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教材在设计上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和不同教学体系的实际需求,它的“全国通用”显得过于理想化了。我发现,对于一些地方性的教学习惯或音阶、琶音的特定练习侧重,这本书几乎没有包容。很多地方的琴行和老师都有自己沿用多年的有效练习方法,但这套书的结构似乎是“一刀切”式的,要求所有人都必须按照它的既定路线走。比如,一些基础的弓法练习,在其他成熟体系中是分成十几个步骤精细打磨的,而在这里却被简化到了三两页草草带过。这导致很多基础不扎实的学习者,在进入高难度曲目时,发现自己的技术根基非常不稳固,这套书更像是一个应付考试的“速成手册”,而非一套系统构建音乐能力的经典教材。
评分这套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灾难级的。首先,纸张的质量就让人非常不满意,摸上去有点粗糙,而且印刷的油墨味儿挺重的,翻阅的时候总感觉不太舒服。更要命的是,音符的间距和字号设置得极其不合理,尤其是那些比较复杂的乐段,密密麻麻挤在一起,初学者根本没法清晰地分辨出哪个音符该在哪里。我记得有几页的指法标记和揉弦提示,做得特别小,还得眯着眼睛凑近看,这对于需要专注力练习的乐器学习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而且,教材里对一些基础乐理知识的讲解部分,图示非常少,全靠大段的文字堆砌,看得人云里雾里,完全没有抓住初学者需要直观理解的特点。可以说,光是理解书上的内容,就已经消耗掉了一半的学习精力,实在是很影响学习效率和心情。
评分关于教材对具体演奏技巧的指导,这本书的表现力显得力不从心。例如,在关于换把位的练习部分,书中虽然给出了图示,但解释极其简略,完全没有深入到换把位时对重心、弓速和指位协调性的细微调整。再比如,对于揉弦的类型和应用场景,教材只是机械地列出了一堆练习,却没有结合具体的乐曲片段来展示不同揉弦风格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对于一个需要精细打磨演奏细节的乐器来说,这种浮于表面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我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网上搜索其他更专业的教学视频和书籍,来弥补这本书在深度解析上的巨大空白,这让它“通用教材”的定位大打折扣。
评分我原本是抱着极大的期待买下这套教程的,毕竟是“全国通用教材”,但实际使用下来,感受却是相当复杂和矛盾的。它在曲目的选择上,似乎过于侧重于“考级”的目的性,导致很多富有趣味性和音乐性的曲目被牺牲了。比如,我期待能看到更多一些改编自不同国家或不同风格的优秀小提琴练习曲,或者是一些能激发孩子对不同文化音乐兴趣的选段,但这本书里的大部分内容都显得有些陈旧和刻板,缺乏时代感和活力。练习曲的难度递进也处理得不够平滑,有的地方一下子跨度太大,让处于平台期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而有些基础的技巧却停留时间过长,显得拖沓。这种不均衡的编排,使得学习过程体验非常零散,很难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技术提升路径。
评分这本书的伴奏音频部分,简直是一场灾难性的体验。我特意购买了配套的资源,希望能配合练习,结果发现音频的录音质量非常业余,动态范围控制得很差,有些地方声音过载,有些地方又显得非常单薄。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钢琴伴奏的声音听起来像是用非常老旧的合成器制作出来的,完全没有真实乐器的质感和温暖度,与小提琴的音色放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互相“打架”。这种低劣的听觉体验,不仅无法帮助我建立正确的节奏感和音乐线条,反而会误导我对音准和音色的判断。一个考级教材,如果连最基本的伴奏质量都无法保证,那它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方面,无疑是失职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