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59.2-2013 半导体变流器 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 第1-2部分:应用导则

GB/T 3859.2-2013 半导体变流器 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 第1-2部分:应用导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GB/T 3859
  • 2-2013
  • 半导体变流器
  • 电网换相变流器
  • 应用导则
  • 电力电子
  • 标准
  • 工业标准
  • 测试
  • 规范
  • 设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国建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15502681
商品编码:28321207633

具体描述


GB/T 3859.2-2013
半导体变流器 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 第1-2部分:应用导则
【标准编号】GB/T 3859.2-2013
【标准名称】半导体变流器 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 第1-2部分:应用导则
【英文名称】Semiconductor converters -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s - Part 1-2: Application guide
【出版单位】中国质检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标分类】 >  > 
【ICS 分类】29.200.00
【代替标准】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电力电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保定莱特整流器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电通电力电子有限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创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集团北京华泰变压器有限公司、北京金自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13年7月19日
【实施日期】2013年12月2日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
【开本页数】16 开 / 76 页
【标准定价】63.00 

相关公告

 [2013-7-19]

内容简介 引用标准 
  GB/T 3859的本部分给出GB/T 3859.1涵盖的基本要求规范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导则,以使GB/T 3859.1中规定以可控的形态适应于特殊应用。为便于使用GB/T 3859.1,在技术关键点处给出了背景信息。 
  本部分主要涵盖电网换相变流器。就现行标准不可能提供必要的资料而言,本部分本身不是规范(除非涉及某些辅助部件)。

好的,下面是针对您提供的书名《GB/T 3859.2-2013 半导体变流器 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 第1-2部分:应用导则》所撰写的,不包含该标准具体内容的图书简介。 --- 现代电力电子系统与电能质量优化:原理、设计与实践 本书聚焦于当代电力电子技术在工业、能源传输与分布式发电领域的核心应用、系统集成挑战以及关键的电能质量控制策略。本书旨在为电力系统工程师、电力电子设备设计师以及从事新能源并网研究的技术人员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基础与工程指导。 第一部分:电力电子系统基础与拓扑演进 本部分首先对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重点剖析了基于IGBT、MOSFET及SiC等新型半导体器件的变流器拓扑结构。内容涵盖了从经典的两电平、三电平到多电平NPC、Flying Capacitor、以及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等前沿拓扑的原理、优缺点分析与适用场景。 深入探讨了不同拓扑在开关频率、谐波特性、电压平衡控制以及元件应力方面的差异。特别阐述了串联型、并联型以及混合型MMC结构在超高压直流输电(UHVDC)和柔性交流输电(FACTS)装置中的核心作用。对于功率器件的选择与驱动,本书提供了详细的选型指南,包括热管理、可靠性评估以及先进的驱动电路设计,以应对日益提升的功率密度需求。 第二部分:先进控制策略与系统集成 电力电子变流器的高性能运行依赖于精密的控制算法。本部分详细阐述了当前主流的控制方法,从传统的基于平均值模型(Average Model)的电压/电流控制,过渡到基于非线性控制和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的复杂系统。 详细介绍了同步原理在并网系统中的应用,包括锁相环(PLL)的各种类型(如基于同步旋转参考系的PLL、虚拟同步机VSM控制)及其在电网阻抗变化、频率漂移等恶劣工况下的鲁棒性设计。对于电网换相技术(LCC-HVDC)的控制,本书侧重于研究其在功率传输稳定性、直流侧电压和电流的动态支撑能力方面的优化技术。 此外,系统集成是实现高可靠性运行的关键。本书探讨了变流器模块化设计、冗余策略的实现,以及控制平台(如DSP、FPGA)的硬件选型与软件架构设计,确保控制系统的高实时性与低延迟。 第三部分:电能质量管理与电磁兼容(EMC) 随着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并入电网,电能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本部分成为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系统性地分析了变流器运行中产生的电流谐波、电压闪变、负序分量以及直流分量对电网的影响。 谐波治理与滤波技术: 本书详细分析了不同控制策略(如正弦脉宽调制PWM、空间矢量调制SVM)产生的谐波电流分布。重点介绍了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和混合型滤波器(HAF)的设计与控制。对于高功率应用,书中提供了无源滤波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谐振点抑制、阻抗匹配和动态响应的改进。特别关注了在电网阻抗未知或变化时,如何设计出具有宽频率抑制范围的滤波器组。 电磁兼容性(EMC)设计: 电力电子系统是主要的电磁干扰源和受干扰对象。本书从源头入手,探讨了高频开关噪声的产生机理,包括导线环路电流、共模(CM)和差模(DM)噪声的传播路径。提供了详细的EMC设计指南,包括: 1. 屏蔽技术:壳体材料选择、接地方案的优化。 2. 滤波设计:电源输入/输出端的共模扼流圈设计与优化。 3. 布局设计:高频电流回路最小化、信号与功率部分的物理隔离。 电压支撑与暂态穿越能力: 针对现代电网对新能源接入点的“电网代码”要求,本书深入研究了变流器如何实现低电压穿越(LVRT)和高电压穿越(HVRT)功能。这涉及到控制系统如何快速识别故障、如何通过无功功率快速补偿来支撑电网电压,以及如何协调有功功率的暂时性抑制策略,以避免设备跳闸和电网失稳。 第四部分:新兴应用与未来展望 本部分将视角投向电力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1. 柔性直流输电与FACTS: 探讨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的STATCOM、SVC、TCSC等柔性交流输电设备在电网稳定性和潮流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它们与MMC在多馈入系统中的协同工作机制。 2. 绿色能源并网: 聚焦于光伏逆变器和风力发电机变流器的先进控制技术,特别是针对弱电网环境下的并网稳定性和寄生振荡抑制方法。讨论了虚拟同步机(VSM)控制在提升并网点惯量和阻尼方面的潜力。 3. 工业驱动与电机驱动: 简要介绍了高压变频器(HV VFD)中应用的多电平技术,以及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中的高动态控制与容错策略。 本书内容严格遵循工程实践的严谨性,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力求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可靠的电力电子系统设计与优化工具箱。 ---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在选择这本书之前,对“电网换相变流器”的概念并没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但因为我的工作会间接涉及到一些电力电子设备的设计和集成,所以一直想找一本能够系统性介绍这类设备的书。这本书的标题给我一种“官方权威”的感觉,特别是“通用要求”和“应用导则”这样的字眼,让我觉得它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和方向。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LCC的基本工作原理、核心技术以及它在整个电力电子领域中的定位。例如,与其他类型的变流器(如电压源换相变流器VSC)相比,LCC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在哪些应用场景下LCC更具竞争力?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LCC的拓扑结构、关键器件的选择原则、以及基本的控制方法?此外,对于“通用要求”部分,我期待它能像一部“使用说明书”,为我们提供关于设备性能、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基本考量,即便我不是直接的设计者,也能在与供应商沟通时,更清楚地了解他们的产品是否符合行业的基本规范。

评分

这本《GB/T 3859.2-2013 半导体变流器 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 第1-2部分:应用导则》我拿到手已经有一阵子了,一直想找个时间好好研读一番。作为一名在电力电子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对电网换相变流器(LCC)的应用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新能源发电并网、大规模储能系统以及一些复杂的工业驱动领域,LCC技术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关键。这本书的名称就直接点出了其核心内容,并且明确了其标准化的定位,这对于我们实际工程应用来说,无疑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可行的操作指南。我特别期待它在“应用导则”部分能提供更具体、更接地气的指导,比如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如何根据电网的特点、负载的需求以及经济性等因素,来选择和设计合适的LCC拓扑结构,如何优化控制策略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在故障诊断和保护方面有哪些推荐的方案。很多时候,理论知识再扎实,如果不能转化为实际可行的工程解决方案,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为我们这些一线工程师提供更直接的帮助,让我们可以更自信、更高效地应对项目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通用要求”这部分的期许。在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和应用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标准和规范,但有时感觉它们要么过于宽泛,要么过于侧重某个细分领域,而一套能够覆盖半导体变流器普遍性问题的“通用要求”,将极大地简化我们在不同项目之间的技术迁移和标准对接工作。我希望这部分内容能够涵盖从器件选型、设计验证、可靠性测试到电磁兼容性(EMC)、安全防护等一系列关键环节的统一规范。例如,在器件选型方面,是否有关于特定半导体器件(如IGBT、MOSFET、SiC等)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参数要求和寿命预测方法;在可靠性测试方面,是否有明确的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和环境适应性评估标准。此外,对于LCC这样一个与电网紧密交互的设备,其对电网的谐波影响、电压闪变以及功率因数等方面的要求,也至关重要。我期望书中能提供清晰的量化指标和测试方法,帮助我们在设计初期就能规避潜在的电网兼容性问题,确保设备运行的平稳性和对电网的友好性。

评分

作为一名从事电网侧储能系统研发的工程师,我对《GB/T 3859.2-2013 半导体变流器 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 第1-2部分:应用导则》这本书的关注点在于其“通用要求”和LCC在电网应用方面的具体指导。在建设大规模储能电站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将直流储能装置(如电池、超级电容)转化为交流电并并入电网的关键技术难题。LCC作为一种能够实现高功率、高效率能量转换的技术,在这一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我希望书中关于“通用要求”的部分,能够提供关于电力电子变流器在并网接口方面的共性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谐波抑制、频率响应、功率调节能力、以及与电网电压和频率波动的适应性。而“应用导则”部分,则需要针对LCC在电网侧储能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在电网发生短路或电压跌落时,LCC的保护和快速恢复机制;如何通过LCC实现对电网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精确控制,以满足电网运行的调度需求;以及在多台LCC并联运行时,如何实现均流和协同控制,保证整个储能系统的稳定运行。

评分

这本书的主题“半导体变流器”涵盖的范围非常广阔,而“电网换相变流器”又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分支。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对LC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看好。在许多高功率的电机驱动、轧机控制、或者一些特定的工业流程控制中,LCC凭借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以及对电网的较低污染等优势,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换相方式。我希望本书在“应用导则”部分,能够深入探讨LCC在这些具体工业场景下的最佳实践。例如,在精密伺服控制领域,如何通过LCC实现极高的动态响应速度和位置控制精度;在重载驱动领域,如何设计大功率LCC系统来满足严苛的启动转矩和过载能力要求。另外,对于LCC与各种电机类型(如同步电机、异步电机)的匹配问题,以及针对不同工况下的控制策略优化,如果书中能提供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图表说明,那将是对我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毕竟,理论的推导固然重要,但实际工程中的各种“坑”和“窍门”,往往需要通过经验和实践来积累,而一本优秀的指导手册,就能帮助我们少走弯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