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格导读

建筑风格导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欧文.霍普金斯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序言 5
“古典时代”建筑 6
古希腊建筑 8
古罗马建筑 12
早期基督教建筑 16
拜占庭风格 18
罗马式建筑 22
哥特式与中世纪建筑 26
早期哥特式 28
盛期哥特式 32
晚期哥特式 36
威尼斯哥特式 40
世俗哥特式 44
城堡 48
文艺复兴与手法主义 52
早期文艺复兴 54
盛期文艺复兴 58
北欧文艺复兴 62
手法主义 66
巴洛克与洛可可 70
意大利巴洛克风格 72
德国与东欧巴洛克风格 76
西班牙与拉丁美洲巴洛克风格 80
法国巴洛克风格 84
英国巴洛克风格 88
洛可可风格 92
新古典主义 96
帕拉第奥主义 98
古典复兴 102
希腊复兴 106
帝国风格 110
风景画风格 114
崇高主义 118
折中主义 122
哥特复兴 124
东方主义 128
学院派风格 132
工艺美术运动 136
新艺术风格 140
装饰艺术 144
现代主义 148
芝加哥学派 150
表现主义 154
新客观主义 158
国际风格 162
功能主义 166
构成主义 170
集权主义 174
夸张的古典主义 178
本质主义 180
粗野主义 184
新陈代谢主义 188
高技派 192
现代主义之后 196
地域主义 198
后现代主义 202
解构主义 206
生态建筑 210
表现理性主义 214
文脉主义 218
后记 223
延伸阅读 224
专业词汇 226
索引 233
图片来源 239
作者致谢 240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建筑“风格”这一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19世纪,形成于对建筑学本身的研究过程中。在这一时期,与建筑“风格”的理念最密切相关的人物是瑞士建筑历史学家海因里希•沃尔夫林(Heinrich Wölfflin)。作为具有影响力的德国文化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Burkhardt)的学生,沃尔夫林以近似于对待科学研究般严谨的方法,建立了一整幅有关建筑历史的图表,来描述他所提出的关于“风格的发展问题”。他同时提出并建立了五对互相对立的概念:线性/非线性;平面/凹进;封闭式/开放式;多样性/统一性;绝对清晰/相对清晰。有了这个框架,任何受过一定的视觉教育的建筑历史学家都有能力沿着这个框架对任何一部特定的建筑作品的“风格”进行确定,从而可以对这幅图表

进行不断的完善。

沃尔夫林的这个理念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批判。一些人批评了他的这种做法,首先,他们认为沃尔夫林把人类对艺术与建筑的体验降低到了一系列的表面化的、离散的参数层面,而否定与忽略了存在于其中的人类的主观的、直觉的与情感上的反映。并且,沃尔夫林的理论倾向于忽视内容而主张形式,同时也忽略了决定着如何建立一个建筑或艺术品的社会、经济和物质方面的因素。在沃尔夫林本质上是黑格尔主义(Hegelian)的思想里,“风格”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生命与轨迹,而艺术家和建筑师们的作用却被降低了,他们只不过是那些仅仅按照时代精神所注定的剧情脚本来进行表演的演员而已。在某些方面,这些批评开始把“沃尔夫林的理论和方法”变成了一种漫画式的讽刺。尽管如此,人们对“风格”一词还是有果断而明确的态度的,特别是对于从社会历史学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历史学家们,对于他们而言,通常是以决定论与精英论来感知“风格”。

所以,在创作这样的一本书的时候,作者同时遇到了来自概念性与实用性两个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面对历史方面的问题;不管建筑“风格”的理念是如何被构想出来的,19世纪的建筑师们已经开始认真的考虑自己到底是哪一种“风格”的支持者。而从另一个方面,人们把以往表现出某些共同的“文体”特征的建筑作品收集整理在一起的过程中,具有相同风格的建筑也必然会将其他风格排除在外。然而,各个时代的建筑,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毕竟是极其广阔的,同时也被极其广泛的个体所塑造,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多样性事实上也是现有的任何包含“文体”类别的框架难以完全涵盖的。因此,建筑“风格”在这里可以被广义地认为:在一些情况下,“风格”用非常独特的方式对建筑进行分组和分析;而在另一些情况下,“风格”则通过强调某些特定的文化趋势或建筑叙事方法,从而把表面上似乎不相关的建筑作品汇集起来;甚至在特定场合,建筑师们联合起来自己定义的一场运动也可用风格来表述,即使有的运动还称不上是一种真正的“风格”,在20世纪,人们需要对这些团体的主张保持高度的认识。而作为每一个独立的建筑师,没有必要在其职业生涯中保持一种一致的风格,他们可能在开始其职业生涯的时候属于一个“风格”,而快结束职业生涯的时候完全是另外的一种“风格”。所以,理所当然的存在这样的建筑师:他们的作品不能完全被划分成某一种风格。

本书共分九章,每一章的顺序大体遵循风格建立的时期或建筑建造的时代。其中每一种单独的“风格”是根据共同的形式特点、地理位置、大的文化趋势、运动或意识形态——或这些因素的各种组合而形成。本书的重点在于视觉上的传达:对每一种“风格”都会有一段简短的介绍,然后通过配有解说文字的图片来讲解和描述这种风格所包含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是一种标志性的窗户设计,也可能是一种特定的装饰与材料,或者是隐藏在某种“风格”下的特殊的思想含义。通过这种方式,这本书可以当作一本参考书,同时也是一本具有教育意义的建筑图书。虽然“风格”的理念具有约束性或者排他性,并且“风格”有着固有的联系与分组的方法程序,但是,它从此使我们有能力去发现并升华那些曾经被我们忽视的东西。

用户评价

评分

##里面的文字部分,大多数看不懂,但对大趋势,大概能明白点

评分

##一本较为专业也有很强的可读性的对从古希腊至今所有建筑风格介绍的书。现代主义之前,跟随文化宗教发展一个时期基本只有一种建筑风格,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风格百花齐放,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表现理性主义等等风格突破了现代主义单调乏味的玻璃幕墙和摩天大楼,展示出更多样性和艺术性的特征。特别在计算机建模技术和3D打印技术等高科技运用的今天,建筑风格的各种可能性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值得期待。

评分

##这本书是怎么做到用通俗的语言组合成晦涩的文章的orz

评分

##作为入门书不错

评分

##讲的太宽泛了,很多细节 如结构受力分布图,内部结构等缺少图示讲解 ,但作为导读还是不错的,作为梳理脉络可行

评分

比较系统和全面的阐述建筑领域诸多风格与形式的手册 有助于厘清西方建筑的诸多概念 配图相当丰富而精致 选取的建筑也以经典著称。作为概念扫盲角度来说 是相当不错的。

评分

##辅读材料,帮助搭建脉络体系,可参考着提纲挈领过一遍概念。先学习细分风格领域知识,再对照这本梳理比较符合认知逻辑

评分

比较系统和全面的阐述建筑领域诸多风格与形式的手册 有助于厘清西方建筑的诸多概念 配图相当丰富而精致 选取的建筑也以经典著称。作为概念扫盲角度来说 是相当不错的。

评分

比较系统和全面的阐述建筑领域诸多风格与形式的手册 有助于厘清西方建筑的诸多概念 配图相当丰富而精致 选取的建筑也以经典著称。作为概念扫盲角度来说 是相当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