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已经学了几年电子琴,想转学钢琴的人来说,我更看重的是教材在“标准”和“衔接”上的处理。上海音乐学院这个出版社的背景,自然让人对教材的规范性抱有很高的期望,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个“随便弹弹”的指南,而是能为我未来系统学习打下扎实的古典音乐基础。在这本书的乐理穿插部分,我发现它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它没有像很多速成教材那样为了追求“快”而牺牲深度,而是很巧妙地将基础乐理知识融入到练习曲的解析之中。比如,在讲到某个曲目的调性时,会顺带解释一下大调音阶的构成,而不是等到后面专门开辟一个章节去解释。这使得知识点的吸收是“情景化”的,更容易被大脑记住。然而,我发现它对于踏板的早期引入稍微有些保守。虽然说入门初期不宜过度依赖踏板,但如果能提前用一些非常简单的曲子来介绍“泛音”的概念和轻微的延音效果,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快地体会到钢琴音色的丰富性。总而言之,这本书在“规范化入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更像是一个严谨的老师,而不是一个浮夸的推销员。
评分这本钢琴入门书,说实话,刚拿到手的时候,我还有点小小的期待。毕竟“从零起步”和“轻松入门”的字眼,对于像我这种完全的音乐小白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之前试过好几次想学钢琴,都是被那些厚得像砖头的教材吓退了,上面密密麻麻的五线谱和那些深奥的乐理知识,简直是天书。所以,我特别关注这本书在“零基础”这块的处理。它在前几章对于键盘的认识、手指的正确触键以及基本的节奏型讲解得确实比较细致,图文并茂,看起来不至于让人立刻产生放弃的念头。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识谱时,没有一下子抛出整个五线谱系统,而是循序渐进,先从中央C附近开始,一点点扩展音域。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虽然它声称“附带DVD视频教学”,但实际的视频内容,坦白说,与书本的配合度还有提升空间。有些书上讲得比较抽象的概念,在视频里并没有得到更直观的演示,导致我还是得反复对照书本琢磨。总体来说,这本书为我推开了一扇“可以尝试”的门,但真正要跨进去,还得靠我自己的毅力和额外的线上资源辅助。对于那些希望找到一个能让你觉得“钢琴其实没那么难”的起点的人来说,它算是一个还算友好的开端,只是“轻松”二字,还得打个问号,毕竟练琴这件事,逃不开枯燥的重复练习。
评分我对教材的选择标准一向是实用至上,尤其是在练习曲的选择上。我之前买过一些号称是“经典”的入门教材,里面的练习曲听起来很美,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指法难度提升得太快,常常会陷入某个技术难点卡住好几周动弹不得的窘境。这本书在练习曲部分的编排上,似乎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它似乎更注重“功能性”。我注意到,前期的练习曲非常聚焦于单一技术点的突破,比如,某个小节可能只训练你的三指独立性,或者只关注十六分音符的均匀性,而不是一上来就要求双手配合复杂的旋律。这种“切片式”的练习方法,对我这种追求效率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每隔几页,我的某个小毛病就被针对性地“修理”了一下。另外,书里附带的一些简易改编曲目,虽然听起来朴素,但非常悦耳,这极大地满足了初学者的“成就感”需求。毕竟,能弹出一首“像样的曲子”,比单纯地练习音阶要有激励作用得多。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挑剔的,那就是,在进入相对复杂的和弦连接时,教材给出的分解和弦练习略显单薄,可能在后续的学习中,我需要补充一些专门针对和声转换的练习。
评分坦白讲,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学习体验”的人,如果一本书看起来枯燥乏味,我很难坚持超过一周。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尤其是印刷质量,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纸张的厚度适中,不会因为反复翻阅而轻易损坏,字体的选择清晰易读,最关键的是,所有的五线谱和指法标记都印得非常清晰,这一点对于视力不是顶好的人来说非常重要。我之前买过一本盗版的教材,线谱印得模糊不清,常常需要眯着眼睛去分辨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的上下位置,极大地影响了学习心情。这本书在这一点上,绝对是物有所值。此外,它在章节间的过渡也比较流畅,不会让人感觉知识点堆砌。比如,从基础指法过渡到简单的音阶练习时,中间穿插了“如何正确坐姿”的小插图和文字说明,这种对整体学习环境的关注,体现了教材的细致。唯一的遗憾是,附带的DVD光盘的包装略显简陋,希望未来能用更耐用的材质来保护这个重要的辅助资源,毕竟,在没有网络信号或电脑无法播放光盘时,这张实体光盘就是唯一的视频依靠了。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想提升自己的视奏能力,毕竟现在很多线上教程都只教你“怎么弹好一首歌”,但很少有教材会系统地教你“如何快速读谱”。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在这方面给我带来了惊喜。它的练习曲目选择并非都是耳熟能详的儿歌或简单的改编曲,而是穿插了一些专门设计用于训练特定视奏技巧的小品。比如,有一些练习曲会故意把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的音符写得特别接近,强迫你集中注意力在谱表中间区域的快速定位上;还有一些会集中训练跳音程的准确性。这种“反直觉”的练习设计,一开始让人觉得有些别扭,但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视奏速度真的有提升。当然,随附的DVD在视奏训练上的作用似乎被弱化了。我期待视频能做到“实时跟奏”或者“慢速分解播放”,但目前的视频内容更侧重于单个动作的演示,对于“同步阅读”的训练帮助不大。如果教材能配合更具动态的教学视频,将是完美的视奏训练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