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 来楚生 绘, 荣宝斋出版社

《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 来楚生 绘, 荣宝斋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来楚生 著
图书标签:
  • 绘画
  • 花鸟
  • 写意
  • 荣宝斋
  • 来楚生
  • 艺术
  • 中国画
  • 绘画技法
  • 艺术参考
  • 传统绘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知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荣宝斋出版社
ISBN:9787500302896
商品编码:2686729224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1995-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

定价:18.00元

作者:来楚生 绘

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12-01

ISBN:9787500302896

字数:

页码:4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是来楚生先生的常用印。同一内容,他多次镌刻。可以说是来先生的为人准则,也是他磊落胸襟的表露。来先生珍爱自己的艺术作品,但从不把作品视为私有,无偿地将大部分作品馈赠给艺友、学生,以供观摩学习。他的绝大部分精品均不在自己家中。他待人诚挚,不慕荣利,对后辈的提携帮助不遗余力,呕心沥血,循循诱导,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书画篆刻人才。我们爱重来先生数十年精力所聚的艺术珍品,尤其怀念他的高贵品质。

目录


1 双戏 双栖
2 芭蕉鸭子 天竺八哥
3 松颠浴鹜 荷塘
4 觅食图 孤鸣
5 独栖 松鼠
6 双蛙觅食图
7 花石图
8 鸭
9 荷
10 双蛙
11 双鱼
12 鸡
13 戏水
14 争春
15 花·石·虫
16 小花
17 连理图
18 畅游
19 花石图
20 争鸣
21 白牡丹
22 松鼠
23 水中花
24 蛙·石·竹
25 远望
26 荷塘
27 寻觅
28 蝉鸣芭蕉
29 墨荷
30 金鱼
31 逆行
32 慕花
33 火齐珠红拂翠翘
34 大鱼小鱼
35 盛夏
36 相视不言
36 兔
37 自由自在
38 海棠花
39 踏花
40 写生
41 墨竹

作者介绍


来楚生(1902-1975)原名稷勋,字楚生,以字行,一字凫,号贫翁,楚鸟,别署非叶、木人、晚年号初升,1904.1.6 -1957.2.5,原籍渐江萧山,生于湖北武昌。1921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4年毕业后曾在杭州组织莼社从事书画活动。1937年移居上海,组织东南书画社,曾任上海

文摘


序言



《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 引言 中国画,以其独特的东方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其中,写意花鸟画更是中国画的重要门类,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摹,更是画家胸中逸气、精神意境的抒发。荣宝斋,作为中国艺术品出版领域的泰斗,多年来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出版的《荣宝斋画谱》系列,更是集历代名家之大成,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和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范本。本书《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汇集了当代杰出画家来楚生先生的精湛写意花鸟画作,是对这一画种艺术精髓的生动展现,也是对画家个人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的一次集中呈现。 画家简介:来楚生先生 来楚生(1898-1975),字石生,号抱朴,又号归根老人。浙江嘉兴人。二十世纪杰出的艺术家,尤其在篆刻、书法、绘画等领域均有极高的造诣。先生早年受业于名师,后又广览名家法帖,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他的一生,是在艺术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创新、沉潜的历程。 在绘画方面,来楚生先生尤其擅长花鸟走兽,其作品以写意为主,笔墨老辣,气韵生动。他并非仅仅描摹物象的形似,更注重捕捉其神韵与生命力。他笔下的花卉,或怒放如火,或淡雅似水,皆有其独特的姿态与情感;他笔下的鸟雀,或栖息林间,或展翅欲飞,无不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它们的鸣唱。先生的写意花鸟画,吸收了文人画的传统,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作者的个人情怀。他笔下的线条,时而刚劲有力,时而婉转流畅,变化多端,极富表现力。墨色的运用,更是炉火纯青,浓淡干湿,层次分明,营造出丰富的空间感和质感。 来楚生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更是一位怀有赤子之心、热爱生活、关怀人民的智者。他的艺术创作,始终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共鸣。他晚年创作的作品,更显出其平和淡泊、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 写意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极具生命力的一支。与工笔画的精雕细琢、一丝不苟不同,写意花鸟画追求的是“意”的表达,即作者的主观情感、精神气质与物象的内在生命力的契合。它通过简洁的笔墨,捕捉事物的神韵,传递出一种“神似”而非“形似”的美学追求。 写意花鸟画的魅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笔墨的韵味: 写意花鸟画的灵魂在于笔墨。画家通过对毛笔的控制,运用点、线、面等多种笔法,表现出物象的形态、质感和生命运动。一笔下去,既有力量的凝聚,又有情感的流淌。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更是千姿百态,能够营造出丰富的画面层次和视觉效果。 意境的营造: 写意花鸟画不仅仅是画景,更是画情、画意。画家通过对物象的选择、构图的安排、色彩的搭配,以及题跋、印章的烘托,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这种意境可以是宁静致远的,可以是生机勃勃的,也可以是苍劲古朴的。观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画家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诗意的联想: 中国文人画素来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写意花鸟画尤其如此。画家常常将诗词的意境融入画中,通过对花鸟的描绘,引发观者对自然、人生、情感的联想。一幅画,可能包含着对季节变迁的感悟,对人生际遇的抒怀,或是对某种精神境界的向往。 生命的张力: 写意花鸟画所表现的,是充满生命力的自然。画家通过写意的笔法,将花鸟的动态、气息、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它们就在眼前活动,充满着生命的张力。一枝梅花,能感受到它在寒风中傲然挺立的坚韧;一只飞鸟,能感受到它展翅高飞的自由。 简练的哲学: 写意花鸟画的简练,并非简单的省略,而是一种高度概括和提炼。画家用最少的笔墨,表现出最丰富的内涵。这种简练,蕴含着东方哲学中“少即是多”的智慧,也体现了画家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收录了来楚生先生的写意花鸟画精品,其价值与意义体现在: 1. 学习范本: 来楚生先生的写意花鸟画,是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典范。本书为广大美术爱好者、学生以及专业画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范本。通过临摹和研究先生的作品,可以深入理解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技巧、构图章法、设色用墨以及造型特点。 2. 艺术风格研究: 来楚生先生的艺术风格独具特色,融汇了传统与创新。本书将有助于研究者深入了解先生的艺术思想、创作历程及其在写意花鸟画领域的重要贡献,为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史料。 3. 文化传承: 荣宝斋作为中国传统书画的传播者,出版此类画谱,本身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本书的出版,有助于将来楚生先生的艺术遗产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欣赏到高水平的中国写意花鸟画。 4. 审美体验: 欣赏来楚生先生的写意花鸟画,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艺术享受。本书汇集了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为读者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能够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 5. 激发创作灵感: 好的艺术作品能够激发观者的创作灵感。本书中的画作,无论是其笔墨的运用,还是其意境的营造,都可能为当代画家带来新的启发,推动写意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 内容导览(基于书名推断,实际内容以画册为准) 本书作为“荣宝斋画谱”系列的一员,以“写意花鸟部分”为主题,集中呈现来楚生先生在该领域的艺术成就。书中可能包含以下类型的内容: 花卉篇: 描绘各种形态各异的花卉,如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及牡丹、荷花、月季、芙蓉等。画家可能通过不同的笔墨和色彩,展现花卉的盛放、含苞、凋零等不同生命阶段,捕捉其自然的姿态和内在的精神。例如,对梅花的描绘,可能强调其凌寒傲骨的风骨;对荷花的描绘,可能突出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品格。 禽鸟篇: 描绘各种各样的鸟类,如八哥、麻雀、燕子、喜鹊、绶带鸟、丹顶鹤等。画家通过精准的观察和写意的笔法,赋予这些鸟儿以生命。可能捕捉它们栖息于枝头时的悠然自得,展翅飞翔时的矫健有力,或是相互嬉戏时的活泼可爱。例如,对麻雀的描绘,可能注重其活泼跳跃的身姿;对丹顶鹤的描绘,可能强调其高贵典雅的气质。 草虫篇: 部分写意花鸟画也会包含草虫的描绘,以增添画面的生趣和细节。本书也可能收录先生笔下生动的草虫,如蝴蝶、蜻蜓、蟋蟀等,它们或点缀于花叶之间,或翱翔于空中,为画面增添灵动之感。 综合性作品: 许多写意花鸟画作品会组合不同的花卉、禽鸟、草虫,构成完整的画面。这些作品往往构图精巧,意境深远,能够传达出更丰富的主题和情感。例如,一幅画面可能描绘一株盛开的牡丹,几只蝴蝶在花间飞舞,营造出富贵吉祥的氛围。 创作过程的提示(推测): 虽然画谱主要以成品画作为主,但部分画谱也可能通过一些选取的示范性作品,暗示作者的创作思路和用笔用墨的技巧。例如,可能选取几张局部特写,展示画家是如何用寥寥数笔勾勒出鸟儿的眼神,或是如何用浓淡墨色表现花瓣的层次。 结语 《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是一部珍贵的艺术瑰宝。它不仅是来楚生先生艺术生涯中的重要记录,更是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脉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欣赏和学习本书中的画作,我们能够领略到写意花鸟画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从中汲取艺术创作的灵感和力量。我们期待本书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热爱,推动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到来,彻底点燃了我对写意花鸟的探索热情。一直以来,我总觉得中国画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气韵”,它不是西方绘画那种注重写实和光影的技法,而是一种更注重内在精神和情感表达的艺术。然而,对于如何去“体会”和“领悟”这种气韵,我却常常感到困惑。直到翻阅《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我才仿佛找到了钥匙。来楚生先生的作品,以其醇厚的笔墨和生动的造型,直击我内心深处对写意之美的渴望。他画中的梅花,不是那种一味追求繁复和艳丽的描摹,而是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寒梅傲骨,那种风骨,那种不畏严寒的坚韧,跃然纸上,仿佛能闻到那股淡淡的清香,感受到那份孤傲而高洁的情怀。再看他笔下的翠竹,挺拔而有节,虽是写意,却能感受到其蓬勃的生命力,那种坚韧不拔、节节向上的精神,给予人无限的启示。书中的每一个画面,都像是来楚生先生与自然对话的结晶,他将对自然的观察、感悟,以及对生命的理解,全都倾注在了笔墨之中。我甚至可以想象,他在创作时,或许正值清晨,微风拂过,带来花草的芬芳,鸟儿的啁啾,而他则静静地坐着,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然后,用他那饱含深情的笔,将这瞬间的美好,化为永恒。这本书,让我对“意”的理解,有了更深的层次。

评分

作为一名普通观者,我购入这本《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并非怀揣着成为画家的高远目标,更多的是一种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拿到书的那一刻,那种厚重感,以及印刷的精良,便让我觉得物有所值。荣宝斋出版社在艺术品复制领域多年的声誉,果然名不虚传。而书中来楚生先生的画作,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曾看过不少花鸟画,有的过于工致,失了写意之趣;有的则过于潦草,显得空洞无物。但来先生的作品,却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写意”的精髓。他的笔墨,既有文人的雅致,又不失生活的趣味。他画的鱼,仿佛还在水中游动,那种灵动之气,跃然纸上,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他画的虾,更是妙绝,寥寥数笔,便勾勒出虾的透明感和关节的弯曲,仿佛能感受到它在水中探寻的细微动作。更让我着迷的是,他画中的意境。不是刻意营造,而是自然流淌。一枝枯藤,几点红梅,便能营造出一种苍劲孤寂的美;几只小鸟,栖息在枝头,便能传递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这本书,就像是一本画册,又像是一本随笔,让我得以在忙碌的生活之余,偷得片刻闲暇,沉浸在来楚生先生那充满诗意的艺术世界里。

评分

收到《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这本书,我便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荣宝斋出版社一贯的高水准印刷和纸张质量,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有了初步的信心。而当目光落到书中来楚生先生的画作时,我更是被深深吸引。他的花鸟画,并非追求繁复的细节描绘,而是以写意的手法,捕捉花鸟的神韵与生命力。他笔下的花,形态各异,或娇艳欲滴,或含苞待放,都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美感。他笔下的鸟,更是活泼灵动,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它们的啾鸣,感受到它们在枝头跳跃的轻盈。我尤其喜欢他作品中那种“虚实相生”的意境。留白的处理恰到好处,营造出无限的空间感和想象力,让观者得以在画面的空白处,去自由地联想和感受。这本书,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来楚生先生高超的绘画技艺,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独特的东方美学魅力。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仿佛与大师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心灵也得到了升华。

评分

我并非科班出身的艺术家,也无意于临摹学习,但对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却情有独钟。《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对这类艺术作品的期待。收到书的那一刻,厚实的纸张,精美的印刷,以及那份沉甸甸的质感,都让我感受到了荣宝斋出版社的用心。而书中来楚生先生的画作,更是让我沉醉其中。他的笔墨,大气而不失细腻,生动而富有韵味。我常常会花很长时间去欣赏他画中的每一个细节,即使是寥寥数笔的枝叶,也仿佛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他笔下的花,不拘泥于形态的完全写实,而是抓住了花朵最动人的那一刻,将那份神韵表现出来。而他笔下的鸟,更是活泼灵动,仿佛能听到它们的鸣叫声,感受到它们在枝头跳跃的轻盈。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来楚生先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理解,也让我领略到中国写意花鸟画那独特的东方美学魅力。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评分

作为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厚感情的读者,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能够真正体现中国画精神的作品。当《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这本书出现在我面前时,我便知道,我找到了。来楚生先生的花鸟画,不仅仅是笔墨的堆砌,更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他的画作,有一种“静”的美,一种“雅”的气质。他笔下的花,无论是牡丹的富贵,还是兰花的幽香,抑或是梅花的傲骨,都带着一种超然的韵味,仿佛不是凡间的俗物,而是被注入了灵魂的精灵。他的鸟,更是活泼灵动,有时是悠闲自在地梳理羽毛,有时是警觉地眺望远方,这些细节的处理,都展现了他对动物习性的深刻洞察。我特别欣赏他画中的留白。在中国画中,留白并非空无一物,而是“虚实相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先生巧妙地运用留白,营造出无限的空间感和想象力,让观者得以在画面的空白处,去自由地联想和感受。这本书,就像是一幅幅精心制作的画卷,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我常常会静静地坐在那里,对着一幅画,久久不能移开目光,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山水之间,与那花鸟共舞。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名非专业读者来说,能够拥有一本高质量的艺术画册,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的一切期待。荣宝斋出版社的品牌保证,加上来楚生先生在写意花鸟领域的深厚造诣,这本书本身就注定了其非凡的价值。我最欣赏来先生画作中那种“简而意足”的特点。他不需要描绘得淋漓尽致,只需要寥寥数笔,便能勾勒出事物的神韵。例如,他画的芦苇,仅仅是几根飘逸的线条,便能展现出秋风中摇曳的姿态,那种萧瑟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感觉,扑面而来。再如,他笔下的白鹭,虽然只是寥寥几笔勾勒,但那舒展的姿态,那眼神中的专注,都足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这本书,也让我对“意境”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来先生的作品,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共鸣。他通过笔墨,传递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以及一种淡泊宁静的人生哲学。每次翻阅,我都会被他笔下的那种诗意所打动,仿佛心灵得到了净化,得以从俗世的烦扰中短暂抽离。

评分

初见《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心头便是一阵激荡,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与那位笔墨大家来楚生先生的神交。拿到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份沉甸甸的质感,荣宝斋出版社的用心可见一斑,纸张的触感温润而厚实,油墨的清香中透着一丝古韵,翻开扉页,一股浓郁的书卷气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沉浸其中。我并非专业画家,也无意于挥毫泼墨,但对于中国传统书画,特别是写意花鸟,却有着一份难以言喻的喜爱。这种喜爱,源于它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源于它对自然万物神韵的捕捉,更源于它那“写意”二字所传递的超然意境。来楚生先生的花鸟画,在我看来,便是将这种意境发挥到了极致。他的笔触,时而遒劲有力,如同老树盘根,生机勃勃;时而又细腻婉转,如游丝飘渺,意味悠长。一勾一点,一撇一捺,都仿佛饱含着生命的力量与诗意的情感。观其花鸟,绝非简单的形似,而是形神兼备,更是神韵的升华。他笔下的花,不仅仅是花瓣的堆叠,更是其在风雨中摇曳、在阳光下绽放的生命状态的写照;他笔下的鸟,不仅仅是羽毛的描绘,更是其在枝头鸣唱、展翅欲飞的灵动神采的再现。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来楚生先生内心深处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也让我领略到中国写意花鸟画那独特的东方美学魅力。

评分

在众多艺术画册中,《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良的制作,深深吸引了我。我并非专业的画家,但却对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来楚生先生的作品,恰恰是我所追求的那种“写意”之美。他用简练的笔墨,勾勒出花鸟的神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似。他笔下的花,有着生命力,有着情感,仿佛能感受到它们在风中摇曳,在阳光下绽放的姿态。他笔下的鸟,更是活泼灵动,充满了自然的生机。我特别欣赏他作品中那种“气韵生动”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流淌,是艺术家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完美融合。书中每一幅画,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故事,传递着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每一次翻阅,我都会被他笔下的那种诗意所打动,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宁静的自然之中,感受着花开花落,鸟语虫鸣。这本画册,对我而言,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

评分

能够收藏一本如《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这样的画册,对我而言,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一直觉得,中国画,特别是写意花鸟,是一种非常能够体现东方哲学和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来楚生先生的作品,恰恰是这种精神的绝佳代表。他的画,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他笔下的花,无论是含苞待放的羞涩,还是盛开时的热烈,都带着一种自然的生命力。而他的鸟,更是活泼可爱,仿佛随时都会从纸上跳出来。我尤其喜欢他画的那些带有动态的作品。例如,几只小鸟在枝头嬉戏,那瞬间的动感,被他捕捉得淋漓尽致。再比如,他画的鱼,在水中游弋,那种流畅的线条,仿佛能感受到水流的阻力,以及鱼儿游动的轻盈。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来楚生先生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力,以及他将这些观察转化为艺术的非凡能力。他不仅仅是在画画,更是在用笔墨与自然进行对话,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倾注在每一幅作品之中。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一次与大师的面对面交流,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我一直认为,艺术的魅力在于能够触动人心,而中国写意花鸟画,恰恰是这种“触动”的绝佳载体。收到《荣宝斋画谱(108)--写意花鸟部分》这本书,便是一种惊喜。来楚生先生的画作,在我看来,是一种“化繁为简”的艺术。他并非刻意去描绘自然界中每一个细小的枝叶纹理,而是抓住事物的神韵,以最简练的笔墨,将其神态表现出来。这需要极高的功力和深厚的修养。他笔下的花,不一定是最娇艳欲滴的,但一定是充满生命力的;他笔下的鸟,不一定是最姿态万千的,但一定是充满灵气的。我尤其喜欢他画的那些带有季节感的作品。例如,几片秋叶,几声寒鸦,便能勾勒出一幅萧瑟而有力的秋景图;再如,春风拂柳,几点新芽,则又传递出蓬勃的生机和希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来楚生先生对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以及他对生命轮回的深刻理解。每一次翻阅,我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这种感悟,不是某种明确的知识,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一种对自然、对生命、对艺术的全新认识。这或许就是写意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所在吧,它不直接告诉你什么,而是让你自己去体会,去感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