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否能在「故事」中獲得治療?
河合隼雄與村上春樹的人生對談集。
人生不該輸給現實
故事是必須創作的。
因為寫故事,我們才能有個性地活著,回應現實一切挑戰
當藝術家的人,更要有力量去承擔時代與文化的病。
「所謂故事這種東西,也就是在人的靈魂深處存在的東西……我能有這種共鳴的對象,過去除了河合先生以外,一個人都沒有過……。」--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
這是一場日本小說名家與臨床心理學家前所未見的對話,為日本現代生活及社會現象把脈。對談之初,村上便提到去美國居住四年半經驗,以及求學時接觸到六○年代的學運,都觸及一個問題:個人要選擇疏離逃開還是參與。他認為同年發生的奧姆真理教沙林毒氣事件及阪神大地震,使得全日本人也面臨到同樣的抉擇。承受不了集體或場所的責任感,又該怎麼辦?對此河合隼雄舉「沙遊療法」在日本成功發展為例,這種非語言性的心理療法,突顯出日本人普遍不太擅長言說的困境,因此鼓勵人去表達抒發自己的故事。
他強調「故事」的重要性。其中河合隼雄以豐厚的社會心理學識找到村上小說語言的魅力所在,兩人更對日本社會高度資本主義化後所叢生的問提各言所感,也以村上的不同作品做為對照。他在對談中特別讚賞村上書寫個人故事的作法,不以集體且一團模糊的方式來感覺歷史。河合隼雄不愧是日本當代最受景仰的心理治療思想家。從個人到夫婦關係,進而談到宗教信仰或社會暴力,提出他豐富而敏銳的見解。
河合隼雄在世時陸續與知名小說家對談,包括村上春樹、吉本芭娜娜及小川洋子等人。自九○年代於普林斯頓大學相識的兩人,直到河合隼雄去世,都是知遇一生的摯友。這本篇幅短小的對談集,是少數能窺見村上內心世界的紀錄,關於他的思考與恐懼,以及嚴肅面對個人存在的詰問。更重要地,是小說家面對故事及世界無私的關心。
##在讲到暴力性的这个问题上有一点稍微的感触,可能暴力性隐藏在所有人类之中,但无论如何,以战争的方式释放暴力是非常危险且反人类的事情。B448 #20220819
评分 评分##非常非常喜欢村上与河合的对话了 如此好的对话真的很难得了 任何炫耀 比较 优越 自卑的情绪参杂进来都会让对话失衡 而这两位大叔在这方面做到了恰好的谦逊 克制 分享 好奇与豁达 让我真的很感动
评分##“挖井”不是很理解。里面对“暴力”的“推崇”和对“自杀”的消解以度过自杀危机印象深刻。小说的真实意义说得很到位:迟钝,手工业。。。。艺术家的担当也做了描述。
评分##只敢说读懂一半,是值得再读的书,尤其需要了解些日本历史事件之后,会理解更透彻。不过有趣的是,有些特征或事件跟之前看过的影视作品相互印证,就像发现小彩蛋。可能因为是对谈的性质,又人为地分出篇章,有些部分注意不那么鲜明就显得不知所云了。但总体来说,还是能对日本社会和文学的发展和关系窥见一斑。这本是台版,翻译可能也稍有不适吧,如果之后看到内地版我会再看看。
评分 评分##读这本书前,需先读过《奇鸟行状录》,此书是对谈的核心。这里你会遇见一个和蔼睿智的老人和一个尖锐战斗的村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