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成语词典(缩印本,第2版)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编 商务印书馆9787100122504 书

新华成语词典(缩印本,第2版)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编 商务印书馆9787100122504 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成语词典
  • 汉语词典
  • 语言文字
  • 工具书
  • 参考书
  • 商务印书馆
  • 缩印本
  • 第二版
  • 9787100122504
  • 新华成语词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浮光掠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22504
商品编码:29566206996
丛书名: 新华成语词典

具体描述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简介 编纂背景与定位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持修订,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是目前我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单卷本汉语词典之一。自1953年首次出版以来,历经数次重大修订,始终紧密跟随着新中国语言文字的发展脉络,记录和规范着当代汉语的面貌。第7版在继承前几版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更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更贴近时代需求的原则,对词条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完善,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准确、规范、实用的工具书。 该词典的定位是面向广大学生、教师、研究人员、文字工作者以及所有关心和使用现代汉语的社会公众。它不仅是一部解释词义的工具书,更是一部反映现代汉语词汇现状、规范汉字书写、指导正确用法的权威性参考书。 收录原则与规模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收录遵循“以常用为主,兼顾重要非常用”的原则,力求覆盖当代汉语中最核心、最常用的词汇。 1. 词汇量: 第7版收录单字约1万个,词目约3.7万个,总字数超过1300万字。相较于前几版,新版吸收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中涌现出的新词、新语、新义,同时对一些陈旧或极少使用的词条进行了精简或修订。 2. 时代性与前沿性: 词典高度关注时代发展,增收了大量反映科技进步、社会变迁、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的新词汇,如“互联网”“大数据”“移动支付”“工匠精神”“APEC”等,确保了词典内容的与时俱进。 3. 规范性: 严格遵循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如《汉字简化方案》《通用规范汉字表》等标准,所有字形、注音、释义均力求准确无误,为规范用语提供坚实依据。 主要特点与特色 一、 释义的精确性与清晰度 本词典的释义工作秉持力求精炼、准确的宗旨。对于一个词目,常常根据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用法,给出多个义项。 义项排列: 采取“常用义优先”的原则,最常用、最核心的意义排在首位,便于使用者快速掌握。 多义词处理: 对多义词,清晰划分层次,使用清晰的序号和界定语(如“特指”“数学上”“比喻”等),避免混淆。 例证的典范性: 为每一个重要的义项配备了典型、简洁、贴近现代汉语习惯的例句。这些例句不仅帮助理解词义,更潜移默化地引导读者掌握正确的搭配和用法。 二、 语音标注的科学性 语音标注采用了国家标准普通话读音,使用国际通行的《汉语拼音方案》进行标注。 准确注音: 对多音字,除了在字头标注主要读音外,还在具体词条中根据实际读音进行标注,指导用户在不同词语中的正确发音。 轻声与儿化音: 对常见的轻声和儿化音,均有明确标注,这是现代口语中重要的发音特征。 三、 词性与语法功能的明确标识 词典对每个词条的词性进行了准确标注,包括名词(n.)、动词(v.)、形容词(adj.)、副词(adv.)、连词(conj.)等。 搭配限制: 针对一些有特定搭配习惯的词语,如动词后面的常见补语、形容词的使用范围等,通过释义或例证予以体现,帮助使用者避免搭配错误。 固定用语: 辨析了成语、惯用语等固定短语,并对其结构和意义进行全面解释。 四、 增收的专科性词汇 虽然定位是“现汉”,但第7版在核心常用词汇的基础上,适度吸纳了一些在社会生活中频繁出现、影响全民认知的专业领域词汇,特别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基础性术语,使其在广度上有所突破,但仍保持了对入门读者的友好性。 五、 规范汉字与异形词处理 词典严格遵循国家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以规范字为准收录词条。同时,对于一些仍然存在的异形词(如“的士”与“出租车”,“菠萝”与“凤梨”等)或旧式用法,在新版中进行了审慎的取舍和规范说明,确保使用者掌握最主流、最规范的书写形式。 总结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是一部集权威性、规范性、实用性于一体的语言工具书。它忠实记录了当代汉语的实际面貌,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清晰的编排方式,为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和可靠的规范参考。它的修订工作体现了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发展的高度关注和不懈努力,是每一个热爱汉语、致力于规范使用汉语的人案头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语言的“演变史”抱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因此,我非常关注词典对于成语历史沿革的记录。令人欣喜的是,这本第二版在这一块做得尤为扎实。它不仅收录了主流的、公认的成语,对于一些经历了意义演变,或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用法略有侧重的成语,它都进行了标注和说明。例如,某些成语在古代带有贬义,但在现代社会中其色彩有所弱化甚至趋向中性,词典明确指出了这种“词义漂移”的现象,这对于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动态发展至关重要。这种对时间维度上语言变化的关注,使得这部词典不仅仅是一本静态的语言工具,更像是一部微缩的汉语文化史。我曾尝试用它来校对一篇关于明清小说的草稿,结果发现它提供的背景信息,有效地帮助我把握了特定时代背景下某些俗语的准确含义,比单纯依赖网络搜索要精确和可靠得多。

评分

从质量控制和出版规范的角度来看,商务印书馆出品的这部作品,其严谨性是无可挑剔的。作为第2版,它显然是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修订和增补,这从其精准的ISBN码(9787100122504)就可以看出其版本迭代的严肃性。我特别留意了排错情况,在多次高强度查阅中,尚未发现明显的文字录入错误或释义矛盾之处,这对于一本工具书而言是最高的褒奖。它所呈现的权威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背后的学术团队——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的专业背书。这种官方的、学术界认可的权威性,是任何非专业团队编纂的词典所无法比拟的。它给予了使用者一种深层的信赖感,让你敢于将自己的学术成果建立在它的释义之上。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集便携性、全面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于一身的典范之作。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缩印本”有些许保留,担心为了追求小巧会牺牲掉关键的例证或引申义的覆盖面。然而,实际使用下来,我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了。这部词典在收录量上丝毫没有含糊,涵盖了大量书面语和口语中常见的成语,即便是那些略显生僻、但在古典文学中偶有露面的表达,也能在这里找到清晰的归属。我特别欣赏它在辨析相近成语时的细致入微。比如,区分“刻舟求剑”和“胶柱鼓瑟”这种在逻辑上相似的成语时,它能精准地指出它们在比喻对象和侧重点上的微妙差异,这种精妙的区分能力,极大地帮助我避免了在写作中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这不仅仅是一本查阅工具,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语言导师,它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教你“为什么”和“怎么用”。对于准备各类语言考试或者希望提升文本驾驭能力的人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物理尺寸所能体现的。

评分

这本词典的检索系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这对于需要快速定位的读者来说是莫大的福音。它不仅有标准的笔画和拼音检索,更重要的是,它在每个条目下的结构安排得井井有条。通常,一个成语的条目会包含:出处(往往是直接引文)、释义(多义项分条阐述)、近义词辨析、反义词以及最关键的——现代语境下的例句。我发现,它提供的例句非常贴合当代生活和学术讨论的语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古代典籍的引用上,这使得学习者能更有效地将这些丰富的语言资源“活学活用”。特别是对于那些习惯于碎片化学习的人而言,这种结构化的呈现方式,使得每一次查阅都能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识包,减少了跳转查阅其他资料的需要。这种一站式的服务体验,体现了编者对现代读者使用习惯的深刻洞察。

评分

翻开这本词典,立刻被它精致的排版和清晰的字体所吸引。作为一名常年与文字打交道的学习者,我深知一本好的工具书在研究道路上的重要性。这本缩印本的设计简直是匠心独运,在保持内容完整性的前提下,做到了极佳的便携性,让我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无论是通勤路上还是在咖啡馆安静的一角,它都能成为我可靠的伙伴。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而又不失韧性,翻页的手感非常顺滑,这无疑提升了阅读和使用的愉悦度。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成语的释义处理得极其到位,不仅给出了准确的字面意思,更深入地阐述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使用语境,常常能从一个看似熟悉的成语中发现新的理解层次,这对于提升语言的深度和准确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对商务印书馆在辞书编撰上的专业水准一直抱有极高的敬意,而这本新华成语词典(缩印本,第2版)再次证明了他们在这领域的领先地位,内容选取的权威性和编排的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