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汉语成语词典(全新版)
定价:39.80元
作者:汉语大字典编纂处
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5790238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本成语词典收录了8000条成语,包括新课标要求掌握的、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及课外阅读常见的成语,非常简明和实用。
内容提要
本词典收词丰富,共收列成语8 000余条,连同扩展的成语实际收词近万条。收词以现代常用的成语为主,包括新课标要求掌握的、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及课外阅读常见的成语。词条释义不仅解释成语的整体义,而且必要时还解释它们的字面义或语源义。例句为现代汉语,选材贴近生活,便于读者理解和应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汉语大字典编纂处的成员由全国从事语言文字研究的专家、学者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字典编纂经验,编纂出版了一批的工具书,所编的《汉语大字典》先后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等奖项。
文摘
序言
第四段评价: 说实话,我对工具书的期望通常不高,无非就是查个义项、找个出处,能用就行。但这次翻阅这本词典的体验,刷新了我对“工具书也可以很有趣”的认知。它的编纂思路明显跳脱了传统词典的刻板模式。除了标准的功能区外,我发现其中穿插了一些关于成语文化背景的“小知识”或“文化旁注”,这些内容虽然不是核心释义,却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比如,讲解某个成语时,会顺带提到与该成语相关的历史人物的轶事,或者这个成语在不同朝代的发音变化趋势(当然是以现代汉语为主导的解释),这使得查阅过程变成了一种知识探索的乐趣,而不是枯燥的任务。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普及方式,比硬性的知识灌输有效得多。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文字的定义,更是一份浓缩的文化史快照。
评分第五段评价: 我对词典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处理“歧义”和“引申义”时的严谨程度。很多时候,一个成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者不同的地域文化中,其侧重点是略有偏差的。这本词典在这方面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它清晰地划分了“本义”、“转义”和“现代常用义”,并且用不同的颜色或符号进行了区分标识,使得读者能够快速抓住核心语义,同时也能了解到其语义的演变轨迹。这种层次感的设计,对于学术研究者和业余爱好者都同样友好。此外,它的索引系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不仅有按拼音首字母检索,还有偏旁部首的索引,对于那些只记得部分字形却不确定读音的用户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总体而言,它在“工具性”和“学术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体现了编纂团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力。
评分第三段评价: 我为我正在读初中的孩子买的这本词典,主要是希望他能摆脱对手机查词的依赖,培养真正的阅读习惯和对汉字的敬畏心。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难度适中,既能满足他应付学校考试的需求,又能激发他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特别是它在解释成语来源时,会引用古籍原文的片段,虽然孩子现在可能还无法完全理解那些文言文,但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非常重要。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它的例句选择非常贴合当代青少年的生活和认知水平,不会显得过于晦涩难懂,这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而且,这本书的装订非常结实,经常被孩子带去学校和图书馆,经受住了反复翻阅的考验,边角也没有出现松散或脱页的现象,看得出来出版社在质量控制上是下足了功夫的。比起那些内容简单、设计花哨的“速成”读物,我更愿意投资这种能够陪伴孩子长期成长的、内容扎实的工具书。
评分第二段评价: 作为一个常年需要撰写文案和进行深度阅读的文字工作者,我对工具书的实用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很多市面上的成语词典,要么是收录不全,要么就是对成语的现代应用指导不足。然而,这本词典在“活学活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它不仅仅停留在对典故的解释上,更深入地分析了特定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比如,对于那些意思相近但感情色彩迥异的成语,它都会配上对比性的例句分析,这一点对于避免我们在写作中出现“语病”或“不合时宜”的情况至关重要。我特别欣赏它对近现代成语使用情况的关注,很多新生的、约定俗成的表达也得到了合理的收录和界定,这让工具书不再是故纸堆里的陈旧知识,而是能跟上时代步伐的鲜活参考。每次遇到需要精确表达的场合,我都会习惯性地翻开它,那种“尽在掌握”的踏实感,是任何快速检索的APP都无法给予的。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立体的成语知识网络,让人在使用中能够不断地自我修正和提升。
评分第一段评价: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流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那种纸张的质感和油墨的清晰度都让人感到制作方的用心。尤其是封面那种典雅又不失现代感的配色,放在书架上绝对是一道风景线。我一直很喜欢收藏实体词典,因为那种翻阅时指尖触碰纸张的沙沙声,是电子设备永远无法替代的体验。内页的排版布局也相当考究,字体大小适中,繁简对照清晰明了,即便是长时间查阅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关于内容的详实程度,我只能说,作为一本工具书,它在细节的处理上达到了一个令人赞叹的高度。很多我以为已经遗忘的、或者在网络上搜索也难以定位的冷僻成语,在这里都能找到它们精准的解释、出处和典型的例句。那种循着线索一步步深入了解一个成语历史演变的过程,比单纯看一个简单的定义要有趣得多。它不仅仅是一个查找工具,更像是一扇通往古代汉语智慧宝库的窗户,让我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这绝对是值得投资的一本工具书,它的实体价值和学习价值都远远超出了定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