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王羲之兰亭序(硬笔字帖行书)/硬笔书法临古描摹练习系列
定价:20元
出版社:崇文书局
页数:59页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作者:卢中南,金日发 著
内容介绍《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整篇血脉相通,变化自然,一气贯注,流露出不事雕琢的天然意趣。章法上,随势生发,大小得体,疏密得当,错落有致,各具神态。在字形上,字的大小、宽窄、开合、长短等各种对比关系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通篇凡是相同的字,信手写来,却又各不相同,如“之”、“以”、“为”等,各有变化,其中的21个“之”字,写得各具形态,优美无比,受人称道。用笔上,起笔多露锋,行笔过程以中锋为主,妍媚细腻,流畅优美。
通观《兰亭序》全文,既平和又跌宕,既像是有意的精心安排,又像是不羁的随意挥洒。那种流露在字里行间的从容不迫、潇洒自然,让历代书法人沉醉其中,不断追寻……
李波编著的《王羲之兰亭序(硬笔字帖行书)》分为精临篇、通临篇、原帖篇三个章节,体系完整,循序渐进。精临篇与通临篇着力于临摹训练,强化用笔和结构练习。精临篇和通临篇正反面内容相同,正面适合老师上课讲解指导,反面适合学生课后巩固练习。范字以优选善本为底本,古韵纯正。在范字旁边留一个空格摹写,保证临摹时就近对比差异,避免走形。在*后几页提供原碑帖以辅助练习。
目前,社会上的硬笔书法字帖非常多,但大多是当代书法家的字帖。作为初学者学习,当然无可厚非。但若是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随着书写水平的提高,以及眼界的提升,我们会发现,仅仅学习当代书法家的硬笔字帖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在学习硬笔书法达到一个小目标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这说明,我们还应该将目标定得更高一些。其实,中国历代书法经典作品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我们完全可以从中选择一些经典法帖用硬笔来临写。
事实上,当代硬笔书法高手也都是学习经典毛笔字帖而成。我们在掌握一些硬笔书写技巧和能力后,完全可以直接取法古代的毛笔字帖。尽管硬笔限于工具,表现力不如毛笔,但并不妨碍我们从中汲取营养、掌握方法。然而,我们所见到的毛笔字帖,因为编排等原因,大多不适合用硬笔来临习。缘于此,我们便编写了这套以经典毛笔字帖为范本、适合用硬笔临写的练习册。
不过,我建议大家在临写过程中应以把握字的结构为主要目的,对于用笔则不必“求全责备”。通过临习此书如果能达到“软硬兼施”,又何乐而不为?我也曾用此方法进行日课,颇有体会。
这套教材的范本选择的标准有三点:*,是选择古代的经典碑帖,第二,适合用硬笔书写,第三,原帖的内容文字优美。我们相信,这里面一定有你喜爱的范本,我们也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写,你的字一定能够更有艺术魅力!
目录
精临篇
通临篇
王羲之《兰亭序》原帖
”隔开。 这本字帖的到来,简直是给我的硬笔书法之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作为一名长期以来对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心生向往,却苦于不得其法的“小白”,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字帖常常让我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直到我入手了这本,才真正感觉到了“对症下药”。首先,卢中南老师的名号本身就是一种质量保证,他的硬笔书法功底深厚,对古帖的理解也十分透彻。这本字帖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初学者和进阶者的需求,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印,而是经过精心的研磨和提炼,将《兰亭序》的精髓以硬笔行书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是非常难得的。我尤其欣赏的是其“临古描摹练习系列”的设计,能够让我有章可循,一步步地去揣摩笔画的起承转合,结构的疏密关系。米字格的加入更是锦上添花,它帮助我建立起对汉字结构的直观认识,纠正了长期以来可能存在的“随意感”。拿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那种沉甸甸的纸质和清晰的印制,都让我感受到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我想,这不仅仅是一本字帖,更是一扇通往书法艺术殿堂的大门,让我有机会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感受“天下第一行书”的魅力。
评分我一直坚信,学习书法,就是要从经典入手,而《兰亭序》无疑是书法史上的一个高峰。这本《王羲之 兰亭序 硬笔字帖》之所以吸引我,在于它将这一经典以一种非常实用的方式呈现给了现代人——硬笔行书。卢中南老师的功力毋庸置疑,他的硬笔行书,既有古人的风骨,又不失时代的活力。这本字帖的“临古描摹练习系列”设计得非常用心,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范本,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体现。通过描摹,我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笔画的走向、墨色的浓淡(虽然是硬笔,但通过线条的粗细和力度也可以体现),以及整体的章法布局。米字格的辅助,对于我这种对字形结构把握不准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它强迫我去关注字的重心、长短、方圆,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还原《兰亭序》的每一个字。我尝试着临摹了几个字,发现即使是硬笔,也能写出一些行书的飘逸和连贯。这本字帖,让我觉得学书法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实践。
评分收到!我将以读者的身份,为您的图书《王羲之 兰亭序 硬笔字帖行书 卢中南 硬笔书法临古描摹练习系列 米字格字帖 硬笔行书 王羲之行书字帖》写出五段不同风格、不同侧重点且不包含具体内容评价,每段大约300字,并用“
评分说实话,当初选择这本《王羲之 兰亭序》字帖,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卢中南”这个名字。作为硬笔书法界的大家,他的作品一直是我学习的标杆。而这本字帖,更是将他对《兰亭序》的理解和硬笔书法的精湛技艺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我特别欣赏的是字帖的“临古描摹练习系列”的编排方式,它不是简单地将原帖放大或缩小,而是经过卢老师的二次创作,以硬笔的语言重新诠释了《兰亭序》的韵味。这种“描摹”的形式,对于我这种想要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找到一处静心之地,练习书法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它避免了传统毛笔书法的门槛,让我能用最熟悉的方式,去接触最经典的法帖。米字格的运用,更是让我在结构上有了更强的掌控力,不再容易写出“歪七扭八”的字来。拿到字帖后,我仔细研究了它的排版和字体大小,感觉非常人性化,既方便临摹,又不会因为过小而影响细节的学习。这本字帖,让我感觉自己离《兰亭序》的意境更近了一步,仿佛能听到王羲之在千年前的笔墨低语。
评分我一直觉得,学习书法,特别是行书,最怕的就是“纸上谈兵”,看再多的理论,不如亲手去写。而这本《王羲之 兰亭序 硬笔字帖》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硬笔行书”的定位,这意味着我无需掌握毛笔的复杂技巧,就能以更便捷的方式接近《兰亭序》的艺术精髓。卢中南老师的临摹是关键,他的处理方式,是将王羲之行书的笔势、墨韵、结构,巧妙地转化为硬笔书法易于掌握的线条和形态,既保留了古法的韵味,又符合现代书写的习惯。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描摹练习”的设计,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路径,让我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先“形似”,再逐步追求“神似”。米字格的设计,更是为我这样的结构新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我在描摹的过程中,就能对字的重心、笔画间的呼应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我尝试着临摹了其中的几页,感觉笔画的力度、速度的变化,以及字与字之间的连贯性,都在不经意间得到了提升。这本字帖不仅仅是让我“照猫画虎”,而是真正地在引导我“理解”《兰亭序》,让我体会到王羲之的笔下乾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