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做好的妈妈9787563938742(朱五红)
定价:28.50元
作者:朱五红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5639387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很有心,封面那种柔和的米白色调,配上那一笔遒劲又温婉的书法字迹,一下子就把人拉进一种平静而有力量的氛围里。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那种纸张的质感吸引了,不是那种廉价的、反光的纸,而是带着一点点粗粝的纹理,仿佛能触摸到作者的思考和沉淀。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讲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留白的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眼,即便是长时间沉浸其中,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开头或重要引言处会采用的小插图,那些都是非常古典的水墨晕染风格,寥寥几笔,却能精准地捕捉到某种东方哲学中的意境,比如一枝竹影,一弯新月,让人在阅读文字的间隙,能有片刻的抽离和冥想。这种对细节的把控,透露出出版方对内容本身的尊重,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与心灵的安静对话,从触感到视觉,都是一种享受。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那就是“松弛感”。它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好妈妈”的刻板印象——那个必须无所不知、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超人形象。这本书倡导的是一种更顺应人性、更接纳不完美的松弛状态。它没有贩卖“完美育儿焦虑”,反而鼓励我们去拥抱生活中的小混乱。例如,它谈到家务和陪伴的关系时,认为不必为了追求“高质量陪伴”而牺牲掉所有的个人空间,一个真正放松、内心充盈的母亲,即使只是安静地在一旁做着自己的事情,她的存在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最好的滋养。这种观念的转变,让我第一次敢于放下手中的待办清单,允许自己和孩子一起,仅仅是享受一个下午的慵懒时光,这种“被允许的松懈”,才是真正可持续的教育动力源泉。
评分这本书里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它对“当下”的诠释方式,它没有用那些时髦的心理学术语去堆砌,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用最朴实、最贴近生活的语言,娓娓道来。我记得其中有一段写到如何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情绪爆发,作者没有直接给出标准化的“三步走”解决方案,而是描述了一个场景:在一个微凉的午后,阳光穿过窗户,把灰尘都照得清晰可见,孩子正在地上像一团小小的风暴,而母亲只是静静地坐在不远处的藤椅上,手里织着毛衣,嘴里轻轻哼着一支不成调的歌。重点不在于母亲做了什么去“解决”问题,而在于她如何“存在”于那个瞬间,她的那份从容和不慌乱,如同一个稳定的磁场,最终让那团风暴自然而然地减弱。这种“无为而治”的智慧,远比那些激进的教育口号来得更有力量。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干预,而是更深的接纳和更坚定的定力。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克制的美感”。作者似乎很懂得留白的重要性,她很少使用强烈的感叹号或绝对化的词语,比如“必须”、“绝对不能”。她的语气总是平和的,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淡定。这种淡定,对于我这样一个时常在育儿焦虑中挣扎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心灵的清泉。它不会指责你过去做得不好,而是温柔地引导你看向未来可能实现的微小进步。我尤其欣赏她引用古籍和传统文化的那种信手拈来,并非是为了炫耀学识,而是真诚地相信,那些流传千年的智慧,依然能为现代家庭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柱。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就像是坐在一个充满书卷气的房间里,听一位长辈分享她人生中最宝贵的经验,既有学养,又不失烟火气,层次非常丰富。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叙事节奏非常舒服,它不像有些育儿书籍那样,上来就给你一堆理论轰炸,让你感到压力山大,觉得自己怎么做都不够好。这本书的处理方式更像是散文诗,时而深入探讨某个核心观念,时而又跳脱出来,分享一些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充满智慧的生活片段。比如,它对“规矩”的阐述,就非常精妙。作者提到,规矩不是用来限制自由的枷锁,而是用来搭建安全感的脚手架。她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像河流需要两岸的堤坝,堤坝不是为了让水流得慢,而是为了让水流得更远、更稳定。这种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能力,使得那些原本可能让人感到沉重和教条的教育原则,变得柔软而易于接受。读完一个章节,我常常会停下来,不是去记笔记,而是去回忆自己最近与孩子相处的情景,反思是不是自己在某个环节,把“堤坝”建得太高太密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