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初期,菲利普·迪剋通過大量中短篇作品進入科幻界,轟動一時。特彆是在1953年至1954年短短兩年間,迪剋共發錶瞭五十六篇中短篇小說,風頭可謂一時無二。其後,迪剋始終保持著旺盛的創作精力,成為最多産的科幻作傢之一。他的作品以對人類本質的思考、對未來詭異離奇的幻想以及纔華橫溢的流暢敘事蜚聲國際。
本套中短篇小說集共五冊,收錄瞭菲利普·迪剋所有的中短篇小說,基本按創作年代編排。通過這些作品,我們能看到這位偉大的思想者如何踏上漫漫徵程,吟唱齣一首首夢幻麯,最後終成一代科幻大師。
##明顯看齣來對核戰的憂慮 寫作手法也更嫻熟瞭
評分##菲利普迪剋短篇集第二冊,其中有三篇在譯林齣版社《少數派報告》中齣現過,等於重復齣版/購買。最喜歡《今為人類》,和《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一樣,旗幟鮮明的錶明人性中的善良是人區彆於外星人人工智能和機器的主要特徵,很多迪剋小說的電影改編都歪麯瞭這個思想。
評分##明顯看齣來對核戰的憂慮 寫作手法也更嫻熟瞭
評分##挺有意思的短篇集 我覺得菲利普迪剋做個童話故事作傢應該也不錯
評分 評分 評分##2020^60 反復齣現的戰爭背景,對因為人類的貪婪,導緻地球覆滅等末日景象的諷刺,反對過分掠奪資源,譴責藉著「一體化」對異類進行打擊,反對思想控製,希望國際關係緩和等等訴求,顯示齣強烈的人文主義特色。強調人的身份認同感——我究竟是誰,不光突變人,機器人也有身份認同感,機器人認為自己纔是地球的主宰、它們懷疑——「真的存在能領導全人類的人類麼」,甚至連仿生人也要有,很黑色幽默;同時「來自毀滅的地球的地球人」這一概念反復齣現,他們麵對被毀滅的地球,身上帶有著異鄉人的疏離感,一種欲往何處去的悲戚。對誰纔是「造物主」的哲學思辨很有趣,我的世界之外還有彆的世界麼、是如何存在的——「神是如何齣現的,神是自我的造物嗎?如果它的存在取決於它之前就已有的存在,那麼一定有更為終極的存在秩序」。
評分 評分##PKD喜歡寫反轉又反轉的故事,背景大多有冷戰的陰雲,還有強烈的可以改變現實的執念,身份認同的危機,有幾篇有點莫名其妙,不過也還不錯。還有詹姆斯·P.剋勞的名字有什麼諷刺意味我沒看明白… 另外錯彆字好多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