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北京妇产医院专家教你母乳喂养这样做 孕产/胎教 书籍 |
| 作者: | 王琪 |
| 定价: | 39.8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
| ISBN: | 9787553777962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北京妇产医院专家教你母乳喂养这样做》由北京妇产医院专家王琪教授主编,本书为新手妈妈解决了母乳喂养中经常遇到和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对于传统母乳喂养中存在的不科学之处,也做了纠正。 母乳喂养不仅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坚定信心,这信心固然来自家人的鼓励和妈妈对宝宝的爱,但在诸多细节上的顺意也是坚持下去不可少的因素。书中大量的细节指导,力求让每一位妈妈的母乳喂养都能游刃有余,让宝宝在母乳的护佑下,身体与心灵都能健康成长。 |
| 目录 | |
第1章? 母乳喂养,终身受益 母乳是宝宝食物,母乳中所含的营养是任何乳品都无法相比且不可替代的。母乳喂养的宝宝不容易生病,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身体恢复得也更快。更重要的是,母乳能让宝宝与妈妈建立起终身的信赖关系。 16 母乳是宝宝食物 16 母乳的营养成分 17 母乳可强化宝宝免疫力 18 母乳可提高宝宝的智力 19 母乳喂养、便捷 20 哺乳的妈妈身体恢复更好 21 母乳喂养是建立母子步 22 备好两样“神器”,让哺乳随时随地都能进行 22 哺乳文胸——让乳房随时处在态 23 防溢乳垫——避免“湿胸”的尴尬 专题 24 新生儿常见状况及处理 是真的吗? 28 哺乳会导致乳房变形,是真的吗? 29 哺乳期妈妈不可以减肥,是真的吗? 第2章? 坚持母乳喂养,关键在新生儿期 宝宝出生后,母乳喂养的新妈妈会遇到喂奶姿势不对、奶水迟迟不来、宝宝呛奶等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周围人的压力。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 天,坚定母乳喂养的信念,克服遇到的困难和疑问,挺过宝宝新生儿期,之后的母乳喂养就自然变得娴熟而轻松。 32 哺乳要分三步走 32 清洁——让宝宝吃得安心 33 哺喂——享受幸福时光 36 拍嗝——防止宝宝吐奶 38 产后几天的哺喂问题 38 初乳是给宝宝的珍贵礼物 39 剖宫产术后哺乳可采用舒适侧卧式 40 宝宝要吃奶的信号 41 宝宝叼不住乳头,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42 宝宝吃饱了吗 43 奶水还没来?试试按摩 44 特殊宝宝的哺乳 44 早产宝宝怎么喂 46 双胞胎宝宝怎么喂 48 过敏宝宝怎么喂 51 黄疸宝宝怎么喂 54 周宝宝体重反而下降了 55 夜间如何给宝宝喂奶 56 按需哺乳还是按时哺乳 58 特殊乳房的哺乳 60 喂奶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61 喂奶后的注意事项 62 母乳不足的妈妈怎样喂宝宝 专题 64 读懂宝宝的声音 是真的吗? 66 乙肝妈妈不能哺乳,是真的吗? 67 母乳喂养的宝宝不用喝水,是真的吗? 68 乳房瘪瘪的,就没有乳汁了,是真的吗? 68 乳房不胀了,就是奶不够,是真的吗? 69 宝宝睡眠不好,是因为奶不够,是真的吗? 第3章? 一人吃,两人补,哺乳妈妈饮食莫马虎 母乳喂养期间,宝宝所有的营养都来自妈妈的乳汁,而乳汁质量的好坏则全然取决于妈妈的饮食。对于新妈妈,合理的饮食还有助于身体的恢复。所以,为了宝宝和自己的健康,哺乳期间的饮食一定要格外注意哦! 72 哺乳妈妈关键营养需求 77 健康生活保证高质量母乳 79 剖宫产妈妈产后几天怎样吃 79 手术当天:排气后可少量喝汤粥 82 第二天:半流食为主 85 第三天:吃鱼、喝蔬菜汤 88 第四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91 第五天:保持膳食多样、均衡 94 顺产妈妈产后几天怎样吃 94 生产当天:汤粥 97 第二天:补血益气 100 第三天:营养丰富的日常饮食 103 哺乳期间的饮食规划 103 周:高蛋白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104 第二周:气血双补,尽快恢复元气 105 第三周:适当催乳 106 第四周:平衡饮食,帮助身体恢复 107 第五周及以后:重质限量,哺乳两不误 108 吃对食物让奶水 |
| 编辑 | |
母乳是上天赐给宝宝*好的食物,也是母子关系的坚实纽带。用6个月的坚持,换来宝宝一生的健康与幸福,这世间还有什么能与此相比? 宝宝吐奶、不吃奶、长疹子,奶水不够、乳房胀痛、发炎、各种不适,各种建议无所适从……别担心,这本书都将帮你一一解决! |
说实话,我本来对“专家教你”这类书抱有十二分的怀疑,总觉得那些高高在上的专业术语只会让我更加云里雾里。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学术腔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乳房护理”这一块的详尽描述。我记得我刚开始尝试母乳喂养时,乳头皴裂疼得我简直想放弃,市面上的很多文章都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但这本书却用整整一个章节,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如何判断乳腺管是否通畅,如何识别早期的乳腺炎迹象,甚至连“乳房按摩”的手法都有详细的步骤分解,让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跟随一位私人教练进行实操训练。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这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极大地增强了我的操作自信心。每次遇到喂养难题,翻开这本书,总能找到一个立刻可以上手的应对策略,而不是空洞的口号,这对于产后激素波动、情绪不稳定的妈妈来说,是无比及时的支持。
评分我是一个逻辑思维比较强的人,看书习惯性地会寻找其中的知识体系和逻辑闭环。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把母乳喂养视为孤立的事件,而是将其置于整个“孕期准备——产后恢复——宝宝成长期”的大背景下去阐述。它前瞻性地提到了很多我之前完全没考虑到的问题,比如,如何和家人沟通喂养的理念,如何应对来自长辈的“多喂点奶粉”的建议,书中给出的沟通模板非常实用,既维护了我的权威性,又避免了不必要的家庭矛盾。更重要的是,它对“追奶”的误区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纠正。很多宝妈一听宝宝没哭就是饿了,立马就去追奶,结果越追越累,乳量反而下降了。这本书明确指出,频繁、无序的喂养反而会给身体造成负担,提倡建立科学的喂养节奏。这种系统性的指导,让我对自己的身体和宝宝的需求有了更成熟的认知,从被动应对,变成了主动规划。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新手妈妈量身定做的“救命稻草”!我怀孕的时候就特别焦虑,总觉得网上的信息杂乱无章,真正到了生产后,面对宝宝的哭声和喂养难题,更是手足无措。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不像有些育儿书那样堆砌理论,它更像一位经验丰富、耐心十足的邻家长辈在耳边细细叮嘱。我尤其喜欢它对不同阶段宝宝反应的解读,比如宝宝吃完奶后的小吐奶,以前我总是提心吊胆,生怕是出了什么问题,但书里详细解释了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还教了我们如何正确地拍嗝,动作要领写得非常到位,甚至连拍打的力度和频率都有建议。还有关于母乳不足的焦虑,这本书没有一味地强调“必须纯母乳”,而是提供了非常人性化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科学地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以及如何在必要时进行配方奶的补充和衔接,这种务实的态度让我感到非常安心,不再被所谓的“完美妈妈”标准束缚,而是更关注我和宝宝的真实感受。它真正做到了把专业的知识,用最家常、最易懂的方式传递出来,阅读体验简直是一流的。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以为它会非常厚重,塞满了各种医学名词,但它的开本和纸张质感都让人很舒服,适合随时放在床头或沙发边。我最欣赏它的“问题解决清单”设计。很多育儿书都是按时间线走的,但我们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随机的、突发的。这本书的目录设计得像一个“故障排除手册”,比如“宝宝拒绝吃奶嘴”、“吸吮力突然变弱”、“乳房胀痛但奶流不畅”等等,这些标签化的标题能让我迅速定位到我此刻最头疼的问题。而且,针对每一个问题,它不仅给出了一个处理方法,还给出了至少两种选择——一种是适用于紧急情况的“快速止损方案”,另一种是适用于有时间调整的“根本性调理方案”。这种多维度的指导,体现了编写者对现实喂养环境的深刻理解,毕竟,产后妈妈的状态千差万别,不可能都用同一种模版来套用。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最大价值,我觉得是一种心理上的“赋权”。在哺乳的初期,我总是觉得自己像个失败者,只要宝宝一哭闹,就归咎于自己“奶水不够”、“姿势不对”。这本书用非常温和但坚定的语气告诉我: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母乳喂养是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而不是一场永恒的考试。它花了很大篇幅去讨论“情绪管理”对泌乳的影响,强调了爸爸在整个过程中的支持作用,而不是让妈妈一个人孤军奋战。比如,书中提到当妈妈感到压力大时,可以请伴侣帮忙进行安抚和转移注意力,而不是一味地挤奶。这种将喂养视为“团队协作”而非“个人KPI”的理念,对我来说是醍醐灌顶。阅读完这本书,我不再是那个战战兢兢的新手妈妈,而是一个有知识储备、有信心去尝试和调整的合作者。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喂养,更教会了我如何接纳不完美,拥抱这段独特的母婴联结时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