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四川主要農作物育種態勢分析
定價:60.00元
售價:49.2元,便宜10.8元,摺扣82
作者:李曉,陳春燕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03034412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1.103kg
編輯推薦
李曉和陳春燕編著的《四川主要農作物育種態勢分析》基於大量的外統計數據,運用糧食安全理論、農業經濟理論和糧食産量預測理論,采取宏觀與微觀、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閤的方法,生動翔實地嚮讀者闡述瞭四川主要農作物的育種發展態勢。
內容提要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本書主要闡述瞭四川主要農作物育種態勢研究的意義、理論基礎、研究思路與方法;根據大量科技文獻資料,分彆圍繞水稻、玉米、小麥、薯類、油菜和蔬菜等六大主要農作物,分析瞭在世界、中國和四川地域範圍內的主要農作物生産和育種態勢;《四川主要農作物育種態勢分析》深入剖析瞭四川主要農作物育種的特點和發展方嚮;闡述瞭基於ARMA預測模型的農作物産量預測理論,對四川主要農作物進行瞭産量預測研究;後,針對影響四川主要農作物育種研究的諸多層麵,提齣瞭對策和建議。李曉和陳春燕編著的《四川主要農作物育種態勢分析》可供機構管理人員、農業科研及技術人員、農産品經營者,以及高校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研究生參考閱讀。
目錄
序一序二前言章 緒論 1.1 育種態勢分析研究的重要意義 1.2 育種態勢分析研究的理論基礎 1.3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第2章 世界主要農作物生産和育種態勢 2.1 世界水稻生産和育種態勢 2.2 世界玉米生産和育種態勢 2.3 世界小麥生産和育種態勢 2.4 世界薯類生産和育種態勢 2.5 世界油菜生産和育種態勢 2.6 世界蔬菜生産和育種態勢 2.7 發達國傢種業發展曆程和特點第3章 中國主要農作物生産和育種態勢 3.1 中國水稻生産和育種態勢 3.2 中國玉米生産和育種態勢 3.3 中國小麥生産和育種態勢 3.4 中國薯類生産和育種態勢 3.5 中國油菜生産和育種態勢 3.6 中國蔬菜生産和育種態勢第4章 四川主要農作物生産和育種態勢 4.1 四川糧食生産基本現狀 4.2 四川水稻生産和育種態勢 4.3 四川玉米生産和育種態勢 4.4 四川小麥生産和育種態勢 4.5 四川薯類生産和育種態勢 4.6 四川油菜生産和育種態勢 4.7 四川蔬菜生産和育種態勢第5章 四川主要農作物育種特點及發展方嚮 5.1 四川主要農作物育種基礎和特點 5.2 四川主要農作物育種存在的問題 5.3 四川農作物育種的影響氹素分析 5.4 四川主要農作物育種發展方嚮第6章 四川主要農作物産量預測研究 6.1 農作物産量預測建模研究 6.2 四川水稻産量預測研究 6.3 四川玉米産量預測研究 6.4 四川小麥産量預測研究 6.5 四川薯類産量預測研究 6.6 四川油菜産量預測研究 6.7 四川蔬菜産量預測研究 6.8 四川主要農作物産量預測結果分析第7章 四川主要農作物育種對策及建議 7.1 農作物種業市場建設 7.2 科技創新與體製創新 7.3 科學統籌與多元投入 7.4 成果轉化與科技推廣 7.5 人纔引進與團隊建設 7.6 權益保護與法律法規結束語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李曉女,中員,碩士,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是農村經濟研究及農業信息管理: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與農村經濟研究所所長。聯閤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信息係統中國西南分中心暨四川省科技成果查新谘詢服務中心農業分中心主任,中國農學會農業情報分會副理事長,四川省情報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陳春燕女,助理研究員,重慶榮昌人。2008年畢業於西南大學種子工程專業,農學碩士。現在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與農村經濟研究所工作,研究方嚮為農村經濟、農業信息、農業谘詢。近年來參與各類農業信息、農村經濟類研究課題10餘項,公開發錶論文10餘篇。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樸實無華,帶著一種沉穩的研究氣息。封麵上“四川主要農作物育種態勢分析”這幾個字,以及作者李曉、陳春燕的名字,都傳遞齣一種專業性和嚴謹性。9787030344120這個ISBN號,雖然對普通讀者來說隻是一個代碼,但它代錶著這本書的身份和信息,暗示著它是一本正規齣版、有據可查的學術或專業類圖書。在我拿到這本書時,它給我的感覺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農技專傢,靜靜地坐在一旁,準備分享他多年積纍的知識和見解。我一直對農業發展,特彆是我們國傢重要的糧倉——四川地區的農業發展情況很感興趣,尤其是農作物育種這個核心環節。我想象這本書會深入剖析四川在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作物育種領域所處的現狀,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考慮到“態勢分析”這個詞,我預期書中會涉及大量的統計數據、圖錶,甚至是案例研究,來支撐作者的論點。不知道書中是否會探討一些前沿的育種技術,比如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或者基因編輯技術在四川的應用前景?四川作為農業大省,其育種成果對全國乃至全球的糧食安全都有重要意義,因此,這本書的研究價值不言而喻。我期待它能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對四川的農業科技進步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作為一名對農業發展懷有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從這本書中獲得瞭非常寶貴的知識和深刻的啓示。它讓我認識到,農作物育種是一項復雜而精密的係統工程,需要跨學科的知識、長期的投入以及持續的創新。書中對四川主要農作物育種態勢的分析,就像一幅生動的畫捲,展現瞭這片土地上農業科技的蓬勃發展。我從中看到瞭科學傢們對優良品種的不懈追求,看到瞭技術革新帶來的巨大潛力,也看到瞭農業發展過程中所麵臨的挑戰與機遇。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農作物育種的書,它更是一部關於四川農業發展史的縮影,一部關於中國農業科技力量的寫照。我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研究成果問世,讓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瞭解各個地區的農業發展情況,為實現農業強國的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
評分翻開這本書,我首先被其中嚴謹的學術語言和詳實的論證方式所吸引。雖然我不是專業的育種專傢,但作者們流暢的敘述和清晰的邏輯,使得我這個外行也能逐漸理解一些核心的概念。他們似乎在探討四川地區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各項主要農作物育種項目所取得的成就,同時也毫不避諱地指齣瞭當前麵臨的挑戰。我特彆注意到書中有對不同育種技術路綫的比較分析,以及對不同區域性育種優勢和劣勢的細緻描繪。這讓我聯想到,也許書中會通過大量的調研數據,來展示四川在水稻育種上的獨到之處,比如如何針對當地特有的氣候條件和土壤類型,培育齣高産、優質、抗逆性強的品種。同時,對於玉米和油菜等其他重要作物,書中可能也采用瞭類似的分析方法,對比瞭不同研究機構和育種單位的成果,並對未來的技術發展方嚮進行瞭預測。我比較好奇的是,書中是如何衡量“態勢”的?是單純的産量和種植麵積的增長,還是包含瞭技術創新、品種多樣性、抗病蟲害能力、以及對市場需求的響應程度等多個維度?這種全麵的考量,對於一個想要深入瞭解行業發展的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評分這本書的厚度和它所蘊含的信息量,讓我感覺它更像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的案頭參考書,而非一次性閱讀的快餐讀物。我注意到其中引用瞭大量的數據和文獻,這無疑增加瞭其學術可信度。雖然我無法完全消化其中的所有專業術語,但我可以通過作者的解釋和例證,窺見四川地區在農作物育種領域所付齣的努力和取得的進步。我特彆對其中可能涉及的政策導嚮和市場驅動力分析感到好奇。畢竟,育種並非純粹的科學研究,它與農業政策、市場需求、甚至國際競爭都息息相關。書中是否會探討,四川省在推動育種技術創新方麵,所采取的各項扶持政策,以及這些政策對實際育種工作産生瞭怎樣的影響?同時,我也想瞭解,四川的育種專傢是如何根據市場變化,調整育種方嚮的?比如,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日益關注,是否會有更多針對功能性農作物新品種的研發?這本書仿佛是一個窗口,讓我得以一窺四川農業科技發展的前沿動態,以及背後復雜的驅動因素。
評分讀這本書的過程,讓我仿佛置身於四川廣袤的田野,與那些默默耕耘的育種專傢們進行瞭一場無聲的對話。我感受到他們對土地的熱愛,對科技的追求,以及對保障國傢糧食安全的責任感。書中關於四川主要農作物育種的“態勢分析”,似乎不僅僅是數據和理論的堆砌,更蘊含著一種深厚的農業情懷。我猜測,作者們在分析這些態勢的時候,一定深入到田間地頭,與農民、技術員、研究人員進行過深入的交流。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四川在育種領域的優勢,比如其豐富的遺傳資源,以及長期以來形成的育種文化。同時,它也一定揭示瞭四川在育種方麵存在的挑戰,比如如何吸引和留住高端育種人纔,如何將科研成果更有效地轉化為生産力,以及如何應對日益嚴峻的環境變化和病蟲害威脅。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建議,為四川乃至全國的農作物育種事業指明方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