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新書--谘詢師與團體:理論、培訓與實踐(原書第4版) [美]詹姆斯 P. 特羅澤、邵瑾

正版新書--谘詢師與團體:理論、培訓與實踐(原書第4版) [美]詹姆斯 P. 特羅澤、邵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詹姆斯 P. 特羅澤,邵瑾,周子涵,馮瑜 著
圖書標籤:
  • 團體谘詢
  • 團體治療
  • 谘詢理論
  • 谘詢實踐
  • 心理谘詢
  • 心理治療
  • 培訓
  • 團體動力學
  • 人際關係
  • 美國原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麥點文化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53045
商品編碼:29484583177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6-12-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谘詢師與團體:理論、培訓與實踐(原書第4版)

定價:90.00元

作者:詹姆斯 P. 特羅澤、邵瑾、周子涵、馮瑜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11155304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團體心理輔導與治療專業委員會推薦,美國團體工作專傢協會(ASGW)多任主席推崇,受到業內專傢的高度認同

內容提要


作為一名心理谘詢師或心理治療師,掌握團體谘詢的技能就像掌握個彆谘詢的技能一樣,是基本的、必須的、必要的、的。
—— 樊富瑉
清華大學心理學係臨床與谘詢心理學教授/副係主任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
團體心理輔導與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心理學會理事/臨床與谘詢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團體谘詢是一個助人過程,越來越多地被應用於機構、學校、住院部和私人診所等。這種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在變化,相應地,培訓團體的需求也在變化。因此,本書的內容也在反映這種變化,提供與團體過程、團體動力、團體技術和技巧以及相關經驗有關的信息,這些都是具有專業的團體有效工作所的內容。當前第4版擴展瞭團體動力學和團體過程的應用範圍,從心理健康領域延伸到工作場所和社區,強調該模型在任務團體中的應用。
本書直接將知識、經驗和應用緊密結閤。推薦的活動用於闡明團體的概念,提供團體過程動力學的*手資料。此外,大多數活動有雙重目的:既用於解釋團體過程的認知成分,又為未來的提供可用的團體領導技巧。因而,本書*適閤用於初級的團體課程,或作為受督導的團體實習階段或實習課程的教材。本書也可以作為從業者的手冊,發展和增強從業者的團體知識和技能,幫助從業者理解團體動力以及運用團體領導的方法和技巧。

目錄


目錄總序
推薦序
譯者序
作者簡介
前言
引言
章 本書簡介
我們正在改變的世界 // 1
選擇的領域 // 3
對團體谘詢的需求 // 4
對於培訓的需要 // 6
基礎訓練部分 // 8
本書的形式 // 10
適用於已經從業的谘詢師的學習策略 // 14
虛構的理想基礎團體課程 // 15
第2章 定義和概念辨析
什麼是團體 // 18
團體的焦點和過程 // 37
第3章 團體谘詢的基本原理
心理學框架的發展 // 47
團體工作的心理學原理 // 48
人 // 49
人的基本需要 // 49
需要和關係:自我的形成/在社會背景下看待人 // 57
團體谘詢過程中的應用 // 63
第4章 團體過程:發展的視角
背景 // 71
安全階段 // 76
接納階段 // 79
責任階段 // 82
工作階段 // 86
結束階段 // 88
任務團體中的相似過程 // 90
總結 // 91
第5章 實踐的過程
將團體動力轉換成具體的形式及功能 // 99
結構動力 // 112
學習活動 // 116
第6章 團體
團體的人格特點 // 128
團體工作者培訓 // 132
團體技能 // 138
過程觀察者:角色和功能 // 154
學習活動 // 169
第7章 團體成員
性質、角色和行為 // 177
睏難成員 // 198
總結 // 218
第8章 團體工作佳實踐
引言 // 225
概述 // 226
團體工作佳實踐的定義 // 227
《團體工作佳實踐指南》 // 227
A部分:佳實踐之計劃 // 228
B部分:佳實踐之實施 // 236
C部分:佳實踐之過程處理 // 240
總結 // 242
第9章 勝任多樣性的團體工作
引言 // 249
勝任多樣性的團體工作案例 // 251
團體工作的價值導嚮 // 253
勝任多樣性的團體藝術 // 259
總結 // 273
0章 不同的團體類型
團體間的區彆 // 277
社會–過程團體和心理–過程團體 // 277
團體中的不同焦點 // 279
團體工作的類型學 // 283
Conyne的團體工作方格類型學 // 298
來訪者人群與團體工作 // 299
學習活動 // 299
1章 團體工作的組織
將生態置於計劃的首位 // 305
團體工作者的視角:外拓 // 306
目標設定 // 310
嚮重要他人介紹團體 // 312
嚮潛在來訪者介紹團體谘詢 // 313
團體成員的挑選和準備工作 // 316
任務團體及其他團體 // 327
總結 // 327
2章 評估團體工作
研究或評估:不再是從業者的睏境 // 331
研究VS.評估 // 333
總結 // 346
3章 團體溝通活動
溝通活動的分類 // 351
溝通活動的原理及使用 // 355
創造性藝術溝通活動 // 364
心理劇:溝通活動的一種特殊形式 // 364
總結 // 368
4章 傢庭理論:團體工作的資源
為什麼引入傢庭理論 // 375
引言:我的整閤過程 // 376
整閤團體與傢庭谘詢 // 376
區彆傢庭團體與谘詢團體 // 378
作為團體資源的傢庭理論 // 380
傢庭理論與團體過程 // 381
傢庭理論與團體內容 // 382
傢庭理論與團體技術 // 383
總結 // 387
學習活動 // 387
5章 危機應對:團體工作的重點
背景 // 402
概述 // 405
文化背景 // 407
緻謝 // 424
6章 團體研究的案例
團體研究:對從業者的友好建議 // 426
研究方法 // 428
方案評估 // 435
如何獲得信息 // 439
總結 // 441
說明 // 441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詹姆斯 P. 特羅澤
(James P. Trotzer)
目前身兼數職:顧問、心理谘詢師、教練、團體、ETC專業服務機構培訓師,並擔任美國兩所州立大學——新罕布什爾州的花崗岩州立學院和馬薩諸塞州的弗明翰州立學院——的客座教授。他在科羅拉多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後在東賓夕法尼亞精神病研究所的傢庭精神病學院做瞭一年傢庭治療訓練的博士後。他曾任團體工作專傢協會(ASGW)的前任主席,也是該協會中一名活躍的會員。此外,他還是美國心理谘詢協會(ACA)和國際婚姻與傢庭治療協會(IAMFT)的會員。
在專業領域,特羅澤博士發錶瞭22篇期刊論文、兩本專題論文,撰寫瞭幾本專業書籍和文章,以及有關冥想的“Renewing Your Mind: Meditations for Mental Health”係列書籍。他齣版的書有《婚姻與傢庭:有備無患》(Marriage and Family: Better Ready Than Not),該書由他和妻子Toni閤著;《谘詢師與團體:理論、培訓與實踐》(The Counselor and the Group: Integrating Theory, Training and Practice),第4版正在發行。他同時在《心理學與神學雜誌》(Journal for Psychology and Theology)的編輯部任職。此外,他曾齣席瞭100多次以及國際多個專業會議。
作為一名心理谘詢師、心理學傢、團體治療學傢、婚姻和傢庭治療師、顧問以及臨床督導,特羅澤博士的臨床實踐經驗已有30餘年。其中,他從事心理谘詢教育工作13年,獲得教授職稱,並且在一所位於新罕布什爾州裏埃小鎮的非營利性心理健康機構(復興心理谘詢中心)任執行董事達10年之久。此外,他私人執業的經曆也超過20年。他在德國、中國颱灣和日本曾做過客座教授。在美國多所大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天普大學、拜歐拉大學羅斯米德學院擔任心理谘詢教育的教授。他的專業水平也得到瞭ASGW的認可,於1996年榮獲“專業實踐奬”,並在1989年和2001年兩度獲得嚮傑齣貢獻個人授予的“突齣貢獻主席奬”。2003~2006年,他分彆以候任主席、主席和前任主席的身份服務於該協會。
作為一位知名的研討會領導人、公共演說傢和主持人,特羅澤在外主持過多個項目,主題涉及多方麵的內容,例如“處理傢庭暴力和衝突的方法”“對離婚後的傢庭谘詢”“用於團體的傢庭治療”和“問題解決(短程焦點)的團體谘詢”。近,特羅澤創辦和主持瞭一個培訓項目,主要是在當地、以及國際上各種人為災難(例如“9·11”事件)或自然災害(例如,海嘯、地震或颶風)後開展危機乾預的討論團體。該培訓項目主要針對的人群有:事件目擊者、旁觀者以及那些間接或直接遭受心理創傷的人。在美國和中國颱灣,該培訓項目已大麵積展開。特羅澤給受訓者帶去瞭豐富的知識、智慧和經驗,同時具有實用性、參與性和趣味性。
特羅澤與妻子Toni育有3個子女,其子女皆已成傢。他愛好騎行、遠足和攀登新罕布什爾的懷特山。此外,他還有兩份副業——滑雪教練和導遊,負責介紹波士頓、康科德和列剋星敦3座城市的曆史文化,主要講解殖民時期和美國革命相關的背景知識。

文摘


序言



《洞悉人心的藝術:個體谘詢的探索之旅》 本書是一部深入探討個體谘詢核心理論、技術與實踐的專業著作,旨在為有誌於從事或提升谘詢技能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套係統而全麵的指導。它不僅梳理瞭谘詢心理學發展的曆史脈絡,更聚焦於當代個體谘詢領域最前沿的理論流派與實踐方法,幫助讀者構建紮實的理論基礎,掌握精湛的谘詢技巧,並能在復雜的谘詢情境中遊刃有餘。 一、 谘詢的基石:理解人類心智的奧秘 深入個體谘詢的領域,首先需要對人類心智的運作方式有深刻的理解。本書將帶領讀者從多個維度剖析人性的復雜性。我們會追溯心理學發展史上的關鍵裏程碑,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到行為主義的客觀視角,再到人本主義對個體潛能的強調,以及認知革命對思維模式的關注。通過梳理這些思想流派的演變,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谘詢理論的産生背景和核心觀點,為理解當代的整閤性谘詢取嚮打下堅實基礎。 然而,理論的理解僅僅是起點。更重要的是,本書將引導讀者去探究個體心理的深層結構。我們會詳細闡述人格的形成機製,包括遺傳、環境、依戀關係以及早期經驗等因素的交互作用。讀者將學習如何理解個體在不同發展階段麵臨的挑戰,以及這些挑戰如何影響其思維、情感和行為模式。我們會深入探討情緒的本質,解析各種情緒的生理、認知和行為成分,並學習識彆和理解來訪者復雜的情感錶達。此外,本書還將觸及動機的理論,揭示驅動個體行為的內在力量,以及在谘詢中如何激發和引導來訪者的積極動機。 二、 谘詢的工具箱:核心理論與技術精粹 掌握瞭對人心的基本洞察後,本書將進入個體谘詢的核心實踐層麵,為讀者呈現一套豐富而實用的谘詢“工具箱”。 1. 理論框架:多元視角的融匯 本書並非推崇單一的谘詢理論,而是強調在理解不同理論流派的基礎上,形成一種整閤性的視角。我們會詳細解讀幾種影響深遠的谘詢理論,包括: 精神動力學取嚮: 深入探討潛意識、移情、反移情、防禦機製等概念,以及它們在谘詢過程中的體現。讀者將學習如何通過自由聯想、夢境解析等技術,幫助來訪者探索其無意識衝突和早期經曆對當前問題的影響。 認知行為療法(CBT): 聚焦於識彆和改變非適應性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本書將介紹CBT的核心技術,如認知重構、行為激活、暴露療法等,並指導讀者如何幫助來訪者打破負麵思維的循環,發展更健康的行為應對策略。 人本主義取嚮: 強調來訪者的自我實現潛能,關注當下和個人體驗。本書將深入闡釋卡爾·羅傑斯的人本主義理論,如無條件積極關注、真誠和共情,以及如何通過這些核心要素,營造一個安全、支持性的谘詢關係,幫助來訪者探索自我,做齣積極的改變。 接納與承諾療法(ACT): 介紹ACT如何幫助來訪者接納不愉快的情緒和思想,同時緻力於有意義的行動。本書將闡釋ACT的核心過程,如認知解離、價值澄清、承諾行動等,為處理焦慮、抑鬱等情緒睏擾提供新的視角。 除瞭上述主流理論,本書還會簡要介紹其他重要的谘詢取嚮,如傢庭係統理論、敘事療法、靈性谘詢等,以拓寬讀者的視野,鼓勵他們在實踐中根據來訪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理論的靈活運用與整閤。 2. 核心技術:精益求精的實踐 理論的價值最終體現在實踐中。本書將提供大量具體的谘詢技術指導,並輔以案例分析,幫助讀者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能力。 建立和維持谘詢關係: 谘詢關係的質量是谘詢成敗的關鍵。本書將詳細闡述如何建立信任、安全和尊重的谘詢聯盟,如何運用積極傾聽、同理心迴應、非語言溝通技巧,以及如何處理谘詢關係中的挑戰,如邊界的設定與維持。 傾聽與提問的藝術: 傾聽不僅僅是用耳朵去聽,更是用心去感受。本書將深入剖析不同類型的傾聽技巧,如反映、澄清、總結等,以及如何運用開放式、封閉式、探索性等多種提問方式,引導來訪者深入錶達,挖掘問題的本質。 洞察與解讀: 谘詢師需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能夠識彆來訪者言語和行為背後的深層含義。本書將介紹如何觀察來訪者的非語言綫索,如何識彆其認知偏差、情緒模式和人際關係中的重復主題,並指導讀者如何在適當的時機進行有效的解讀,以促進來訪者的自我覺察。 乾預與催化改變: 谘詢師的乾預旨在幫助來訪者突破睏境,實現積極的改變。本書將介紹多種有效的乾預策略,如認知行為技術、情緒調節技巧、問題解決模型、價值導嚮行動等,並強調乾預的恰當性和靈活性,確保其符閤來訪者的個體需求和谘詢階段。 危機乾預與倫理考量: 麵對來訪者的危機情況,谘詢師需要具備專業的判斷力和應對能力。本書將提供危機乾預的指導原則和技術,同時會詳細探討谘詢實踐中的倫理問題,如保密性、知情同意、雙重關係、文化敏感性等,引導讀者在實踐中堅守職業道德,保護來訪者的權益。 三、 谘詢的實踐:從理論走嚮豐盈 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理論知識的傳授,更在於對谘詢實踐的深入探討,幫助讀者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的助人能力。 1. 谘詢師的自我成長: 成為一名優秀的谘詢師,需要持續的自我反思和成長。本書將引導讀者關注谘詢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情緒管理以及如何處理谘詢帶來的壓力和情感耗竭。我們會探討自我覺察在谘詢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督導、個人體驗和持續學習來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人格成熟度。 2. 案例研究與實踐模擬: 理論學習需要與實際相結閤。本書將提供大量的真實案例分析,幫助讀者理解不同谘詢理論和技術在實際情境中的應用。通過對案例的深入剖析,讀者可以學習如何評估來訪者的問題,製定個性化的谘詢計劃,並在谘詢過程中靈活調整策略。此外,本書還可能包含一些模擬練習或反思性問題,鼓勵讀者在頭腦中模擬谘詢過程,預演可能遇到的挑戰。 3. 跨文化谘詢與多樣性: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谘詢師需要具備跨文化敏感性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個體經驗的能力。本書將探討文化因素如何影響來訪者的價值觀、信仰、行為模式以及對谘詢的期望,並指導讀者如何避免文化偏見,以尊重和開放的態度進行跨文化谘詢。 4. 評估與效果衡量: 評估谘詢過程和效果是提升谘詢質量的重要環節。本書將介紹常用的谘詢評估工具和方法,幫助讀者科學地衡量谘詢的進展和成效,並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必要的調整。 《洞悉人心的藝術:個體谘詢的探索之旅》 是一本為期盼在個體谘詢領域深耕細作的專業人士量身打造的指南。它將帶您踏上一段充滿挑戰與收獲的旅程,從理解人心的深邃,到掌握助人的精湛技藝,再到在實踐中不斷成長與完善,最終成為一位真正能夠觸及靈魂,引領改變的谘詢師。本書緻力於為您提供最前沿的理論洞見、最實用的操作技巧,以及最深刻的職業反思,助您在個體谘詢的道路上,行穩緻遠,綻放光彩。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名有點拗口,但它吸引我的地方在於“谘詢師與團體”這幾個字,讓我聯想到那些在小團體中,人們如何敞開心扉,分享睏惑,尋求支持的場景。我一直對心理谘詢的團體形式很感興趣,總覺得在群體中,個體纔能找到更深層次的共鳴和歸屬感。雖然這本書的重點是理論、培訓與實踐,但我想象著在讀完這些嚴謹的內容後,自己能夠理解那些在團體谘詢中,谘詢師是如何巧妙地引導話題,如何處理群體動力,如何讓每個人都感受到被看見和被理解的。 我特彆期待能夠瞭解到,在不同類型的團體中,谘詢師需要具備哪些獨特的技能。比如,麵對一群有共同創傷經曆的人,谘詢師如何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他們能夠安全地錶達痛苦,而不是被二次傷害?又比如,在解決人際關係問題的團體中,谘詢師又該如何幫助成員認識到自己的溝通模式,並學習更有效的互動方式?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提供理論框架,更能給齣具體的案例和實踐指導,讓我能夠看到這些理論是如何落地,如何真正幫助到人們的。

評分

這本書的副標題——“理論、培訓與實踐”——讓我覺得它是一個非常全麵的指南。我一直在思考,在團體谘詢中,谘詢師的角色到底是什麼?是引導者、觀察者、還是仲介者?這本書可能會提供非常清晰的界定,並詳細闡述在不同情境下,谘詢師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我尤其對“實踐”部分充滿好奇。我想象著書中會有很多具體的場景模擬,比如谘詢師如何應對團體成員之間的爭執,如何處理某個成員過度主導話題,或者如何安撫那些因錶達而感到痛苦的成員。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種“手把手教學”的感覺,讓我不僅理解理論,更能學會如何在真實的團體谘詢中運用這些理論。我期待從中獲得一些可以立即應用的技巧,並且能夠幫助我更自信地去探索團體谘詢的世界。

評分

我一直對“培訓”這個詞很敏感,因為它意味著學習和成長。這本書的題目直接點明瞭“培訓”的重要性,這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介紹團體谘詢的科普讀物,更像是一本培養專業人纔的教材。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成為一名閤格的團體谘詢師需要經過哪些培訓過程,這些培訓又會涵蓋哪些核心內容。 我設想,培訓內容可能包括理論學習、技能訓練、督導過程,甚至還有關於倫理道德規範的探討。我很好奇,書中會如何指導谘詢師去建立和維持一個健康的團體氛圍,如何處理團體中的衝突和阻抗,以及如何在團體中促進個體的轉化和成長。我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實操性的建議,比如如何進行首次團體麵談,如何設計團體議程,以及如何評估團體進展。

評分

坦白說,我之前對團體谘詢的理解停留在比較淺顯的層麵,總覺得它隻是一個多人聊天的場子,效果可能不如一對一谘詢那麼深入。但是,這本書的書名中“理論、培訓與實踐”這幾個詞,讓我覺得它應該會帶來更係統、更專業的視角。我希望能夠通過這本書,打破我對團體谘詢的刻闆印象,瞭解到它背後復雜的理論支撐,以及谘詢師需要接受怎樣的培訓纔能勝任這份工作。 我尤其好奇,書中會如何闡述團體谘詢中的“培訓”部分。是關於谘詢師自身的成長,還是關於如何培訓未來的團體谘詢師?我設想,一個優秀的團體谘詢師,一定需要非常強大的自我覺察能力,能夠處理自己的情緒投射,同時也要對人際動力有著敏銳的洞察力。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自我評估的工具,或者是一些可以用於練習的練習題,來幫助谘詢師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我很期待在書中找到一些能夠啓迪我思維,甚至改變我現有認知的觀點。

評分

這本書的厚度讓我有些望而生畏,但又充滿瞭期待。我總覺得,越是厚重的書,往往蘊含著越是紮實的知識體係。我特彆想瞭解,在“理論”這個部分,它會涉及哪些重要的心理學流派,比如精神分析、人本主義、認知行為療法等,在團體谘詢中是如何被應用的。我設想,書裏可能會詳細解釋不同理論背景下的團體谘詢模式,以及它們各自的優勢和局限。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夠從這本書中學習到“實踐”層麵的經驗。畢竟,理論知識再豐富,如果不能轉化為實際操作,也隻是空中樓閣。我期待書中會有大量的案例分析,通過具體的個案,來展示谘詢師是如何分析團體成員的需求,如何設計團體活動,如何在互動中引導和支持。我設想,這些案例不僅僅是成功的經驗,也可能包含一些挑戰和睏境,以及谘詢師是如何應對的,這對於我理解團體谘詢的復雜性和挑戰性會有很大的幫助。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