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2018版 | 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4-01 |
| 作者:本书编委会 | 译者: | 开本: 16开 |
| 定价: 85.00 | 页数: | 印次: 16 |
| ISBN号:9787503041327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5 |
本教材为全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之一,紧扣《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大纲》,涵盖 了大纲中“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科目的全部内容。具体内容分两篇:**篇为测绘法律法规; 第二篇为测绘项目管理。 本教材可供参加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复习备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测绘地理信息 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可用于指导测绘地理信息有关单位的日常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坦率地说,略显枯燥,节奏把握得不太好。它似乎认为所有读者都对测绘行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和历史沿革有着同样的兴趣。前几章花了大量的篇幅去介绍各个层级政府部门的职能划分,以及相关法律的制定背景,这部分内容对于需要快速掌握“如何合规操作”的实际管理者来说,冗余信息太多了。我更希望能够直接切入到“具体操作规范”和“风险规避要点”上。例如,在招投标环节,如何确保所有参与方对测绘标准的理解一致?如何设计一份能有效约束成果交付质量的合同范本?书中对这些实操层面的技术性条款讨论得非常简略,往往一笔带过,然后又花大篇幅去解释《测绘法》某一条款的立法精神。这使得全书的“密度”很不均匀,时而感觉信息量爆炸,时而又觉得空洞无物。如果能将法规和管理内容进行更精细的切割,比如用加粗或不同的版式来区分“必须遵守的红线”和“推荐采取的管理措施”,我想阅读效率会大大提高。现在这种大段的文字堆砌,让人很难快速定位到自己急需的那部分知识点。
评分这本书的术语使用和语言风格,也透露出一种官方文件的刻板感。大量的公文用语和高度抽象的概括,使得原本就有些晦涩的法规条文,在被引用进这本书后,变得更加难以理解。例如,描述一个简单的成果验收流程时,会使用到诸如“遵循审慎原则进行合规性核查”之类的表述,这对于非法律或行政出身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理解起来需要反复琢磨。我更喜欢那种能用清晰、直接的工程语言来阐述管理要求的书籍。如果作者能在每一章的开头或结尾,用一个“实操场景模拟”或者“常见问题解答”的形式,将抽象的法规落地到具体的操作细节上,那就太棒了。例如,当讲到数据权属问题时,能否给出一个“甲方、乙方、第三方数据处理机构”之间数据流转的清晰图示,并标注出每个节点对应的法律责任?缺乏这种直观的、图形化的信息辅助,使得这本书的知识转化率对我来说并不算高。它提供的知识是“正确的”,但传递的方式却显得有些“低效”。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中规中矩的,封面设计简洁,但那种略带陈旧的字体和排版,让我一下就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学习环境里。拿到手里掂了掂分量,就知道内容肯定不轻薄。我本来是想找一些关于现代测绘技术,比如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或者三维激光扫描在实际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希望能看到一些具体的软件操作流程或者数据处理的新方法。结果呢,这本书更多地像是将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文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汇编。对于初学者来说,也许能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认知,了解测绘行业从立项到成果归档的全流程中,哪些环节是法律红线,哪些是管理重点。但对于我们这些已经在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来说,里面提到的很多案例和细则,感觉像是停在了过去某个时间点,缺乏对当前快速迭代的技术环境的跟进。比如,对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在云计算和大数据背景下的新要求,这本书的着墨就显得相对保守和笼统了。翻阅过程中,我时不时会跳过那些大段的法规原文引用,直接去看那些附带的“管理要点提示”,但即便是这些提示,也大多是基于传统管理思维的延伸,缺乏那种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管理”视角。总的来说,它更像是一本合格的“法规手册”或“制度汇编”,而非一本“前沿管理实践指南”。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大的期待是能深入剖析一下测绘成果的质量控制与责任认定机制。毕竟,在工程领域,成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后续建设的成败,一旦出现偏差,责任划分往往极其复杂。我期待看到的是针对不同精度等级的测绘成果,在法律上分别对应什么样的赔偿标准和行政处罚区间,最好能结合近几年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的判例分析。比如,在不动产测绘中,界址点确定不清导致的相邻权纠纷,法院通常会采信哪一方的测绘报告作为关键证据?这类实战中的“灰色地带”才是我们最想搞清楚的。遗憾的是,这本书似乎将更多的篇幅放在了宏观的管理架构和基本的许可审批流程上。法律法规部分虽然全面,但多是条文的罗列,很少有针对特定场景的“如果……那么……”的深度解析。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一位资深律师在做学术报告,逻辑严谨,但缺乏与一线工程人员对话的“烟火气”。我甚至在想,如果能增加一个章节,专门讨论在BIM/CIM环境下,传统测绘成果的法律效力如何过渡和衔接,那才算真正抓住了时代的脉搏。现在读完感觉,它更像是在巩固基础知识,对于提升解决复杂法律纠纷的能力,帮助有限。
评分从管理学角度来看,这本书在“人”的管理方面着墨不足。测绘工作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先进的设备和准确的规范外,更在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团队的协同能力。我原本期望看到关于测绘资质人员的继续教育体系、职业道德建设、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绩效考核来激励一线人员保证数据采集的严谨性等内容。毕竟,再完美的制度,如果执行者缺乏职业操守或者技能跟不上,也是形同虚设。然而,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只要“制度”和“法律”到位了,工作自然就会井然有序。它对“软性管理”——比如团队建设、跨部门沟通障碍的化解、以及如何构建一个学习型组织来应对技术迭代——几乎没有涉及。这让我感觉它更像是一本面向监管机构的参考书,而非面向企业内部管理层的实用手册。一个合格的管理体系,必须是刚性的制度与柔性的激励相结合的。这本书显然偏向了前者,而这种偏颇,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下,显得有些时代脱节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