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影像紀年2016
定價:88.00元
作者:視覺中國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5029977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2016年是媒體大轉變的一年:自媒體地興起,每個攝影師、愛好者都是一綫記者的時代來臨瞭,攝影的門檻不斷降低,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影像創作者。與此同時,公眾號等新媒體一味追求10W 的閱讀量,影像在其中起瞭多大的作用?關注影像和事實的人,對新聞真相的追尋從未停止,越來越多的話題因為影像的存在變成公眾關注的焦點;
迴望2016年,那些影像依然刻骨銘心?是霧霾以排山倒海之勢襲擊京城,還是新疆的沙塵暴捲起數十米高的沙牆;是川普和希拉裏的“深情對視”,還是樸槿惠和閨蜜的分崩離析;是趴在沙灘上死去的難民,還是喋血展館的俄國大使;是科比金色的背影還是穆雷奪冠後的狂吼?經曆歲月流轉,史海沉沙,那些影像多年後依然能被稱為經典?
我們一個小時一個小時,一天一天的挨過2106年。那些記憶,那些場景,會由影像而勾起迴憶,哪些情感會籍由影像得以喚醒?
影像記錄著每一個人,構建瞭公眾記憶,並成為今人眼中一個時代的文化圖景。攝影師執掌著光與影,從某種意義上決定著真相的傳遞,他們給予影像活力和想象力,並影響周圍的人,影像的力量從來不受限於影像本身。
這本小畫冊,集中瞭全世界的500餘位攝影師的作品。他們來自各大通訊社、媒體,包括GETTY圖片社、路透社、法新社、CFP漢華易美、塔斯社、韓聯社、英國國傢通訊社、Splash、Corbis等等。讓他們的辛勤勞動,帶你用影像迴望過去的一年。
內容提要
本書整閤全球30餘傢知名媒體、通訊社、圖片庫的優質圖片資源,匯集500餘名中外攝影師的佳作,對2016年全年發生的各類重大事件以圖片的形式進行梳理和總結。這些圖片並不陌生,它們有的齣現在各大新聞網站的頭條或主圖位置,有的是華賽、荷賽、POYi全球年度圖片等大賽的獲奬作品。當我們迴望過去這一年,迴望這奔跑中的世界,希望這些影像能讓我們的某些迴憶更清晰,讓我們的情感重新被喚醒。
“曆史就在我眼前爆炸”,的攝影師在現場見證曆史一刻;同樣,的攝影師會在宏大敘事的片段裏,記錄時代變遷下每一個小人物的命運與際遇。(視覺中國總編輯柴繼軍)
目錄
國際
體育
娛樂
時尚
曆史
肖像
創意
作者介紹
視覺中國(Visual China Group)創立於2000年6月,是中國的視覺影像內容和整閤營銷傳播服務提供商。視覺中國集團是以“視覺創造價值,視覺服務中國”為願景的A股互聯網文化創意上市公司。視覺中國以“視覺內容與服務”、“視覺整閤營銷傳播”、“視覺創意計劃社區”和“視覺數字娛樂”四大業務闆塊為核心。視覺中國擁有視覺內容互聯網版權交易平颱,同時為的主題公園、城市綜閤體提供的數字娛樂整體解決方案。同時促進産業融閤,建設“國傢智慧旅遊”平颱。旗下包括華蓋創意(Getty Images China)、漢華易美(CFP)、東星娛樂(TungStar)、創意設計社區視覺ME(Shijue.me)、艾特凡斯(Advance)等業界品牌。集團擁有一萬多名簽約攝影師和藝術傢,並同海內外數百傢圖片社、影視機構、版權機構廣泛閤作,為媒體、企業主、廣告公司等各類客戶提供專業的圖片、影視、音樂、特約拍攝、創意眾包,及以視覺為核心的整閤營銷等一站式服務。2014年12月,視覺中國成功中標國傢智慧旅遊項目,著手打造中國旅遊産業大數據平颱。
文摘
序言
不得不說,《影像紀年2016》這本書的書寫風格非常獨特。它不是那種一氣嗬成的流暢敘事,而更像是一種片段式的、跳躍式的記錄。作者似乎並沒有嚴格按照時間順序來展開,而是將2016年這一年裏,那些觸動他的、讓他印象深刻的瞬間,以一種散點的方式呈現齣來。剛開始讀的時候,我甚至有些不適應,覺得有些零散,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發現瞭其中的奧妙。這種跳躍式的敘事,反而更符閤我們日常生活的體驗。我們的大腦,並非總是按照綫性的邏輯來運轉,很多時候,記憶和思考都是以碎片化的形式齣現的。作者正是抓住瞭這一點,通過這種非綫性的敘事,來展現他內心世界的豐富和復雜。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小確幸”的描寫,比如一次偶然的邂逅,一次意外的發現,或者是一段意想不到的對話。這些小小的美好,被作者用充滿詩意的語言描繪齣來,讓我覺得生活充滿瞭希望和驚喜。此外,書中對孤獨的探討也讓我印象深刻。作者並沒有迴避孤獨,而是坦然地麵對它,甚至從中尋找力量。這種對自我內心世界的深刻挖掘,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是一本記錄,更是一次自我探索的旅程。
評分《影像紀年2016》給我帶來的最大驚喜,在於它能夠如此精準地捕捉到那個時代的“氣息”。我是在2016年之後纔讀到這本書的,但當我翻開它的時候,仿佛又迴到瞭那個特定的時間節點。書中涉及的很多社會熱點、流行文化、甚至是人們普遍的情緒,都讓我感到非常熟悉,仿佛那些都是我親身經曆過的。作者的觀察力非常敏銳,他能夠從日常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細節中,提煉齣時代的共鳴。比如,他對某種社交媒體上流行的梗的調侃,對某個公共事件的側麵觀察,又或者對科技發展帶來的生活變化的思考。這些內容,都構成瞭一幅生動、立體的2016年畫像。讓我感到驚奇的是,作者的文字並沒有刻意去“迴顧”或“總結”,而是一種當下視角的記錄。正是這種“身處其中”的視角,讓這本書顯得尤為真實和可信。我常常會讀著讀著,就聯想起自己當時的經曆,那些被我遺忘的片段,又重新浮現在腦海中。這本書不僅僅是作者一年的記錄,更像是我們這一代人在那個特定時間點的共同記憶。它讓我覺得,我們並不孤單,我們都在同一個時代的車輪上,經曆著相似的歡笑與憂愁。
評分一本意外的書,當我翻開《影像紀年2016》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我隻是在書店裏隨手抓起一本,因為封麵設計很有吸引力,那種淡淡的復古感和現代的構圖結閤,讓我想起一些舊時光的海報。然而,書一打開,就被裏麵的文字吸引住瞭。它不是那種枯燥的敘事,也不是那種故作高深的理論,而是以一種非常親切、甚至可以說是絮叨的口吻,講述著作者在2016年這一年裏,所經曆的、所看到的、所思考的點點滴滴。我特彆喜歡它對生活細節的捕捉,比如早晨第一縷陽光照進窗戶時的那種溫暖,或者是在咖啡館裏聽到的某個陌生人的對話,又或是路邊小攤販的叫賣聲。這些看似平凡的瞬間,在作者的筆下卻被賦予瞭獨特的生命力,仿佛我身臨其境,也能感受到那份空氣中的味道、那份光影的變幻。作者的文字有一種魔力,它能喚醒我內心深處那些被遺忘的情感,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有時讀著讀著,我會停下來,望嚮窗外,開始迴憶自己2016年的時候,自己在做什麼,又有什麼樣的心情。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的過去,也啓發著我對未來的思考。它沒有給我明確的答案,但它提齣瞭很多值得我深思的問題,比如“我們是如何與這個時代發生聯係的?”“在紛繁的世界裏,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這些問題,隨著我閱讀的深入,也在我的腦海中不斷迴響,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它的字麵意義。
評分《影像紀年2016》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真”。不是那種刻意去錶現的真誠,而是一種不加掩飾、甚至有些笨拙的真實。作者似乎並沒有刻意去雕琢自己的文字,而是把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最直接的感受,一股腦地傾瀉在紙上。有時我甚至覺得,這本書就像是作者寫給自己的日記,隻不過恰好被我看到瞭。我喜歡這種感覺,因為在如今這個充斥著“人設”和“包裝”的時代,看到如此坦誠的文字,真的彌足珍貴。它沒有炫技,沒有套路,隻是誠懇地記錄著自己的觀察和體悟。我尤其對作者在書中對一些社會現象的看法印象深刻。它們不是宏大的敘事,也不是激烈的批判,而是從一個普通人的視角齣發,去觀察、去感受、去思考。比如,他對某個流行趨勢的疑惑,對某種社會話題的睏惑,又或者是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微妙觀察。這些片段雖然不那麼驚心動魄,但卻異常貼近我們的生活,讓我覺得感同身受。這本書就像一位老朋友在跟我聊天,沒有華麗的辭藻,隻有樸實無華的語言,卻能觸動我最柔軟的心弦。我讀這本書的時候,常常會不自覺地發齣會心的微笑,或者在某個瞬間陷入沉思。它沒有給我醍醐灌頂的頓悟,但它給我帶來瞭平靜和慰藉,讓我覺得,原來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在認真地生活,認真地思考。
評分拿到《影像紀年2016》這本書,我最先被它的標題所吸引。“影像紀年”,聽起來就充滿瞭畫麵感,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而翻開書頁,我果然沒有失望。作者的文字,就像一幀幀精心拍攝的電影畫麵,在我的腦海中徐徐展開。他不是在講故事,而是在“記錄”畫麵,記錄那個2016年,他所經曆的、所感受到的、所思考的。書中對光影的描寫尤為精彩,比如“夕陽把遠處的山巒染成一片金黃,仿佛打翻瞭調色盤”、“路燈的光暈在雨後濕漉漉的地麵上暈開,形成一圈圈溫柔的光暈”。這些細膩的描寫,讓我仿佛置身其中,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那些場景的氛圍。更讓我著迷的是,作者的文字中蘊含著一種淡淡的哲學思考。他並沒有直接拋齣什麼大道理,而是通過對生活細節的觀察和感悟,引人深思。比如,他對“時間”的思考,對“存在”的睏惑,對“意義”的追尋。這些思考,看似是作者個人的情緒,但實際上,也觸及瞭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普遍焦慮。這本書就像一部慢節奏的藝術電影,沒有激烈的衝突,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卻能在每一個細微的畫麵中,觸動人心,留下深刻的印記。它讓我重新學會瞭用“看”的方式來感受生活,用“思”的方式來解讀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