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弗洛伊德、榮格點評版-群體心理學與大革命:革命的民眾如何退化成野蠻人?
定價:38.00元
作者:(法)勒龐
齣版社:民主與建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1391073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烏閤之眾》姊妹篇,心理學大師點評版1.超級暢銷書《烏閤之眾》姊妹篇,英國《泰晤士報》推薦為“當權
者都要學習的書”!2.附弗洛伊德、榮格點評,看兩位心理學大師如何解讀勒龐群體心理學!
◆揭示群體心理操縱的真相:人們歌頌革命,卻往往不知道為何而革命1. 曾3次被禁,7次限級閱讀,80多國
黨政圖書館絕密珍藏!2.《舊製度與大革命》告訴我們革命為什麼會發生;《群體心理學與大革命》告訴我們
革命民眾如何變得盲目、無理性。3.陽光下沒有新鮮事,閱讀後你將發現:本書的理論可以解讀發生在不同時
期的各種社會事件!
內容提要
目錄
捲 革命的一般特徵
章 科學革命和政治革命2
第二章 宗教革命14
第三章 革命中的行為30
第四章 民眾在革命中扮演的角色39
第二捲 革命中的主要心理形態
章 革命中個體人格的變化54
第二章 神秘主義心理和雅各賓心理64
第三章 革命心理和犯罪心理73
第四章 革命大眾的心理78
第五章 革命議會的心理88
第三捲 法國大革命的起源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標題就充滿瞭引人遐思的意味。勒龐的《群體心理學》我早有耳聞,他對於群體行為的洞察可謂入木三分,但總覺得意猶未盡,尤其是當曆史事件的殘酷一麵展現在眼前時。而“大革命”和“退化成野蠻人”這些詞語,更是直擊人性中那些令人不安的角落。我一直在思考,是什麼讓一群曾經追求崇高理想的人,在短時間內變得如此失控和殘暴?“革命的民眾如何退化成野蠻人?”這個問題,就像一個巨大的問號,懸在我心中。而本書的亮點在於,它邀請瞭弗洛伊德和榮格兩位精神分析學的巨匠來點評。我無比期待,他們能從潛意識、集體無意識、本能衝動等角度,為我們揭示隱藏在群體行為背後的深層心理機製。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不同於傳統史學敘事的視角,讓我們看到,在曆史的漩渦中,個體是如何被捲入,如何喪失自我,如何被原始的衝動所驅動。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曆史的書,更是一本關於人性善惡、文明與野蠻邊界的深刻探討。我迫切想知道,在曆史的舞颱上,那些被情緒點燃的火焰,究竟能燒毀多少人性中最寶貴的東西。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為我這樣的曆史愛好者和心理學愛好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對法國大革命這個標誌性的曆史事件充滿瞭敬畏和好奇。它既是現代文明的黎明,也曾一度陷入恐怖統治的泥沼。勒龐對群體心理的分析,早就為我打開瞭一扇窗,讓我窺見瞭群體行為的非理性一麵。但問題在於,單純的觀察,有時會顯得有些枯燥,或者說,缺少瞭對深層原因的觸及。而當弗洛伊德和榮格的名字齣現在點評者之列時,我的期待值瞬間爆棚。我一直在思考,在那種極緻的社會動蕩和情感宣泄中,個體是如何被群體淹沒,喪失瞭自我判斷的能力?是否如弗洛伊德所言,原始的本能和欲望被釋放齣來,而榮格的集體無意識,又在其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深入理解革命的狂熱並非僅僅是外部環境的催化,更是人性內在某種黑暗麵的顯現。我期待看到對個體在群體中如何失去批判性思維、如何被煽動、如何激發齣原始衝動的細緻剖析。勒龐的社會學洞見,遇上兩位心理學巨擘的理論深度,這應該是一次對曆史洪流中人性復雜性的極緻挖掘,是對“群體如何變成野蠻人”這一永恒命題的深刻解答。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就自帶一種引人入勝的神秘感,仿佛是一扇通往人性幽暗角落的大門。勒龐對群體心理的剖析,早就讓我對人類的非理性行為有瞭初步的認識,但“大革命”這個詞,更是將這種非理性推嚮瞭一個極緻。我一直覺得,曆史上的許多悲劇,並非源於簡單的邪惡,而是源於人性深處某種我們難以理解的復雜性。而“革命的民眾如何退化成野蠻人?”這個問題,更是直擊我的好奇心。我期待,弗洛伊德和榮格這兩位大師的點評,能夠為我揭示革命時期群體情緒爆發背後的心理動因。我希望從他們的理論中,理解個體在群體壓力下如何失去獨立思考能力,如何被情緒左右,甚至如何釋放齣潛藏的攻擊性和破壞性。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關於法國大革命的學術研究,更是一次對人類自身“黑暗麵”的探索。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在社會劇烈變革的時代,人性中的脆弱與野蠻是如何被喚醒,又將文明的火種推嚮何方。這是一種對曆史的反思,也是對個體在群體洪流中如何自處的警醒。
評分讀到這本書的名字,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曆史課本上那些波瀾壯闊的畫麵,以及一些令人心悸的描寫。勒龐的《烏閤之眾》早已成為我理解群體行為的經典讀物,他對於群體非理性、易被煽動、情緒化等特徵的刻畫,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而“群體心理學與大革命”這個標題,則將這種洞察力指嚮瞭一個最極端、最具有代錶性的曆史場景。我一直睏惑於,為什麼那些充滿理想、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者,在某些時刻,會錶現齣如此殘酷和非人道的行為?“革命的民眾如何退化成野蠻人?”這個問題,直擊我內心最深的疑問。我希望,弗洛伊德和榮格的點評,能夠為這個問題提供一個更加深刻的心理學解釋。我期待看到,他們如何從潛意識、本能、原型等角度,去剖析群體情緒的形成和爆發,以及個體在群體狂熱中如何被捲入,失去理智的邊界。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單單是對一場曆史事件的解讀,更是一次對人性深淵的探索,一次對文明與野蠻之間那條脆弱界限的深刻反思。我想瞭解,在曆史的洪流中,那些曾經的“人”,是如何一步步蛻變成“非人”的。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一絲隱憂。弗洛伊德和榮格這兩位巨匠的名字齣現在點評者之列,立刻讓人聯想到對人類潛意識、集體無意識的深入挖掘。勒龐的原著《烏閤之眾》早就以其對群體行為的洞察而聞名,而“群體心理學與大革命”這個副標題,更是將焦點聚焦於那些激蕩人心的曆史時刻。我一直對革命中的那種狂熱與失控感到好奇,那些曾經的理想主義者,為何在曆史的洪流中,會走嚮令人匪夷所思的境地?“革命的民眾如何退化成野蠻人?”這個問題,像一顆種子,在我腦海中種下瞭探究的欲望。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個心理學的視角,來解釋這種戲劇性的轉變,而不是簡單地歸咎於政治因素。我希望從弗洛伊德和榮格的解讀中,能夠看到人類內心深處那些被壓抑的衝動、那些集體意識的陰影,是如何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被喚醒,並最終吞噬理性的。勒龐的犀利觀察,加上兩位精神分析學大師的理論武裝,這無疑是一場思想的盛宴,一場對人性深淵的探索。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些在革命中閃耀著光芒的口號和行動,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復雜的心理機製,以及那些曾經的英雄,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嚮“野蠻”的深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