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舞台灯光工程设计与应用
定价:39.80元
作者:谢咏冰 等编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1114821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舞台灯光工程设计与应用》撰写团队中谢咏冰先生长期从事舞台灯光、音响工程,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除了两位经验丰富的行业人士罗蒙先生和吴保骏先生外,还有中国演艺技术和设备协会的元老、我国演出系统技术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信息技术专家张飞碧先生。全书分为4章,第1章舞台装置和舞台灯光概述,第2章舞台灯光工程设计,第3章舞台灯光传输网络系统,第4章舞台灯光工程应用案例。
目录
序言
第1章 舞台装置和舞台灯光概述
1.1 剧场、舞台概述
1.1.1 剧场分类
1.1.2 舞台分类
1.1.3 剧场、舞台常用术语
1.1.4 舞台幕布系统
1.1.5 舞台吊杆系统
1.2 舞台灯光常用术语
1.3 照明色彩的特性和舞台灯光的特点
1.3.1 照明色彩的心理特性
1.3.2 舞台灯光的特点
1.4 舞台布光和灯具选用
1.4.1 舞台照明工程术语
1.4.2 舞台布光原理
第2章 舞台灯光工程设计
2.1 舞台灯光系统设计原则和工艺设计要求
2.2 舞台灯光系统的基本配置
2.3 舞台灯光控制系统
2.3.1 数字调光台
2.3.2 电脑灯控制台
2.3.3 换色器控制台
2.3.4 调光器
2.4 舞台灯具
2.4.1 常规舞台灯具
2.4.2 LED舞台节能灯
2.4.3 电脑灯
2.4.4 舞台激光灯
2.4.5 舞台特殊效果设备
2.5 多功能剧院舞台灯光系统设计举例
2.5.1 舞台灯光系统技术要求
2.5.2 设计引用参考标准
2.5.3 舞台灯光工程设计说明
2.5.4 设计指标
2.5.5 系统构成
2.5.6 舞台灯光回路设计
2.5.7 主要设备技术性能
2.5.8 舞台灯光设备用房要求
2.6 舞台灯光施工工艺
2.6.1 供电与接地
2.6.2 抗干扰综合措施和电气管线敷设工艺
2.6.3 设备安装工艺
2.7 舞台灯光系统调试
2.7.1 调试准备工作
2.7.2 灯光控制系统调试
2.7.3 总体调试
2.7.4 满负荷、长时间稳定性试运转
2.8 舞台灯光设计应用
2.8.1 电视剧院
2.8.2 主题秀剧院
2.8.3 多媒体舞台灯光的未来发展
第3章 舞台灯光传输网络系统
3.1 DMX 512数字多路通信传输协议
3.1.1 DMX 512通信标准的数据帧结构
3.1.2 DMX 512通道数据组的结构
3.1.3 DMX 512数据通信的定时数据
3.2 DMX 512的技术特性
3.2.1 DMX 512的网络结构
3.2.2 EIA-485通信规范
3.2.3 网络终端匹配电阻(Termination resistor)
3.2.4 中继器和分路器/分配放大器(Repeater and split-ter/Distribution amplifiers)
3.2.5 网络隔离
3.3 DMX 512的寻址方法
3.4 调光台与调光器的互联配接
3.4.1 配接计算机(Patching computer)
3.4.2 合并计算机(Merging computer)
3.5 ACN(Multipurpose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多用途网络控制协议
3.6 Art-Net灯光控制网络
3.7 灯光控制网络传输系统实施方案
3.7.1 半网络灯光控制系统方案
3.7.2 络灯光控制系统方案
3.7.3 网络DMX矩阵灯光控制系统方案
3.7.4 光纤网络数字调光控制系统
3.7.5 无线传输网络系统
第4章 舞台灯光工程应用案例
4.1 中国国家大剧院舞台灯光工程
4.1.1 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舞台灯光工程
4.1.2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舞台灯光工程
4.1.3 国家大剧院戏剧场舞台灯光工程
4.2 上海大剧院舞台灯光系统改造工程
4.2.1 工程概述
4.2.2 改造方案的亮点及实现的功能
4.2.3 灯光系统改造方案
4.3 上海音乐厅舞台灯光系统改造工程
4.3.1 网络传输方案
4.3.2 网络控制设备
4.3.3 灯光控制系统配置
4.4 上海世博中心(红厅)舞台灯光系统工程
4.4.1 会议灯光系统方案设计
4.4.2 演出灯光系统方案设计
4.5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舞台灯光系统工程
4.5.1 世纪大会堂舞台灯光系统设计指标
4.5.2 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4.5.3 主要设备功能说明
4.6 贵州省人民大会堂舞台灯光系统工程
4.6.1 舞台灯光设计原则和工艺设计要求
4.6.2 舞台布光方案
4.6.3 灯光网络控制系统
4.6.4 舞台灯光设备配置
4.6.5 灯光系统电气设备的安全设置
4.7 江苏广电中心3000m2电视演播剧场灯光照明系统工程
4.7.1 工程概述
4.7.2 功能定位及设计原则
4.7.3 设计的特点与难点
4.7.4 灯光照明系统设计方案
4.7.5 舞台灯光系统电气设计
4.8 安徽省广电新中心3600m2电视演播剧场灯光系统工程
4.8.1 工程概述
4.8.2 设计原则和系统功能
4.8.3 设计方案特点
4.8.4 灯光系统设计方案
4.8.5 灯光系统设备抗干扰特性设计
参考文献
作者选介
内容提要
本书共四章,第1章舞台装置和舞台灯光概述,第2章舞台灯光工程设计,第3章舞台灯光传输网络,第4章舞台灯光工程应用案例。本书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方式,较系统地论述了舞台灯光工程设计方法,并列举了国家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省人民大会堂、广播电视中心演播厅等不同类型舞台灯光工程设计案例,是从事舞台灯工程设计和灯光师的良师益友,也可供艺术院校相关专业作为教学参考书。
文摘
版 次:1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2004年01月01日开 本:纸 张:胶版纸包 装:精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11133421
所属分类:
图书>艺术>戏剧艺术/舞台艺术>戏剧艺术理论
快速直达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目 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舞台灯光的部系统专著,它的出版将会对我国舞台灯光艺术与教学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本书是一本历史性与实用性、艺术性与技术性、知识性与探索性、理论性与可操作性相互交融的综合性论著,它是五位作者长期舞台灯光教学、艺术创作与研究探索的结晶。全书分为十篇,内容涵盖舞台灯光艺术和技术。书中附有大量的图片和剧照。 本书主要面向从事舞台演出的灯光设计和灯光工作有关人员,从事剧场建筑设计的建筑师、照明师。本书可用作全国文艺院校相关专业的教科书或参考书;对于从事影视照明、舞台美术、导演等人员也颇具参考价值。此外还可供舞台灯光设备生产厂的科技人员和其他照明业的从业人员参考。
目 录
前言
篇 泛论舞台光
章 舞台灯光的作用与发展
第二章 中国舞台灯光发展史略
第三章 舞台灯光的特点与知识结构
第二篇 灯光设计形成概要
第四章 设计构思的基础
第五章 设计方案的落实
第三篇 舞台光学与灯具
第六章 光与光的传播
第七章 光学成象
第八章 光度学基础
第九章 舞台照明光源
第十章 舞台灯具
第十一章 舞台灯光特种设备
第四篇 舞台灯光控制系统
第十二章 舞台灯光控制设备概述
第十三章 舞台灯光控制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第十四章 调光器
第十五章 舞台灯光的集中控制
第十六章 电脑灯及使用DMX512控制协议的其他舞台设备
第十七章 舞台灯光控制系统的组成
第十八章 舞台灯光控制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第五篇 视觉与色彩学
第十九章 光与视觉
第二十章 颜色视觉
第二十一章 灯光色彩学
第六篇 舞台灯位系统
第二十二章 剧场与舞台灯位
第二十三章 镜框式舞台灯位基本功能及布光规律
第二十四章 舞台灯位工程设计中艺用功能研讨
第二十五章 舞台灯位供电回路研讨
第二十六章 舞台灯位系统相关问题
第七篇 舞台照明工程设计实例
第八篇 光的空间构成
第九篇 超大型演出的灯光设计与实施
第十篇 实践、感悟、追求
附录
书 名 现代舞台工程设计与调音调光技术
丛书名称
ISBN书号 978-7-115-40115-1 价 格 98.00
库 存 0 出版日期 201602
装 帧 平装 页 数 641
作 者 梁华
上架建议 --
特色介绍 舞台音响系统、灯光系统、机械系统的综合性实用技术图书,书中给出的实例都是真实工程经验总结,可借鉴性很强。
内容介绍
版 次:2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2011年07月01日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包 装:平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2316591
所属分类:
图书>工业技术>电子 通信>无线通信
快速直达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目 录
前 言
下载读书
编辑推荐
高维忠编著的《音响工程设计与音响调音技术(第2版)》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音响工程和音响调音中所用的音响设备及其使用,重点介绍了声场设计方法以及抑制啸叫的方法,尤其对**的数字调音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等数字音响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音响工程和音响调音中所用的音响设备及其使用,重点介绍了声场设计方法以及抑制啸叫的方法,尤其对*的数字调音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等数字音响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内容包括音响调音基础知识、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声学基础知识、音频线缆与接插件、电声器件、声源设备、调音台与信号处理系统以及音响系统、音响工程设计、扩声系统的调节和灯光基础知识。本书内容注重实际使用和实际设计方法,力求能解决实际问题。
本书适合从事现代音响工程设计的技术人员及音响调音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目 录
前言
版前言
章 音响调音基础知识
节 音响系统组成
第二节 音响调音工作简介
第三节 音响工程和音响调音中常用的工具、设备和焊接技术
第四节 电声设备技术指标的意义和测量
第五节 常用音频测量仪的种类、用途和简单工作原理
第二章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
节 电路基础知识
第二节 电磁感应定律
第三节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第四节 整流电路及直流稳压电路
第五节 电压放大电路
第六节 功率放大电路
第七节 数字信号基础知识
第八节 信号的输人、输出形式及传输方式
第三章 声学基础知识
节 声音的产生与声波的物理量
第二节 人耳的听觉特性
第三节 声波传播的几种状态
第四节 相关电声名词术语
第五节 混响和混响时间
第六节 室内声场环境
第七节 语言和音乐的特性、乐声的频率
第四章 音频线缆与接插件
节 音频线缆的用途、种类和特点
第二节 音频信号接插件的用途、种类和特点
第五章 电声器件
节 传声器
第二节 扬声器与扬声器系统
第三节 耳机
第六章 声源设备
节 卡座
第二节 电唱机
第三节 电子乐器(电子钢琴)
第四节 激光唱机和视盘机
第五节 MD录放机
第七章 调音台与信号处理系统
节 调音台
第二节 调音台电平调节举例及与外部设备的连接
第三节 频率均衡器
第四节 压限器
第五节 延时器
第六节 混响效果器
第七节 噪声门
第八节 电子分频器
第九节 声激励器
第十节 反馈抑制器
第十一节 自动混音台
第十二节 功率放大器
第十三节 媒体矩阵
第十四节 数字音频工作站
第八章 音响系统
节 音响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第二节 音响系统接口的配接原则
第三节 音响设备相位关系的正确处理
第四节 功率放大器与扬声器系统的配接及声压级估算
第五节 视频信号的概念
第六节 晶闸管和灯光控制
第七节 音频系统接地问题
第九章 音响工程设计
节 声场设计概论
第二节 扩声系统声学指标
第三节 室内扩声系统的技术指标及物理意义
第四节 扩声系统技术指标的测量
第五节 工程设计举例
第六节 扩声过程中啸叫的产生机理和抑制方法
第十章 扩声系统的调节
节 几种音频处理器的正确使用及系统开启
第二节 音频处理器的整体运用及其对音乐的综合处理
第三节 主观音质评价
第四节 与音响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五节 传声器的选择和使用
第六节 扩声系统中设备故障的判断与排除
第七节 扩声系统电平调节方法
第八节 关于音响系统中设备间连接的阻抗关系
第十一章 灯光基础知识
节 光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灯具和电光源
附录 音响技术术语英汉对照
参考文献
前 言
本书自2007年出版版以来,承蒙广大读者支持,先后三次印刷,销售近万册,编者在这里诚心诚意地感谢各位读者。鉴于本书出版到现在已历时四年,而在这四年中音响扩声技术及设备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版社和编者商量后达成共识,决定对版做一些必要的修改和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在第二版中,编者对“第二章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的内容增加了数字电路基础知识、信号的输入、输出形式及传输方式等相关内容;对“第三章声学基础知识”内容重点增补了关于室内声场环境方面的一些知识;对“第四章音频线缆与接插件”内容增加了一些接插件接线知识等内容;对“第五章电声器件”内容的传声器部分和扬声器部分均增加了一些有用知识;对“第八章音响系统”、“第九章音响工程设计”的内容增加了一些内容,尤其是工程设计举例方面的说明更具体一些,便于读者按照书中内容自己完成声场设计,并对声场设计有理性认识;对“第十章扩声系统的调节”内容做了重点增补,将编者近四年来在培训中学员提出的代表性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例如,扩声系统电平调节方法讨论、关于音响系统中设备间连接的阻抗关系以及对各种周边设备在系统中的作用等进行了分析,从而对系统统调从理论上进行了说明。实际上除了正规演出场所和演出团体配有专职灯光师外,大部分场合只有音响师,没有灯光师,灯光操作由音响师兼职,所以对于音响师而言,了解一些灯光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再版时增加了第十一章灯光基础知识,介绍了光学的基础知识和灯具的基础知识。
希望本书第二版的修改对广大读者有一定帮助。
《现代舞台工程设计与调音调光技术》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技术的提升,更多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我一直认为灯光和音响是舞台上的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但这本书却巧妙地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强调了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两者配合,来创造更具沉浸感的观演体验。书中不仅仅是分别介绍了灯光和音响的技术,而是更侧重于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例如,如何通过灯光的色彩和亮度变化,来呼应音乐的节奏和情绪,或者如何通过音响的空间感和层次感,来强化灯光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氛围营造”的章节,通过灯光和音响的配合,来模拟不同的场景,比如雨声、风声,配合柔和的光线,营造宁静祥和的氛围;或者模拟激烈的战斗场景,通过强烈的灯光闪烁和震撼的音效,来激发观众的肾上腺素。这种“整体性”的设计思路,让我看到了舞台艺术的无限可能。而且,书中还涉及了最新的调音调光技术,比如数字调音台、数字灯控台的操作技巧,以及一些高级的音频处理技术(如环绕声、空间音频)和灯光效果(如LED成像、激光投影)的应用。它让我意识到,现代舞台工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乘法”,是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评分《音响工程设计 灯光》这套书,对我来说,就像一个全能的“工具箱”,里面装满了解决舞台技术难题的“秘籍”。我最先翻阅的是《舞台灯光工程设计与应用》,它从最基础的光学原理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各种灯具的特性、配光方式,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情绪照明”的分析,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改变灯光的颜色和亮度,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人的心理和情感。书中还列举了大量实际案例,从古典戏剧到现代舞剧,从演唱会到晚会,分析了这些演出中灯光设计的巧妙之处。我尤其对书中提到的“留白”和“虚实结合”的灯光运用印象深刻,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灯光表现手法,能够让观众产生丰富的联想,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这本书让我觉得,灯光设计绝不仅仅是“照亮”,更是“表达”,是一种用光影讲故事的艺术。它让我看到了将我的艺术构想,通过精确的灯光设计来实现的可能性。紧接着,《舞台灯光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则将我的技术视野推向了更深处。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控制协议(DMX、Art-Net等)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演出需求,设计一套高度智能化、定制化的控制系统。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场景联动”的设计理念,如何将灯光、音响、甚至视频进行无缝的联动,实现多媒体的完美融合。这让我看到了,舞台技术不再是孤立的点,而是相互连接、协同工作的整体。最后,《现代舞台工程设计与调音调光技术》更是将灯光和音响这两个领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强调了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两者配合,来创造更具沉浸感的观演体验。书中关于“氛围营造”的章节,通过灯光和音响的配合,来模拟不同的场景,让我深受启发,它让我意识到,技术不仅仅是服务于艺术,更是能够“赋能”艺术,让艺术呈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整套书的逻辑清晰,内容翔实,案例丰富,无论是对于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从业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评分《舞台灯光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这一卷,对我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之前对灯光控制的理解,停留在最基础的调光台操作层面,觉得只要会调光、变色、走灯位就够了。但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控制协议(DMX、Art-Net等)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演出需求,设计一套高度智能化、定制化的控制系统。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场景联动”的设计理念,如何将灯光、音响、甚至视频特效进行无缝的联动,实现多媒体的完美融合。这对于一些大型的、复杂的演出,或者需要快速切换场景的音乐剧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操作,更是教你如何“设计”和“构建”。书中还深入探讨了各种控制台的功能和选型,以及如何进行编程,以实现最精妙的灯光变化。我记得其中有一部分讲到“事件触发式”控制,也就是通过特定的事件(比如演员的走位、音乐的某个节点)来自动触发灯光的变化,这让我看到了灯光控制的无限可能性。对于想要在舞台技术领域深耕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它让你不仅仅成为一个操作者,更能成为一个“设计师”。
评分在阅读《舞台灯光工程设计与应用》的过程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将复杂的技术问题,以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作为一名非技术出身的艺术创作者,我一直对灯光设计感到有些畏惧,总觉得那是一个需要深厚技术背景才能涉足的领域。但这本书,从最基础的光学原理开始,循序渐进地讲解了各种灯具的特性、配光方式、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它没有回避技术细节,但又不至于让人望而却步。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情绪照明”的分析,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改变灯光的颜色和亮度,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人的心理和情感。比如,暖色调的光线如何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冷色调的光线又如何带来疏离、神秘的感觉。书中还列举了大量实际案例,从古典戏剧到现代舞剧,从演唱会到晚会,分析了这些演出中灯光设计的巧妙之处。我尤其对书中提到的“留白”和“虚实结合”的灯光运用印象深刻,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灯光表现手法,能够让观众产生丰富的联想,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这本书让我觉得,灯光设计绝不仅仅是“照亮”,更是“表达”,是一种用光影讲故事的艺术。它让我看到了将我的艺术构想,通过精确的灯光设计来实现的可能性。
评分《现代舞台工程设计与调音调光技术》这本书,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现代”的,是“综合”的。它将灯光和音响这两个看似独立的技术领域,用一种非常融洽的方式结合起来。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多感官体验”的探讨,如何通过灯光和音响的协同配合,来最大化地调动观众的感官,从而创造出更具沉浸感的观演环境。书中不仅仅是分别介绍灯光和音响的调音调光技术,而是更侧重于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比如,如何通过灯光的色彩和亮度变化,来呼应音乐的节奏和情绪,或者如何通过音响的空间感和层次感,来强化灯光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我记得有一章讲到“环境营造”,通过灯光和音响的配合,来模拟自然场景,比如雨声、风声,配合柔和的光线,营造宁静祥和的氛围;或者模拟激烈的战斗场景,通过强烈的灯光闪烁和震撼的音效,来激发观众的肾上腺素。这种“整体性”的设计思路,对我这种跨界创作者来说,太有启发了。而且,书中还涉及了最新的调音调光技术,比如数字调音台、数字灯控台的操作技巧,以及一些高级的音频处理技术(如环绕声、空间音频)和灯光效果(如LED成像、激光投影)的应用。它让我意识到,现代舞台工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乘法”,是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评分从《舞台灯光工程设计与应用》中,我学到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知识,更是关于“叙事”的艺术。我一直认为,好的灯光设计,不仅仅是把舞台照亮,更应该是在“讲故事”。这本书就深刻地阐述了这一点。它从最基础的光学原理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各种灯具的特性、配光方式,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情绪照明”的分析,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改变灯光的颜色和亮度,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人的心理和情感。比如,暖色调的光线如何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冷色调的光线又如何带来疏离、神秘的感觉。书中还列举了大量实际案例,从古典戏剧到现代舞剧,从演唱会到晚会,分析了这些演出中灯光设计的巧妙之处。我尤其对书中提到的“留白”和“虚实结合”的灯光运用印象深刻,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灯光表现手法,能够让观众产生丰富的联想,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这本书让我觉得,灯光设计绝不仅仅是“照亮”,更是“表达”,是一种用光影讲故事的艺术。它让我看到了将我的艺术构想,通过精确的灯光设计来实现的可能性。
评分《舞台灯光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这一卷,对于我这种希望深入了解舞台技术核心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一直对灯光控制系统的复杂性感到好奇,这本书则将它剥茧抽丝般地展现在我面前。从DMX、Art-Net等控制协议的原理,到如何根据不同的演出需求,设计一套高度定制化的控制系统,这本书都做了详尽的阐述。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系统集成”的部分,如何将灯光、音响、视频等各个子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整体的协同工作。这对于一些大型的、复杂的演出,或者需要快速切换场景的音乐剧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教授操作技巧,更是培养“设计思维”。书中还深入探讨了各种控制台的功能和选型,以及如何进行编程,以实现最精妙的灯光变化。我记得其中有一部分讲到“故障排除与维护”,这对于保证演出顺利进行非常重要,也体现了作者的严谨。这本书让我看到,舞台灯光控制不再是简单的“命令下达”,而是一个集技术、艺术、管理于一体的复杂工程。
评分这套书中最让我感到惊喜的,莫过于《舞台灯光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这一卷。我一直以为灯光控制就是操作控制台,调光、变色、走灯位,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控制协议(DMX、Art-Net等)的原理和应用,更让我大开眼界的是,它还讲解了如何根据剧目需求,设计一套高度定制化的控制系统。从硬件的选择,到软件的编程,再到不同系统之间的联动,这本书都做了非常深入的探讨。我记得其中有一部分讲到“智能化”灯光控制,如何通过传感器、预设程序、甚至与演员动作的实时互动,来实现更精妙的灯光变化。这对于一些大型的、复杂的演出,或者需要快速切换场景的音乐剧来说,简直是救星。它不仅考虑了如何让灯光“动起来”,更考虑了如何让灯光“智能地”服务于表演。我以前接触过一些简单的联动,比如声控灯光,但这本书介绍的更高级的联动,比如将灯光与舞台机械、视频特效融为一体,实现多媒体的完美融合,这让我看到了舞台技术发展的无限可能。书中还特别强调了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这些都是在实际项目中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避免了在演出过程中出现技术故障的风险。对于想要自己搭建或者升级舞台控制系统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典,它教会你不仅仅是“怎么用”,更是“怎么设计”。
评分拿到这套书,我第一个念头就是——太及时了!我一直深耕舞台艺术创作,从最早的独立制作,到现在参与一些剧团的整体项目,最让我头疼的往往是技术层面的细节。尤其是灯光和音响,它们直接决定了观众的沉浸感和情绪体验,但很多时候,我们只能依赖工程师的经验,自己懂的却很有限。这套书的出现,简直是解决了我的“痛点”。第一卷《舞台灯光工程设计与应用》,光看目录就让我眼前一亮。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介绍,而是从基础原理讲起,比如光学、色彩学在舞台上的应用,各种光源的特性,然后深入到不同类型舞台(剧场、音乐厅、户外演出等)的灯光设计思路和具体方案。我特别关注了里面关于“灯光的情感表达”那一章节,作者通过大量案例分析,阐述了如何用灯光去塑造人物内心、烘托气氛、引导观众视线,这对我这种创作者来说,简直是金矿!它不仅仅是技术手册,更是艺术指南。我以前总是觉得灯光是“后期”的事情,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灯光设计应该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甚至可以反过来启发剧本和表演。比如,书中提到的“时间性”在灯光设计中的运用,如何通过光色的变化来暗示时间的流逝,或者制造心理上的戏剧张力,这些细节真的让我茅塞顿开。而且,它还涉及了灯光设备的选型、布线、安全规范,这些都是实际操作中必须考虑的,避免了走弯路。我甚至已经开始构思,在下一部作品中,如何利用书中介绍的某种特殊的灯光效果,来营造一种超现实的梦境感,这简直太令人兴奋了!
评分《现代舞台工程设计与调音调光技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灯光与音响融合的无穷魅力。我一直以为灯光和音响是舞台上两个独立的“配角”,但这本书告诉我,它们其实是能够互相成就的“主角”。书中不仅仅是分别介绍了灯光和音响的技术,而是更侧重于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例如,如何通过灯光的色彩和亮度变化,来呼应音乐的节奏和情绪,或者如何通过音响的空间感和层次感,来强化灯光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沉浸式体验”的章节,通过灯光和音响的配合,来模拟不同的场景,比如雨声、风声,配合柔和的光线,营造宁静祥和的氛围;或者模拟激烈的战斗场景,通过强烈的灯光闪烁和震撼的音效,来激发观众的肾上腺素。这种“整体性”的设计思路,让我看到了舞台艺术的无限可能。而且,书中还涉及了最新的调音调光技术,比如数字调音台、数字灯控台的操作技巧,以及一些高级的音频处理技术(如环绕声、空间音频)和灯光效果(如LED成像、激光投影)的应用。它让我意识到,现代舞台工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乘法”,是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