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有声国学胎教 | ||
| 作者: | 汉竹 | 开本: | |
| YJ: | 39.8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 =CY部 | 出版时间 | 2015-12 |
| 书号: | 9787553755229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有声诵读 三字经(节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D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1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赐子好名
义方,知义,智信,子恩
故事解读
铁杵磨成针
子不学,非所宜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学习很不用功,看书时总是三心二意。
有YT,他拿着书抱怨说:“ 这么厚的一本书,要读到什么时候啊!”于是,他把书扔到一旁,偷偷地溜了出去。
走到河边,他看见一位老奶奶正在磨(mó)刀石上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杵(chǔ)。李白好奇地问:“老奶奶,请问您这是在干什么呢?”“我在磨一根针来缝衣服。”老奶奶说。李白觉得很纳闷,又追问道:“这么粗一根铁杵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奶奶抬起头,慈祥地笑着说:“孩子,铁杵这么粗,但是我每天磨一点,它J细一点,我天天磨它,再粗的铁杵也会给我磨成一根针。”说完,老奶奶又低下头继续磨针。
李白听了恍(huǎng)然大悟,读书不也是这样一个道理吗?他立即转身跑回家去,拾起了扔在地上的书,捧在手上,认真地读了起来。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想着偷懒(lǎn),开始用心读书。
后来,李白成为了我国历SS一位伟大的诗人,被后世人称为“诗仙”。
*“子不学,非所宜”说的是孩子不肯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李白”为什么叫“李白”
相传在李白七岁时,父亲准备给他起个正式的名字。此时正逢春日,院中树木葱翠、繁花似锦,父亲即兴开口吟诗,还把Z后一句留给李白来接。李白望着盛开的李树花,接道:“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很是称赞,便把“李白”二字选作了儿子的名字。宝宝,我该给你取什么名字呢? 目录有声诵读 三字经 11
故事解读
孟母三迁·14
铁杵磨成针·16
凿壁借光·19
王羲之教子·20
孔融让梨·22
新解二十四孝·24
汉字一到十的演变·26
高山流水遇知音·29
愚公移山·30
苏武牧羊·32
诗词欣赏
唐诗(选录) 35
……
有声诵读 弟子规 37
……
有声诵读 千字文 57
……
有声诵读 百家姓 85
……
有声诵读 论语 109
……
有声诵读 笠翁对韵 129
……
有声诵读 增广贤文 147
……
附录 古风胎教音乐 164这本书的体量和内容组织方式,展现了一种高超的平衡艺术。它既保留了古典文学的精髓和厚度,又在呈现上做到了极大的现代化和易接受性。我欣赏它没有为了迎合“胎教”的标签而过度简化内容,而是坚持了内容的纯粹性。这让我在使用时更加放心,知道我给予的接触是高质量的文化熏陶。而且,从内容脉络来看,它似乎经过了精心策划,知识点的递进和情绪的转换都非常自然流畅,不像有些教材那样显得生硬和突兀。这种顺滑的过渡,对于需要长时间沉浸体验的听读过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提供的是一种持续的、有层次感的体验,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这一点让我非常赞赏。
评分从我个人的使用体验来说,这本书的“可操作性”非常强,它的设计理念似乎考虑到了现代父母的实际生活场景。我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如何“正确地”使用它,只要按照它建议的节奏去接触,就能感受到它的益处。那种对传统美学的提炼和重塑,让原本可能显得有些高冷的国学内容,变得触手可及,充满了亲和力。我发现,当我沉浸于这些文字的韵律中时,我自己的专注力和耐心也有所提升。这说明这本书的影响力是双向的,它不仅作用于被教导者,也能反过来提升教导者的心境,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工具所应具备的品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抓人眼球,那淡雅的竹纹背景配上古朴的字体,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气氛中。我是在一家独立书店偶然翻到它的,当时就被那种沉静的书卷气吸引了。书页的纸张质地也非常好,拿在手里有一种温润的触感,让人爱不释手。装帧的细节处理得很到位,即便是作为礼品赠送,也显得体面又有格调。这本书的整体排版也十分考究,疏朗有致,阅读起来完全没有压迫感,即便是面对那些传统的文字,也显得清晰易读。那种仿佛能闻到墨香的质感,真是让人在翻阅的瞬间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用心。我特别留意了它的装帧工艺,可以看出是用心打磨过的,体现了一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这点对于一本承载文化重量的书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加分项。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能够安抚孩子心神,同时又能潜移默化进行启蒙的读物,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润物细无声”。它的文字选择和编排逻辑,透着一股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全不是那种为胎教而胎教的浅薄读物。我试着自己先读了几页,发现那些文字本身就具有一种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非常强。这种美感,即便只是在脑海中默默感受,也能察觉到它对情绪的稳定作用。它似乎没有刻意去说教什么大道理,而是通过精妙的语言结构,自然而然地引导听者进入一种平和、有序的状态。这种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滋养,远比单纯的知识灌输要来得深刻和持久,非常符合我对高品质早期教育的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调性,非常适合追求内心平静的现代家庭。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能找到一本能让人慢下来、沉浸于古典韵味中的读物,实属难得。它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所承载的知识,更在于它所营造的那种氛围——一种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敬畏和对生命最初阶段的温柔呵护。从内容的选择上,能看出编撰者深厚的文化积淀,他们精准地把握了哪些元素最能带来平和与启迪。这是一种超越了普通教育产品的“哲学高度”,它在无声无息中构建了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入口,让人由衷地感到踏实和安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