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达尔之后,电影被永久地改变了。这位法国-瑞士籍导演的影片从不会让人无动于衷,无论在影评界还是普通观众之中,他的顶礼膜拜者与极尽讥讽者总是旗鼓相当。
本书选取两部最佳入门影片:作为新浪潮“宣言”的《筋疲力尽》,和标志着戈达尔作品及1960年代法国电影巅峰的《轻蔑》。详尽分析导演在技术和风格上的选择的同时,关注其电影叙事、段落衔接、演员拍摄及台词引导上的独特方式。对于如何理解戈达尔,给予了极为有力的回答。
对于电影及其在艺术、政治和社会上的可能性感兴趣的读者,也将在本书中发现大量的宝贵信息和思路。
##特别是关于《轻蔑》的精准解读!
评分我们为什么需要理解戈达尔?因为他是如此特别的存在,似乎因为他,电影的意义都变得深刻了。
评分##巴黎三大,必属佳品
评分##戈达尔说“我们剪掉了所有能剪掉的,并试图保留节奏。”《精疲力尽》从2小时15分剪到90分钟,突破不在于篇幅,而是时间的连续性规则,即所谓镜头组的句法结构,通过跳切注入的反常断裂,也通过段落镜头/长镜头注入的反常延续,戈达尔迫使观众重新整合画面信息和观看习惯,创造出一种挑衅性的叙事节奏。到《蔑视》,这种剪辑上的反传统体现在切分蒙太奇,将神像/身体“系统性”地嵌入人物的命运,形成一种日常生活与神话艺术的互文,这服务于戈达尔的另一个创作特征:拼贴和引用,从福克纳的悲伤与虚无,到奥德修斯的凝视,甚至包括演员的形象,引文不仅充当文化背景,从创作过程看,也是戈达尔的主题所向和表达方式。在他那里,男女总是无法真正交谈,悲剧总是在凝视中回应历史。理解戈达尔,也就是理解电影史、迷影和影评在创作中的关系。
评分##特别是关于《轻蔑》的精准解读!
评分##理解他,继而赞美他。
评分##可算是见识了碰见一个糟糕的翻译 读一本书是有多费力 比戈达尔还要难理解...
评分##一直以来对戈达尔都不感冒,电影看不下去,评论也味同嚼蜡,此书专业性较强但硬着头皮看下去后稍微懂得了特吕佛所说的电影分戈达尔之前和戈达尔之后
评分##几无可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