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
定价:18.00元
作者:来楚生 绘
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12-01
ISBN:9787500302896
字数:
页码:4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是来楚生先生的常用印。同一内容,他多次镌刻。可以说是来先生的为人准则,也是他磊落胸襟的表露。来先生珍爱自己的艺术作品,但从不把作品视为私有,无偿地将大部分作品馈赠给艺友、学生,以供观摩学习。他的绝大部分精品均不在自己家中。他待人诚挚,不慕荣利,对后辈的提携帮助不遗余力,呕心沥血,循循诱导,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书画篆刻人才。我们爱重来先生数十年精力所聚的艺术珍品,尤其怀念他的高贵品质。
目录
1 双戏 双栖
2 芭蕉鸭子 天竺八哥
3 松颠浴鹜 荷塘
4 觅食图 孤鸣
5 独栖 松鼠
6 双蛙觅食图
7 花石图
8 鸭
9 荷
10 双蛙
11 双鱼
12 鸡
13 戏水
14 争春
15 花·石·虫
16 小花
17 连理图
18 畅游
19 花石图
20 争鸣
21 白牡丹
22 松鼠
23 水中花
24 蛙·石·竹
25 远望
26 荷塘
27 寻觅
28 蝉鸣芭蕉
29 墨荷
30 金鱼
31 逆行
32 慕花
33 火齐珠红拂翠翘
34 大鱼小鱼
35 盛夏
36 相视不言
36 兔
37 自由自在
38 海棠花
39 踏花
40 写生
41 墨竹
作者介绍
来楚生(1902-1975)原名稷勋,字楚生,以字行,一字凫,号贫翁,楚鸟,别署非叶、木人、晚年号初升,1904.1.6 -1957.2.5,原籍渐江萧山,生于湖北武昌。1921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4年毕业后曾在杭州组织莼社从事书画活动。1937年移居上海,组织东南书画社,曾任上海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到来,彻底点燃了我对写意花鸟的探索热情。一直以来,我总觉得中国画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气韵”,它不是西方绘画那种注重写实和光影的技法,而是一种更注重内在精神和情感表达的艺术。然而,对于如何去“体会”和“领悟”这种气韵,我却常常感到困惑。直到翻阅《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我才仿佛找到了钥匙。来楚生先生的作品,以其醇厚的笔墨和生动的造型,直击我内心深处对写意之美的渴望。他画中的梅花,不是那种一味追求繁复和艳丽的描摹,而是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寒梅傲骨,那种风骨,那种不畏严寒的坚韧,跃然纸上,仿佛能闻到那股淡淡的清香,感受到那份孤傲而高洁的情怀。再看他笔下的翠竹,挺拔而有节,虽是写意,却能感受到其蓬勃的生命力,那种坚韧不拔、节节向上的精神,给予人无限的启示。书中的每一个画面,都像是来楚生先生与自然对话的结晶,他将对自然的观察、感悟,以及对生命的理解,全都倾注在了笔墨之中。我甚至可以想象,他在创作时,或许正值清晨,微风拂过,带来花草的芬芳,鸟儿的啁啾,而他则静静地坐着,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然后,用他那饱含深情的笔,将这瞬间的美好,化为永恒。这本书,让我对“意”的理解,有了更深的层次。
评分作为一名普通观者,我购入这本《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并非怀揣着成为画家的高远目标,更多的是一种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拿到书的那一刻,那种厚重感,以及印刷的精良,便让我觉得物有所值。荣宝斋出版社在艺术品复制领域多年的声誉,果然名不虚传。而书中来楚生先生的画作,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曾看过不少花鸟画,有的过于工致,失了写意之趣;有的则过于潦草,显得空洞无物。但来先生的作品,却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写意”的精髓。他的笔墨,既有文人的雅致,又不失生活的趣味。他画的鱼,仿佛还在水中游动,那种灵动之气,跃然纸上,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他画的虾,更是妙绝,寥寥数笔,便勾勒出虾的透明感和关节的弯曲,仿佛能感受到它在水中探寻的细微动作。更让我着迷的是,他画中的意境。不是刻意营造,而是自然流淌。一枝枯藤,几点红梅,便能营造出一种苍劲孤寂的美;几只小鸟,栖息在枝头,便能传递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这本书,就像是一本画册,又像是一本随笔,让我得以在忙碌的生活之余,偷得片刻闲暇,沉浸在来楚生先生那充满诗意的艺术世界里。
评分收到《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这本书,我便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荣宝斋出版社一贯的高水准印刷和纸张质量,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有了初步的信心。而当目光落到书中来楚生先生的画作时,我更是被深深吸引。他的花鸟画,并非追求繁复的细节描绘,而是以写意的手法,捕捉花鸟的神韵与生命力。他笔下的花,形态各异,或娇艳欲滴,或含苞待放,都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美感。他笔下的鸟,更是活泼灵动,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它们的啾鸣,感受到它们在枝头跳跃的轻盈。我尤其喜欢他作品中那种“虚实相生”的意境。留白的处理恰到好处,营造出无限的空间感和想象力,让观者得以在画面的空白处,去自由地联想和感受。这本书,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来楚生先生高超的绘画技艺,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独特的东方美学魅力。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仿佛与大师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心灵也得到了升华。
评分我并非科班出身的艺术家,也无意于临摹学习,但对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却情有独钟。《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对这类艺术作品的期待。收到书的那一刻,厚实的纸张,精美的印刷,以及那份沉甸甸的质感,都让我感受到了荣宝斋出版社的用心。而书中来楚生先生的画作,更是让我沉醉其中。他的笔墨,大气而不失细腻,生动而富有韵味。我常常会花很长时间去欣赏他画中的每一个细节,即使是寥寥数笔的枝叶,也仿佛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他笔下的花,不拘泥于形态的完全写实,而是抓住了花朵最动人的那一刻,将那份神韵表现出来。而他笔下的鸟,更是活泼灵动,仿佛能听到它们的鸣叫声,感受到它们在枝头跳跃的轻盈。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来楚生先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理解,也让我领略到中国写意花鸟画那独特的东方美学魅力。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评分作为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厚感情的读者,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能够真正体现中国画精神的作品。当《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这本书出现在我面前时,我便知道,我找到了。来楚生先生的花鸟画,不仅仅是笔墨的堆砌,更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他的画作,有一种“静”的美,一种“雅”的气质。他笔下的花,无论是牡丹的富贵,还是兰花的幽香,抑或是梅花的傲骨,都带着一种超然的韵味,仿佛不是凡间的俗物,而是被注入了灵魂的精灵。他的鸟,更是活泼灵动,有时是悠闲自在地梳理羽毛,有时是警觉地眺望远方,这些细节的处理,都展现了他对动物习性的深刻洞察。我特别欣赏他画中的留白。在中国画中,留白并非空无一物,而是“虚实相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先生巧妙地运用留白,营造出无限的空间感和想象力,让观者得以在画面的空白处,去自由地联想和感受。这本书,就像是一幅幅精心制作的画卷,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我常常会静静地坐在那里,对着一幅画,久久不能移开目光,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山水之间,与那花鸟共舞。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名非专业读者来说,能够拥有一本高质量的艺术画册,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的一切期待。荣宝斋出版社的品牌保证,加上来楚生先生在写意花鸟领域的深厚造诣,这本书本身就注定了其非凡的价值。我最欣赏来先生画作中那种“简而意足”的特点。他不需要描绘得淋漓尽致,只需要寥寥数笔,便能勾勒出事物的神韵。例如,他画的芦苇,仅仅是几根飘逸的线条,便能展现出秋风中摇曳的姿态,那种萧瑟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感觉,扑面而来。再如,他笔下的白鹭,虽然只是寥寥几笔勾勒,但那舒展的姿态,那眼神中的专注,都足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这本书,也让我对“意境”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来先生的作品,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共鸣。他通过笔墨,传递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以及一种淡泊宁静的人生哲学。每次翻阅,我都会被他笔下的那种诗意所打动,仿佛心灵得到了净化,得以从俗世的烦扰中短暂抽离。
评分初见《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心头便是一阵激荡,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与那位笔墨大家来楚生先生的神交。拿到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份沉甸甸的质感,荣宝斋出版社的用心可见一斑,纸张的触感温润而厚实,油墨的清香中透着一丝古韵,翻开扉页,一股浓郁的书卷气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沉浸其中。我并非专业画家,也无意于挥毫泼墨,但对于中国传统书画,特别是写意花鸟,却有着一份难以言喻的喜爱。这种喜爱,源于它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源于它对自然万物神韵的捕捉,更源于它那“写意”二字所传递的超然意境。来楚生先生的花鸟画,在我看来,便是将这种意境发挥到了极致。他的笔触,时而遒劲有力,如同老树盘根,生机勃勃;时而又细腻婉转,如游丝飘渺,意味悠长。一勾一点,一撇一捺,都仿佛饱含着生命的力量与诗意的情感。观其花鸟,绝非简单的形似,而是形神兼备,更是神韵的升华。他笔下的花,不仅仅是花瓣的堆叠,更是其在风雨中摇曳、在阳光下绽放的生命状态的写照;他笔下的鸟,不仅仅是羽毛的描绘,更是其在枝头鸣唱、展翅欲飞的灵动神采的再现。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来楚生先生内心深处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也让我领略到中国写意花鸟画那独特的东方美学魅力。
评分在众多艺术画册中,《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良的制作,深深吸引了我。我并非专业的画家,但却对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来楚生先生的作品,恰恰是我所追求的那种“写意”之美。他用简练的笔墨,勾勒出花鸟的神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似。他笔下的花,有着生命力,有着情感,仿佛能感受到它们在风中摇曳,在阳光下绽放的姿态。他笔下的鸟,更是活泼灵动,充满了自然的生机。我特别欣赏他作品中那种“气韵生动”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流淌,是艺术家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完美融合。书中每一幅画,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故事,传递着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每一次翻阅,我都会被他笔下的那种诗意所打动,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宁静的自然之中,感受着花开花落,鸟语虫鸣。这本画册,对我而言,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
评分能够收藏一本如《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这样的画册,对我而言,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一直觉得,中国画,特别是写意花鸟,是一种非常能够体现东方哲学和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来楚生先生的作品,恰恰是这种精神的绝佳代表。他的画,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他笔下的花,无论是含苞待放的羞涩,还是盛开时的热烈,都带着一种自然的生命力。而他的鸟,更是活泼可爱,仿佛随时都会从纸上跳出来。我尤其喜欢他画的那些带有动态的作品。例如,几只小鸟在枝头嬉戏,那瞬间的动感,被他捕捉得淋漓尽致。再比如,他画的鱼,在水中游弋,那种流畅的线条,仿佛能感受到水流的阻力,以及鱼儿游动的轻盈。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来楚生先生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力,以及他将这些观察转化为艺术的非凡能力。他不仅仅是在画画,更是在用笔墨与自然进行对话,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倾注在每一幅作品之中。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一次与大师的面对面交流,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我一直认为,艺术的魅力在于能够触动人心,而中国写意花鸟画,恰恰是这种“触动”的绝佳载体。收到《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这本书,便是一种惊喜。来楚生先生的画作,在我看来,是一种“化繁为简”的艺术。他并非刻意去描绘自然界中每一个细小的枝叶纹理,而是抓住事物的神韵,以最简练的笔墨,将其神态表现出来。这需要极高的功力和深厚的修养。他笔下的花,不一定是最娇艳欲滴的,但一定是充满生命力的;他笔下的鸟,不一定是最姿态万千的,但一定是充满灵气的。我尤其喜欢他画的那些带有季节感的作品。例如,几片秋叶,几声寒鸦,便能勾勒出一幅萧瑟而有力的秋景图;再如,春风拂柳,几点新芽,则又传递出蓬勃的生机和希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来楚生先生对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以及他对生命轮回的深刻理解。每一次翻阅,我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这种感悟,不是某种明确的知识,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一种对自然、对生命、对艺术的全新认识。这或许就是写意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所在吧,它不直接告诉你什么,而是让你自己去体会,去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