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

逝者如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珩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自序
永远的长者——怀念启功先生
斯人去矣 大雅云亡——王世襄先生
附:畅安先生的学问
晚年的苗子先生
史树青先生二三事
一弯新月又如钩——陈梦家先生五十年祭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怀念朱家溍先生
档案学方志学的大家——忆傅振伦先生
我的姨公许宝骙先生
太初先生与绍良先生
义宁之学的传人——王永兴先生
治史藏书两相得——记黄永年先生
古都保护的直言者——徐苹芳先生
一位被湮没的学者——记袁行云先生
邮坛雅望尊一老——忆吴凤岗先生
粉墨筝琶终不悔——记翁偶虹先生
从生理学家到顾曲名宿——记刘曾复先生
小如先生与戏
文化古城的拾荒者——邓云乡先生
在上海美丽园的日子——记黄裳、施蛰存、郑逸梅、陈从周、金云臻
附:庆余别墅与王元化、朱维铮
与扬州有关的两位学者——卞孝萱先生与祁龙威先生
我所知道的袁翰青先生
《辞源》的两位主编——吴泽炎先生与刘叶秋先生
翠微路2号院中的三位传奇人物——丁晓先 李又然 关露
杨锺羲和他的《雪桥诗话》
夏枝巢与《北京市志稿》
陈兼与先生和《旧都文物略》
瀛生先生和他的《京城旧俗》
留作他年记事珠——也谈唐鲁孙先生
寒夜客来.失之交臂——关于逯耀东先生
“翠微校史”拾零——住在西北楼里的教授们
怀念父亲
后记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作者长于北京,因于父辈关系,自小与很多著名文化人、学者接触,八十年代以后从事文史工作,更与许多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老辈文化人保持着比较密切的交往,如王世襄、朱家溍、翁偶虹,以及六十年代已经去世的陈梦家等。作者以沧桑笔墨叙述与这些前辈交往的故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这既是一部师友记, 也是一部浓缩的当代中国文化史。

用户评价

评分

##赵珩老师生在名门,且近水楼台地接触了诸多文化界的知名或不知名人士,形成了自己的独家记忆,也让读者经由他的描绘走近这些不应被遗忘的富有个性的灵魂。遗憾的是,那一代亲历二十世纪动荡变迁的故人恐怕难有后续了……

评分

##收文33篇,涉及人物五十余人,多为首发。启功:2005年7月7日送别,带走了儒雅精诚的文化,作者父亲赵守俨是启功老友,比启功小14岁,君子之交;启功在辅仁大学当助教时赵父是其学生,都在陈桓门下,他们少年时都随戴姜福学习古文打下扎实基础,因此也是师兄弟;启功书画双绝不分高下,功力深湛;1971年春,赵父从干校回京负责点校二十四史,因增加《清史稿》,赵父提出增加借调启功和王锺翰,从此十多年朝昔相处;80年代后启功很忙,赵父推掉求字画者,赵父1993年得肺癌,启功为医护人员写字作画希望帮到赵父,次年4月赵父去世虽然瞒着但启功还是知道并参加送别,握着作者的手无语流泪,足见感情至深。王世襄:2009年11月28日王世襄去世,隔天火化不办仪式是他的行事风格;1986年春拜识畅老,他还住在老宅,问起赵家的

评分

##个人水准看老饕漫笔较适应,这本偏硬,外行读起来稍难,陈梦家那篇看着颇感动.

评分

##收文33篇,涉及人物五十余人,多为首发。启功:2005年7月7日送别,带走了儒雅精诚的文化,作者父亲赵守俨是启功老友,比启功小14岁,君子之交;启功在辅仁大学当助教时赵父是其学生,都在陈桓门下,他们少年时都随戴姜福学习古文打下扎实基础,因此也是师兄弟;启功书画双绝不分高下,功力深湛;1971年春,赵父从干校回京负责点校二十四史,因增加《清史稿》,赵父提出增加借调启功和王锺翰,从此十多年朝昔相处;80年代后启功很忙,赵父推掉求字画者,赵父1993年得肺癌,启功为医护人员写字作画希望帮到赵父,次年4月赵父去世虽然瞒着但启功还是知道并参加送别,握着作者的手无语流泪,足见感情至深。王世襄:2009年11月28日王世襄去世,隔天火化不办仪式是他的行事风格;1986年春拜识畅老,他还住在老宅,问起赵家的

评分

##1、家史折射清后期,赵尔巽和张作霖之交;自身经历文革和改革开放,学人经历写实; 2、启功先生重情感人,王世襄先生率真。。。。。 3、掌故颇多,一读手不释卷;

评分

##我有赵珩先生的四本书,《老饕漫笔》、《老饕续笔》是因为馋,尤其是《老饕漫笔》,读得很熟,去北京曾专门找过他提过的地方。《毂外谭屑》是忆旧,《逝者如斯》则是忆已逝的旧人了。有如此资源、见识的人,不写是可惜的。尽管我几乎全不认识,也愿意隔门遥望逝去的背影。

评分

##1、家史折射清后期,赵尔巽和张作霖之交;自身经历文革和改革开放,学人经历写实; 2、启功先生重情感人,王世襄先生率真。。。。。 3、掌故颇多,一读手不释卷;

评分

好书。

评分

##我有赵珩先生的四本书,《老饕漫笔》、《老饕续笔》是因为馋,尤其是《老饕漫笔》,读得很熟,去北京曾专门找过他提过的地方。《毂外谭屑》是忆旧,《逝者如斯》则是忆已逝的旧人了。有如此资源、见识的人,不写是可惜的。尽管我几乎全不认识,也愿意隔门遥望逝去的背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