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对下一阶段学习的平稳过渡。这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流畅且富有成就感,让人感觉每翻过一页,自己都在稳步地向着一个更成熟的演奏者迈进。
评分这套教材在针对中老年学习群体的需求上,展现出了极高的敏感度和适应性。我了解到,许多退休后的朋友都希望能够拾起年轻时的梦想,但他们普遍存在学习节奏较慢、记忆力需要更多重复巩固的特点。这本书的设计恰恰考虑到了这一点。它的知识点分散得非常均匀,不会在某一个单元塞入过多新内容,保证了学习者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吸收。我注意到,教材中会定期穿插一些“回顾与巩固”的小章节,这些章节巧妙地将前面学过的内容重新组合,以新的形式进行考察或练习,这种复习机制比死板的重复更有助于记忆的持久性。此外,对于视力的考虑也做得非常周到,纸张的哑光处理有效避免了反光,大幅度减轻了长时间阅读乐谱带来的眼睛疲劳。这种对使用者生理特点的关怀,体现了一种真正的教育温度,而不是简单地将成人教材“降阶”处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